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疑问,他没有想过这种情况,道:“那我们来看陈胜吴广如何准备造反。”
“通俗的来说就是,他们先去占卜认为可以,准备了绸子在上面写了陈胜王。”
“把它放在买的鱼腹中,士兵在煮的时候得到了鱼肚子里面的绸子。”
“吴广又趁着夜色的时候,学习狐狸的叫声,说大楚兴,陈胜王。”
“以上的这些行为,我们有一个通俗的说法,那就是塑造天命。”
“他们这样的行为和刘邦的斩白蛇,赵匡胤出生时天带异象一模一样,都是让老百姓相信你是与众不同的人。”
“离谱吧? ”
叶诗琪小声对着叶枫道:“老哥,你怎么看。”
叶枫:“好还吧?最起码说的有道理也有逻辑,现在我到怀疑那个占卜的身份了,能占卜说明有点文化。”
“可能是他配合吧?”
李诗雅一边道:“我倒觉得写字可能是人家陈胜在外边的时候学到的东西。”
“司马迁也没有讲陈胜这么些年的经历,这么长时间加上陈胜还当了屯长完全可能学会写字。”
“既然刘邦可以编出斩白蛇的故事,陈胜也可能编出这种东西。”
“更何况当时六国那么多贵族落魄不堪,完全可能和陈胜结交成为朋友。”
叶枫:“也有道理。”
观众:“在当时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文盲的情况下,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的情况下,他们两个居然能想出这种方法。”
“不仅会写字,手上还有绸子这种珍贵物品,还懂得如何塑造天命。”
“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陈胜吴广他们是第一次农民起义。”
“换句话来说,在他们之前基本上没有记载这种事情。”
“农民想要怎么造反?不知道直到有了陈胜吴广之后才知道要塑造天命。”
“哪怕是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要是不知道历史上那些人怎么造反,要能想出这种方法,并且还能实现出来。”
“我觉得我做不到。”
“如果陈胜只是个农民,他基本不可能有这些东西,只有一种可能他是贵族后裔才有可能有这些东西。”
“第三,陈胜知道秦朝的法律又懂得利用法律。”
“陈胜对着其他人说,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当斩。”
“说完法律之后,陈胜又说去劳役的十个人里面有六七个人会死。”
“想想,如果陈胜真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是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的法律。”
“听别人说的,那其他人怎么不知道。”
“而且他在说出法律之前,先把那些当官的杀死,换句话来说有没有这条法律是由陈胜来决定。”
“所以陈胜说你们去了也是死,又害怕有些人不相信,又补充了一句,绝大多数去服兵役的那些十个人里面死7个。”
“然后又说王侯将相宁有种,留下来陪我们造反吧!迎接美好的生活。”
“如果你是服兵役的那些人,看着陈胜杀死了领头人,又和你讲法律,说你犯了法去也得死,又说去那里你差不多也得死。”
“这样一想,还不如留下来陪他们造反。”
“反正都得死。”
“这里陈胜就利用了老百姓不懂得法的常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试问,以上套路能是一个大字不识,地地道道的普通人能想出来的。”
“不仅想出来,而且立刻开展了行动,这种执行力真是令人佩服。”
“第四点理由,那就是陈胜率领这些人居然能攻下县城。”
“大家觉得离不离谱,他们的武器是木棒可能有几把刀,居然能把一个县城攻下来。”
“历史上宋朝曾经起义了300多次农民起义,但其中两百多次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被县衙镇压了。”
“大家去想一想,陈胜手下是什么人,衣衫褴褛手上连称职的兵器都没有,顶多是路边捡的木棍。”
“然后去攻打县城,这就如同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找死。”
“结果,他们居然把县城攻下来了。”
“守县城的还是秦朝的士兵,那个毁灭六国的士兵。”
“说实在的,当时只要县城有两个拿着弓箭的士兵就能守得住。”
“只要朝人群当中射几箭,杀几个人他们就一哄而散了。”
“电视剧里面的那些古惑仔,拿着刀,拿着狼牙棒。”
“只要有两个警察拿着两把枪,站在这100多号的古惑仔面前,开枪警告他们,他们不听直接射杀,古惑仔敢冲吗?”
而在古代,弓箭的地位不亚于枪是非常有压迫感的武器。”
“更不要说一个县城里面不可能只有两个士兵,相比于起义军来说士兵的装备更加精良,镇压他们是非常轻松。”
“最关键的是陈胜起兵造反之后,一路攻打了好几个县城,一路高飞猛进没有遇到一丝阻碍。”
“攻打陈城的时候,陈城的守令都不在,你说巧不巧。”
“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六国贵族早就做了大量的情报,知道哪个县城比较好打。”
“六国贵族的势力早就渗透进去了县城,这才能让陈胜如此简单的攻下县城。”
“可以说,这是一场有密谋的起义。”
“六国贵族做了大量的准备就等自己当中的某个人开始起义,随后大家在一起帮助那个人。”
“所以,我怀疑陈胜可能是贵族后裔。”
“老师,我说完了。”观众对着叶枫道。
“啪啪啪。”全场叶枫带头鼓掌,全场观众也给与对方最热烈的掌声,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但听起来有几分道理。
思路和口才都不错。
叶枫回到讲台,对着观众,道:“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挺新奇。”
“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攻占县城这么简单,来源于秦朝先进的制度。”
“秦朝是流官制度,通俗易懂的来说,就是县令要是外地人来当,底下干活的人都是本地人,放到太平盛世里面这套系统非常不错。”
“但,只要手底下的人想要造反,县令完全没有任何抵抗能力,非常轻松就会被本地人杀死。”
“陈胜吴广造反之后,天下纷纷响应造反,特别是原来六国地方杀死县令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沛县的县令也想要造反,当时的萧何曹参想起来刘邦,想要拉刘邦入伙一起干。”
“县令原本同意了,后面一想不对,刘邦和萧何,曹参都是地头蛇可能会联合起来脱离他的掌控。”
“于是后悔了,想要先控制住萧何和曹参,结果两人连夜翻墙去投靠刘邦。”
“刘邦稍微鼓动了一下沛县老百姓的民心,县令就被老百姓闹事杀了。”
“沛县众人喜迎刘邦的来到,并且让刘邦做沛公。”
“为什么刘邦可以做沛公,沛县豪强那么多,比刘邦牛逼的人物也不少。”
“难道真的是刘邦得民心吗?沛县豪强和百姓听着刘邦宣传的故事,心想这就是天命之子。”
“跟着他,一定可以成就大业。”
“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