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特区,商务部门。
“赶紧把卡内基钢铁的信息文件都拿过来,不管机密等级,全部都要!关于卡内基钢铁的调查资料应该不少吧!”
“J&L钢铁的资料也需要提取吗?毕竟它是最近被收购的公司。”
“那当然!全都搜集过来。它原本不就是匹兹堡地区卡内基钢铁的竞争对手吗?说不定从他们那儿能挖到更多信息。赶紧去弄来!”
“是!”
商务部门,这是罗斯福就任总统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之一。
与政府基金一同,一个对美国经济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经济部门诞生了。
它脱胎于国务院,原本计划是作为新设立的监督垄断企业的机构,但由于杜鲁门·摩根的商业活动和企业在国际上分布广泛,最终只能从国务院派生出来。
以国务院的人员为核心,新组建了这个行政部门。
商务部长乔治·布鲁斯·科特柳,大家都简称他为科特柳部长。此时,他正扶了扶眼镜,向四周下达指令。
“大家要时刻牢记,我们商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产业界的垄断公司进行管理、监督和监察!”
罗斯福并没有摒弃反托拉斯法。
实际上,白宫秘密制定了一份黑名单并交给了商务部,如今在科特柳的指挥下,黑名单上的企业都处于监控之中。
“部长,关于联邦钢铁的文件太多了,检索起来很困难。我觉得先从卡内基钢铁入手可能更好。”
黑名单的最顶端,被杜鲁门·摩根的垄断公司占据着。
杜鲁门·摩根,要弄清楚他旗下垄断公司的股权结构极其困难。
这些公司通过在第三国辗转设立,股权结构被加密隐藏,想通过常规手段获取几乎不可能。
“瑞士银行还是不肯公开信息吗?”
“这是瑞士银行的政策。即便美国政府出面要求查阅信息,他们也不为所动。‘黑钱的钢铁堡垒’这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商务部本质上是从国务院派生出来的行政机构,而国务院实际上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外交部,是一个信息收集能力很强的机构。
商务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出身外交官的精英,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非常出色。
“先把这事放一边,当务之急是卡内基钢铁和联邦钢铁。你继续负责调查。”
“是。”
“对了,德国投资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查阅不了吗?”
“是的,德国投资公司尤其棘手。他们在伦敦金融城设立了空壳公司,根本无法查阅。”
伦敦金融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自治城市。
更准确地说,它虽属于英国,但又有很大的独立性。
英国女王进入此地时,都要像其他国家入境一样,经过繁琐的程序。
它是一个高度独立的金融城市,在信息查阅方面,比瑞士还要严格。
自治权,这里的管理由伦敦金融城的行长们负责。
也就是说,别指望能查阅到杜鲁门·摩根的相关信息。
毕竟,尽量不泄露金融信息,是伦敦金融城一贯的原则。
“这家伙疯了吧。居然把法人设在瑞士,这样根本无法了解德国投资公司的信息啊。”
“普鲁士内阁也拒绝了德国结算银行股权信息的查阅请求。实际上,应该是德国投资公司的庇护者,柏林皇宫的皇帝拒绝了。”
大家都知道德国投资公司是应皇帝的要求设立的投资机构。
“杜鲁门·摩根就是这么可怕。”
“可怕?”
“在调查信息的过程中,你有发现过完全与他敌对的势力吗?”
就连贝尔福都只是想与他保持距离,并没有完全与杜鲁门·摩根作对。
毕竟,英国经济的核心与杜鲁门·摩根紧密相连,一旦决裂,损失巨大。
“怎么会有这么疯狂的人。他实际上就相当于美国的经济总统,要是与他为敌,绝对没有好下场。”
“……倭国。”
“啊。”
对,还有这个把国号都改了的,倭国。
“太可怕了。”
“是啊,他把倭国整得很惨。与杜鲁门·摩根为敌,肯定就是这种下场。难怪贝尔福都害怕。”
科特柳部长低下头。
“这疯子……不可能还有人敢与他为敌。”
一时间,沉默降临。
“……关于联邦钢铁的信息,从哪儿开始查阅呢?文件太多了,几乎涵盖了所有铁路企业。”
实际上,铁路企业因其特殊性,企业本身就像一个城市,从会计账本开始,信息量就极其庞大。
科特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怎么会有这么多?”
“因为它经历了大量的并购。联邦钢铁最初叫伊利诺伊钢铁,大概进行了10多次大规模的收购合并。”
“伊利诺伊、明尼苏达、匹兹堡、五大湖……这家伙疯了。这简直就是在收集钢铁公司,甚至连铁路公司都不放过。”
这还是企业吗?
