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全场观众全部笑出来了,古人也笑了,杨坚嘴角笑意挡也挡不住,这和自己逼迫北周皇帝禅让有什么不一样。
叶枫也笑道:“那些士兵齐声高呼到,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国家着想必须你来当皇帝。”
“赵匡胤迫于压力,没有办法拒绝士兵的这些要求。”
“要是他不同意,士兵自然会选择另外一个人去当皇帝”
“赵匡胤好无奈啊!”
“心想我不想当皇帝,偏偏要我当,好烦啊!!!”
“最终赵匡胤拗不过士兵的苦苦哀求,同意了。”
“然后笑容满面的去当皇帝了。”
“走在路上赵匡胤脚步是轻快的,空气是香甜的,等坐到皇帝的宝座之后,全身上下那叫一个爽啊!”
赵匡胤感觉脸皮红扑扑的,这位身经百战的皇帝还是感受到了羞耻,特别是一边在揉着身子的赵光义时不时视线看过来。
顿时更加尴尬了。
为了缓解尴尬,于是赵匡胤感觉还是再打一顿。
叶枫也笑了,继续道:“这差不多就是陈桥兵变的过程了,不过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很简单为了好名声。”
“在这里赵匡胤用了一个手段,那就是法不责众。”
“一个人偷东西会被人看不起。”
“但是100个人,1000个人,1万个人一起去偷东西,那么道德上的谴责就会变得很少。”
“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错,你们不能只骂我一个人,那些士兵将领都要骂?”
“名声就挽回不少了。”
“哪怕别人一眼看出赵匡胤自导自演,但是你没有办法去证明他的真假。”
“赵匡胤就是喝醉了,士兵就是逼着赵匡胤当皇帝等等。”
“反正无论你怎么说,我都有理由去反驳。”
“这就是赵匡胤在陈桥兵变。”
“一切都准备足了,就等赵匡胤这位导演喊节目开演了。”
“其实高陵之变,玄武门之变,陈桥兵变,要比朱棣的靖难要高明太多了。”
“每一场的政变都要考虑成本,影响,民声以及当上皇帝之后能不能马上将国家稳定下来。”
“用最少的成本夺取国家权力,避免国家陷入动乱之中减少损失。”
“政变成功了,国家就是你的了。”
“损失也要你自己来承担,动乱也要你自己解决,这些都要花钱。”
“确实。”李世民赞同道,他有好几种办法得到皇帝的位子,可是为了名声,为了不让国家动乱之后选择了最省钱的办法。
杨坚也承认赵匡胤的兵变确实省钱,省麻烦。
朱棣就难受了,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想要省钱省事,但是做不到啊!
叶枫:“朱棣的政变死了一大波人,从北平到南京一路过来不知道死多少的百姓。”
“我们说打仗的时候对于士兵的行为都是很纵容。”
“古代的士兵大多数是文盲,农民,社会的混混,活不下去的流民,甚至是牢狱里面的罪犯等等。”
“精兵数量并不多。”
“他们的道德底线和那些起义军队没有什么两样,见到了金银财宝,见到了漂亮的女孩一样的该抢就抢,该强奸就强奸。”
“将领对于士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很多时候是将领带着士兵去抢东西。”
“比如,北宋建立初期,在蜀地地区将领和士兵肆意的抢劫百姓的财物,淫奸妇女导致蜀地造反。”
“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以及他们身上的钱财简直就是在送钱给他们,送上门的东西不抢怎么可能。”
“统帅知道了也没有办法阻止,顶破天就是杀几个人,发布一条命令意思意思就差不多了,毕竟要喂饱士兵,才能让士兵打仗。”
“怎么喂饱士兵,要么花自己钱,要么就苦一苦百姓了。”
“你猜统治者会怎么选。”
观众都不想用,那还选什么,百姓苦一点,骂名我来担,为了天下只好委屈百姓了。
“越是动乱的朝代士兵的道德底线越低,因为军队生活质量那叫一个差,好不容易可以赚钱了,谁愿意放过这种好机会。”
“所以,当年很多人见到了人民军队会吃惊天底下怎么会有这种军队。“
”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行动听指挥?,尊重群众?,缴获物归公?,买卖公平?,借物归还?,不损坏公物?,不打人骂人?等等从古至今也就这一支军队了。”
“古代真的很残酷,特别是对于底层百姓那简直就是折磨。”
李世民震惊了,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军队存在,这就是后世当年打天下的军队嘛,看那些观众的神情在为有这样的军队感到骄傲。
震惊之后李世民酸死了,他好想要这样的军队啊!
不对。
李世民意识到不对,仔细一想后,人民军队。
哦,懂了,他们第一个要干掉的人就是自己。
汉武帝也渴望这种军队,那么对付匈奴就简单多了,但是认真一想可能他们会反过来打自己,来解放人民。
叶枫感慨一声道:“我们不能细细的探究历史人物,否则你就发现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好人。”
“比如赵匡胤,他是好人嘛?难说。”
“最出名的就是赵匡胤小舅子吃人事件,赵匡胤的这个小舅子吃了100多个人,结果赵匡胤只是稍微惩罚了对方就没了。”
“这也是很多人在骂赵匡胤的一点。”
“后面赵光义杀了他,导致不少人再夸赵光义。”
一些原本对赵匡胤有好感的观众一下子就感觉不太好了,果然历史人物不能简简单单用好人,坏人去判断。
闻言,嬴政感觉自己也要为扶苏准备一些东西,来成就他的名声,果然是一个高手。
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