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柳湖之畔,苏辙看到柳絮上的柳花落入水中,便对哥哥说这些柳花不久将会变为浮萍。又说松树的性情比较坚韧,而松露落到地上就成了仙茅。一旦成为了仙茅,功力就十倍于松露。

“仙茅”这种玩意儿,我们网搜一下就会知道:

它是一种用于补虚、补阳的中药材,主要成份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具有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等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精冷、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筋骨痿软等症。

我虽然很纳闷,但又限于古人的认知水平——就此打住不再深究了。

但又看到苏辙的《宛丘二咏·叙》中记载:宛丘城累岁无水,开元寺殿下有山茶一株,枝叶甚为繁茂,但是却数年而不开花。苏子瞻到此,每每以此为恨!

从这些描述就可以看出,苏辙对于他的哥哥倒是知根知底的,若是这株原产于云南大理一带的山茶花能够盛开,那么他子瞻哥哥该会多么高兴啊!

于我们而言,几百年之后,这株幸存下来的山茶花极有可能就成了“东坡山茶”了。

后来,长久干涸的柳湖忽然有了水,开元寺的那株山茶果真就开了花!这件事被兄弟俩用诗记录了下来,——大概是被兄弟俩的真诚感动了吧!

在陈州逗留的七十多天时间里,兄弟俩把陈州城周边凡是值得一观的地方都游了个遍。

在柳湖的旁边有一座土丘,当地人将它称之为“铁墓”。那是由于护城河的河水常年的侵蚀之故,这座土丘的地基已经露了出来,甚至可以看见有铁条在禁锢着土丘。

这里还有一座寺庙叫“厄台”,当地人传说是当年孔夫子困在陈蔡之地时居住过的地方,又有人说这里是东汉陈愍王刘宠用来教习弓弩的教台。因为继承过陈王爵位的刘宠曾经勇猛过人,擅长使用弓弩 ,箭法非常高超,可以十发十中,而且都是射在同一处。

苏轼兄弟经过自己的判断,觉得还是第二种说法靠谱些,也即该土台是刘宠的教弩台比较靠谱一些。

进入九月,秋高气爽,暑热尽退,苏轼要离开陈州南下了。

在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古时候,每一次的相见与别离都是十分惆怅的,屈指数来,兄弟俩短暂的人生中已有三次的别离了。

第一次是在嘉佑六年(1061),苏轼要去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任上时,苏辙与兄长相别于郑州的西门外。

第二次是治平二年(1065),子由要到赴大名府推官,与哥哥别于京师。

第三次是熙宁三年(1070),苏辙要赴陈州学官,又与哥哥作别于京师。

所以,这次离别对于涉入仕途渐深的兄弟俩来说,又是一次更为悱恻至深的远别。

兄弟俩决定,借着去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拜访恩公欧阳修的机会,子由一路陪同将哥哥送到颍州。

到了颍州,兄弟俩先到府上拜见了恩师欧阳修。

欧阳修出守颍上时,因为是欧阳老先生的卜居之地(古时候所谓的卜居就是自己选择的地方),所以当地的山水风物深得老先生的喜爱,曾做了许多的诗词歌赋来赞美它。

只可惜,老先生仅仅卜居颍州一年就病逝了,好在苏轼兄弟与恩师能够在此相见,并一起畅玩了几天。

当时的王介甫正志得意满地推行新法,欧阳修却坚决求退,出守州郡,但在地方上又不忍心让新法贻害到老百姓,就以各种理由限制青苗钱的散发。王安石闻知后,害怕欧阳文忠公被复用,对他的憎恨越来越深。

就是在这种朝野动荡之时,得知苏轼兄弟的到来,欧阳公还是异常的高兴。

他专门在颍州的西湖边置酒为苏轼兄弟接风洗尘,当时欧阳永叔身边的子弟与门生众多,却单单把苏轼兄弟请到了上宾之席。

席间,欧阳公发自内心地对苏轼说,你此次前来,老夫非常高兴。我以前一直践行的为文之道,那是与天地间之大道并存的,如果说今后凡是为了眼前利益而改变操守的士子,那他就不配是我的弟子!