感觉像是把城市名称写错了。
要是把这些公司的总部和炼铁厂集中到一个地方,完全可以建成一座大城市。
这简直就是钢铁之城。
“联邦钢铁在纽约设有结构调整总部,实际上起到了控制塔的作用。据说,结构调整总部会按州为单位,再次设立州总部进行运营。”
“这规模可真不小。”
“是的,不过实际上裁员人数并不多,反而还在增加雇佣。”
“毕竟都宣布要垄断了,即将席卷全球钢铁市场,增加雇佣是必然的。只是担心美国劳动力市场会不会被它吞噬。”
劳动力市场被吞噬,这几乎等同于经济被完全掌控。
意味着他们的雇佣情况会改变美国的就业指标,他们董事会的决策会让美国经济产生波动。
“US钢铁。”
这是杜鲁门·摩根申请并购的企业名称,即卡内基钢铁和联邦钢铁,行业排名第二和第一的两家公司合并。
一旦合并,将占据美国90%的市场份额。
在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酒店已经达成最终决议,现在就等商务部批准。
商务部目前规模还不大。
“你也辛苦了。”
“不,部长。为了美国产业界,我愿意全力以赴。”
商务部部长办公室,科特柳部长正在与商务部企业司司长交谈。
“看来得朝着批准的方向走了。”
“啊?这可是黑名单最顶端的企业,不应该直接否决吗?”
科特柳用食指指了指天。
司长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这是白宫的指示。”
“不只是指示,这是总统的直接命令。要求全力与杜鲁门·摩根合作,但同时也要做好制衡的准备。”
“毕竟美国经济……”
“杜鲁门·摩根一旦倒下,美国经济大概会倒退10年。”
英国都比不上这种影响。
总之,科特柳部长陷入了沉思。
“虽然在US钢铁并购许可申请书上签字了。但绝不能放松信息收集工作,明白吗!”
“我以外交官的身份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好。”
这就是罗斯福总统的哲学:以绅士风度温和对话,但同时手握“大棒”。
对付杜鲁门的“大棒”,就是商务部的职责。
“已经拿到财政部和国务院的签字了,考虑得真周全。”
垄断企业设立许可书,上面已经有财政部长和国务卿的签字。
刷刷刷,科特柳也拿起笔,在旁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迅速递给企业司司长。
“送到白宫去。”
“是!马上就去。”
现在就等白宫的决定了。
>>>
华盛顿特区,美国国会大厦。
广场上的总统演讲台。
“请大家就座。”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众多记者的相机纷纷按下快门。
罗斯福总统没有通过发言人,而是亲自来到了国会大厦的演讲台。
记者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一人身上。
“昨天,一份经过财政部、国务院以及新成立的商务部层层审批的文件送到了白宫。这是一份将改变美国乃至全世界未来的文件。”
罗斯福手中拿着一份轻薄却高档的文件夹。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占据美国钢铁60%份额的联邦钢铁,宣布发起激进的低价竞争。宣称要把价格压低,直到全球只剩下3家钢铁公司。”
记者们都屏住了呼吸。
昨天,相关报道已经在纽约、华盛顿以及全美国发布。
美国经济界为此分成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方支持反托拉斯法,另一方则主张美国霸权。
罗斯福对此也十分清楚。
“美国因此分成了两派,反垄断拥护者和自由主义者的对立。有些自由主义者认为,垄断也是自由放任主义的一部分,如果放任不管,伟大的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会拯救大家。”
众人依然屏住呼吸。
这番话从以反垄断着称的罗斯福口中说出,着实令人惊讶。
记者们心想,今天说不定会有一家垄断公司被拆分。
“反垄断主义者的逻辑也很明确。如果钢铁产业继续被3家企业左右,这真的正确吗?垄断会越来越严重,没有价格竞争的对手,这3家公司可能会联合起来抬高钢铁价格!”
罗斯福情绪激动,记者们渐渐兴奋起来,紧紧握住手中的笔。
难道真的要展开激烈交锋了?
“钢铁是产业的命脉,没有钢铁,工业化就会停滞不前。所以,钢铁行业绝不能出现垄断。必须立刻拆分联邦钢铁!他们是这么说的。”
罗斯福深吸一口气。
记者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罗斯福的嘴。
罗斯福斟酌着用词。
“最终,我们白宫承认US钢铁将会形成垄断这一事实。它确实是垄断公司,而且必将成为席卷美国钢铁产业的飓风。但是……”
但是,听人说话得听完。
“我们白宫决定,不会干涉这家垄断公司。”
全场陷入沉默。
从反垄断旗手罗斯福口中,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我们白宫深知钢铁产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产业不同,它与国家关键产业紧密相连。如果这个垄断体能够良好运营,对美国国家利益将大有裨益。”
罗斯福举起文件夹。
“现在,我要公开刚才提到的这份文件。”
他粗壮的手打开文件夹,面向众人展开。
“这是美国第一大钢铁公司联邦钢铁,与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的并购许可申请书。”
“……!!!”
原本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静得让人毛骨悚然。这种寂静仿佛代表了在场众人的震惊。
一些记者甚至惊得手中的笔都掉了。
有的相机也掉落在地。
罗斯福的演讲还未结束。
“联邦钢铁的市场占有率为60%,卡内基钢铁的市场占有率为30%。合并后,一家企业将占据美国钢铁市场90%的份额。”
“这,这难道不是过于庞大的垄断吗?罗斯福总统,这与您一贯的理念相悖啊!”
罗斯福点了点头。
这确实与他的理念有所冲突。
“没错,这是前所未有的垄断公司。如果并购成功,预计企业价值将达到30亿美元左右。”
但问题就在这里。
政府基金作为卡内基钢铁的大股东,可以间接干涉US钢铁的经营权。
更重要的是,通过100%收购普通股,还能稳稳地享受分红。
政府基金的杜鲁门·摩根总裁说过,如果能成功打造全球性的钢铁垄断公司,市值可能会增长10倍。
“杜鲁门,这怎么能放弃呢。”
这小子,还挺合我心意。
罗斯福心中暗自偷笑。
“我们白宫!”
哐当!
罗斯福的手像锅盖一样,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将通过国务院对全球钢铁市场进行监控。我敢断言,由卡内基钢铁和联邦钢铁合并诞生的US钢铁,必将称霸全球钢铁市场!”
“让美国再次伟大”,这是罗斯福的口号。
想到这个口号,记者们像是受到触动,重新集中精神,关注着罗斯福。
“我们美国还要听着欧洲列强的颐指气使,忍气吞声到什么时候?我们还要在那些可恶的小国家面前,听着他们所谓二流强国的言论,被他们的小圈子排挤到什么时候!”
就在这时,聚集在国会大厦广场的民众感到热血沸腾。
首先是对长期以来憋屈的愤怒。
“美国现在到了跻身一流强国的时候了!美国拥有了US钢铁这家钢铁垄断公司,这是值得骄傲的美国企业。而且,对于我们美国来说,这是一群将为全球钢铁市场奉献的顶尖精英!”
其次,民众眼中闪烁着对跻身一流强国的向往,同时也燃起了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的希望。
“我们美国终于获得了成为工业革命领军者的资格!我们不再跟在英国、德国、法国后面,作为二流强国挣扎的时代,已经和镀金时代一起落幕了。现在,我们要迈向新的美国霸权时代!美国的公民们,你们希望自己的祖国变得更伟大吗?”
群情激昂。
民众强忍着热泪,用拳头用力捶打着胸口,尽情宣泄着内心的激动。
“你们希望作为霸权先锋,成为引领工业革命、主导世界的美国吗?!”
“””希望!!!”””
“那么,就是现在。”
罗斯福目光炽热地环视着台下众人。
“现在,随着US钢铁的诞生,我们将跻身一流强国之列。”
哐当!
罗斯福再次用力拍打着演讲台。
“我们白宫全力支持联邦钢铁和卡内基钢铁的并购!全力支持US钢铁成为照亮美国工业革命霸权之路的灯塔!!!”
“””美国!美国!美国!”””
“””罗斯福!罗斯福!罗斯福!”””
“””钢铁!钢铁!钢铁!”””
“一起前进吧。”
罗斯福向台下众人伸出手。
“迈向新的美国。”
“””哇啊啊!!!”””
广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
“能接待德意志银行和菲利普·霍尔茨曼(铁路建设公司)的各位,是我们的荣幸。”
埃森,克虏伯公司总部。
毛奇的副官正在送别结束谈判的帝国铁路相关人员。
然而,谈判结束后出来的高管们眉头紧皱,一脸不悦。
“副官,你看啊。”
“是,董事。”
“我在德意志银行工作已经30多年了,在柏林从事金融行业也快40年了。期间和其他银行家合作过,也参与过柏林皇宫的项目。”
“……”
“但是像毛奇少校这样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
德意志银行的董事皱起了眉头。
“他为什么对帝国铁路项目了解甚少,还挑这么多刺呢?我知道毛奇少校深受柏林皇宫的宠爱,但他如此蛮不讲理,到底是为什么?”