前面说过,欧阳修对于当时绮丽雕饰的浮夸文风是极为厌恶的,并且也是身体力行带头要求变革的。苏轼再次当面聆听了欧阳公的教诲后,赶忙向欧阳公叩拜道,我苏轼至死也不敢把这些话给忘了(有死无易)!

欧阳永叔又说道:小苏,你不日就要到杭州去赴任了。杭州的西湖边上有位高僧惠勤禅师,他与老夫有过交往,此人极有文采,尤其擅长写诗,以前我曾将所作《山中乐》等三首诗赠送给他。

欧阳公最后还不忘给苏轼引荐自己的熟人。

他给苏轼说,小苏啊,等你公事交割完毕,今后在治理州郡的闲暇时光,如果暂时找不到可以游玩于湖山之间的知己,可以去找一下老夫的挚友惠勤禅师。

后来,苏轼按照欧阳公的嘱托,到后任的第三天就在孤山下找到了惠勤。

二人果然也是一拍即合,畅谈了当世的知名人物。

惠勤道:欧阳永叔大人,本属于天界的人物,当世的凡人大都只看到他住在凡间,而不知道他能够乘白云架清风,游历五岳而横跨大海。此地的百姓,还都深深地为欧阳大人没有来过杭州而感到遗憾呢!

欧阳公一生热衷于奖拔士人,虽然有人日后背叛过他,但他从不计较,而是常把过失归结于自己身上。

欧阳公不喜欢佛学及道家学说,但只要是这些佛道之徒有研究诗书或是仁义礼智信的,欧阳公也会不遗余力地鼓励和提拔他们。惠勤与欧阳永叔先生交游三十多年,欧阳公也并没有给过惠勤什么实惠,但是欧阳修逝世后,每逢提起欧阳公没有不失声痛哭的!

在颍州时,苏轼与欧阳公谈起了他的大表哥文与可时,对与可的两句诗“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赞不绝口。

谁知,欧阳公听了却哈哈大笑道:与可不会做这号艳词的,极有可能是吟诵别人的诗句!

其实只有苏轼知道,他的大表哥外表为人沉稳持重不假,但是世人只知道文与可会画墨竹,而鲜有人知晓他的高才能兼诸家之妙,其中与可的诗也是尤为精绝的!

熙宁四年(1071)。

秋风乍起之时,到了苏轼南下杭州赴任的日子了。

这一次,兄弟俩要在颍州再次分别了。

颍州,宋属河南道,汉代汝南郡之汝阴县。此地西北距京师开封七百里,东至寿州(今安徽淮南市)二百六十里。

“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这是苏轼在《颍州初别子由二首》中的起首之句,纪晓岚先生读了这两首诗后,说它“悱恻深至”。

兄弟俩都知道“留连知无益”,只有“惜此须臾景”(《颍州初别子由二首》)。这次离别的场景在苏轼看来尤为“酸冷”,他在诗中说弟弟苏辙的秉性最像他们的父亲,表面木讷且刚静,沉默寡言的程度达到了《周易》中的标准“吉人之辞寡”。

不过,这两首诗后来也有一段小插曲。

其中有一句,“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同上),说的是苏辙在制置条例司充任检祥文字时,因为与新法不合,向朝廷乞求罢任。

后来的《乌台诗案》爆发,有反对者指出苏轼在这里是感叹自己的弟弟离开朝廷之勇决,另外还有讥讽新法不便之嫌。这是后话。

闲话少叙。

话说苏轼一行乘舟沿沙颍河南下,一路顺风顺水,十月初二便到达涡口(涡河注入淮河的地方,位于安徽省怀远县东北)的五里所,因遇到大风天气,只得在原地留宿。

下面,面对今天年轻一代的小帅和小美们,我们有必要着重普及一下我国古人出行必备的水路交通:

历史上,我国的先辈将四条独立入海的大川及其八条主要支流称为“四渎八流”。

“四渎”是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

“八流”分别是:

黄河的支流渭水、洛水;