德意志银行的抱怨如潮水般涌来。
副官想起了谈判桌上的内容,意识到问题所在。
——据我所知,这次帝国铁路项目是连接巴格达和柏林的大规模铁路铺设工程。运输钢铁的运费是不是估算得太苛刻了?又不是挖地赚钱,应该提高钢铁价格。
——哼。我个人作为柏林皇宫项目的参与者,很想努力让项目快速、准确地完成……你们不是也做银行业务吗?顺便帮我开个个人账户……我想你们大概明白我的意思。
——我家族运营的企业经营得相当不错,但我想说的是,能不能让我参与柏林 - 巴格达铁路项目?我会在柏林皇宫和普鲁士军部帮你们美言几句。
“……该死。”
副官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最近毛奇不知为何,对原本不怎么关心的经营权开始干涉,而且变得贪财,对工作百般挑剔。
自从去了杜鲁门董事长的社交俱乐部后,情况变得更糟了。
副官的表情变得尴尬起来。
“非常抱歉……我只能这么说。”
“算了。虽然我作为忠诚于柏林皇宫的帝国公民,在皇帝陛下的领导下,一直感恩地从事着各项事业,但今天,我第一次感到那种荣耀感快要破碎了。”
抱怨声此起彼伏。
牵涉众多的德意志银行负责人气得满脸通红。
“我知道普鲁士的银行家们都想在帝国项目中插一脚,但这也太过分了!”
哐当!
愤怒的拳头狠狠地砸在石墙上。
“从法兰克福来的菲利普·霍尔茨曼铁路建设公司的各位,你们也说说看,是不是只有我这么觉得?”
“我们只说一句话。”
菲利普·霍尔茨曼,这家位于法兰克福总部的公司是德国西部着名的建筑公司。
他们用无比冰冷的目光,仿佛要把毛奇的副官刺穿。
“如果以后还是这样,我们霍尔茨曼公司将正式向柏林皇宫抗议克虏伯公司对帝国铁路垄断项目的经营权。”
副官的瞳孔剧烈晃动。
“什么?”
巴格达铁路,即柏林 - 巴格达帝国铁路项目,这是与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关系紧密相关的帝国核心铁路项目,也是德国皇室皇帝倾注心血的世界政策3b政策的核心。
毛奇所在的克虏伯公司从项目一开始就麻烦不断。
突然,“大事不好啦!!!”
这时,克虏伯公司秘书室的一名秘书像疯了一样,沿着走廊狂奔而来。
他气喘吁吁,呼吸急促得仿佛要窒息。
呼哧!呼哧!呼哧!
“怎么了?”
“呼哧!呼哧!大事……大事不好了。”
“别急,深呼吸,慢慢说。”
德意志银行和霍尔茨曼公司的董事们也一脸严肃地看向秘书。
他们直觉感到,克虏伯公司爆发了足以引发动荡的重大事件。
“美国的联邦钢铁和卡内基钢铁联手,宣布展开斗鸡博弈!据说他们要垄断美国 90% 的钢铁市场,这是向全球钢铁行业的宣战!”
“……!!!”
“呼哧…… 他们表示有决心持续 30 年…… 首先要把价格压低到盈亏平衡点…… 呼哧…… 这是他们的宣言。而且……”
“等一下。”
德意志银行的一位董事打断了他的话。
“你在说什么呢?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可是出了名的反垄断主义者,他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
“现在这可不是重点!要是没出大事,我会这么着急跑过来吗?”
嗖 ——
秘书紧紧咬着嘴唇,将一份号外猛地塞到德意志银行董事的面前。
[罗斯福总统表示,‘全力支持 US 钢铁的并购,美国联邦政府也做好了为此提供一切支持的充分准备。’]
“罗斯福竟然允许了这件事!”
瞬间,一阵寒意传遍全身。
克虏伯公司的走廊里,弥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
“…… 我的天哪。”
绝望的情绪笼罩着众人。
联邦钢铁公司,纽约结构调整总部。
“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唰。
杜鲁门轻叹一声,感慨着,然后合上了报纸。
“罗斯福先生,比我想象的还要果断啊。”
杜鲁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这么说,我现在没什么可顾虑的了?”
一直束缚在他脚踝上,象征着联邦政府的铁链,此刻它的锁扣打开了。
“太让人兴奋啦~!”
杜鲁门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大地伸了个懒腰,双臂尽情舒展。
“哈哈哈!!!”
太棒了。
他这辈子从未有过如此畅快的解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