长江的支流汉水、沔水;

淮河的支流颍水、汝水;

济水的支流泗水、沂水。

“四渎八流”都源出名山,河出昆仑、江出岷山、淮出桐柏、济出王屋。由于所流经的区域文明进化得又比较早,因此古人视“四渎八流”为具有神性的大水。

“八流”中的颍水即颍河,它是自然形成的河流。

颍河,古称颍水,又有渚河、沙河之称,相传因纪念春秋郑人颍考叔而得名。其主要支流为沙河,因此也被称为沙河或沙颍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着称者也。”

颍川即今禹州,阳城县西北少室山即登封嵩山。

沙颍河发源于河南登封境内的嵩山,先后流经禹州市、襄城县、许昌县、临颍县、西华县及周口市等地,在周口市纳入沙河及贾鲁河后,继续流经安徽省的界首市、太和县、阜阳市、颍上县等县市,最终在安徽寿县正阳关注入淮河。

颍河与沙河又是单独存在的河流。

颍河属淮河的支流,同时也是沙颍河的左岸支流,发源于登封市少室山,流经登封市、禹州市、襄城县、许昌县、临颍县、郾城区、西华县,至周口市西北孙嘴,最终汇入沙河。

此外,沙河的上游古称滍水,其历史可追溯至更为久远的时代。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滍水发源于南阳鲁阳县西的尧山。这个地区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见证了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例如,东汉时期的邓艾曾屯兵沙颍河畔,这段历史也为沙颍河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

在漫长的岁月里,沙颍河承载着南北的货物与文化,成为了连接两地的重要纽带。如今,我们不仅需要回顾那段辉煌的历史,更要深入探索沙颍河的起源与两岸的千年文化遗存。

沙颍河,这条历史上的水运大动脉,见证了周口地区的繁荣与变迁。

进入宋朝,国都开封的漕粮主要经惠民河(即沙水旧称,亦称蔡河,俗呼小黄河)运输。

惠民河在周口汇入沙颍河,东流入淮河,形成了宋朝的漕运水道。

所以说,沙颍河不仅是一条承载着南北货物与文化的河流,更是一条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河流。通过深入探索其起源与以及两岸的千年文化遗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条河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天放晴之时,苏轼的船只已出颍口(颍水与淮河的交汇处),隐约已经可见寿州的淮山了。

在这烟雨蒙蒙的天气里,三十六岁的苏轼乘坐的赴杭州的船只,已快要到寿州的地界了。

二十三年后,还是这样一个烟雨凄蒙的天气里,苏轼被南迁到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时,面对似曾相识的场景时,还发了一通的感慨,“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到寿州时,寿州的地方官李定李少卿在城东的龙潭湖畔,设宴饯行了苏轼一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李定与那位少学于王安石的李定只是同名同姓,但那位在后来曾数度诬陷苏轼的李定(字资深)是扬州人,而现在身处寿州的李定却是山东济南人。

寿州境内有淝水。

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它分为二支:一支向西北流者,经二百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另一支向东南流者,最终注入了巢湖,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的淝水就是指它。

而那支向西北流的支流,流经寿春外郭东南隅的阿之榭时,在其东侧水汇成潭。

不管三春九夏,湖中时常有红艳荷花覆盖着湖面,煞是好看,此湖在当地谓之东台湖,李定设宴安排苏轼的地方就在这里。

出了寿春,沿淮河一路向东,不日即达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凤阳县的建置,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原来初名钟离县。

元朝末期,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奔回老家濠州,改濠州为临濠府。明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又将府治迁往凤凰山之阳,赐府名“凤阳”,一直沿用至今。

在濠州,苏轼先后游览了涂山、彭祖庙、逍遥台、观鱼台、虞姬墓、四望亭、浮山洞等濠州的七处名胜,还分别作了诗。

我们注意到,七首诗所用的韵均为平声韵,但凡人在心平气和之际,作诗多用平声韵。苏轼同志也不能免俗,在这里用了平声韵,正说明他在此刻的境况里心情还是较为愉悦的。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万古杀帝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