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回到住处后,李云天神情凝重地从雷婷手中接过了一份从京师军阁送来的紧急军情的公文,面无表情地翻阅着。
宣德帝七年十一月初,宣德帝从北元王庭――哈拉和林城班师回朝,途径位于哈拉和林城东南处的饮马河时忽然遭受了大量蒙古军队的突袭。
面对着在草原上呼啸而至的蒙古骑兵,护驾的明军被冲得七零八落,被蒙古军队截成了几段首尾不能相顾。
经过一天的激战,措不及防的明军被蒙古军队击败,死伤者和被俘者甚众,宣德帝在骁武军的保护下冲出了蒙古军队的包围圈,历经重重险阻后终于撤回了长城内,进驻在大同城。
而后,为了确保宣德帝的安危,随驾众臣纷纷劝说宣德帝回京,可宣德帝却拒绝回京躲避,在众臣的再三劝说下才移驾宣府城,在宣府城坐镇指挥与蒙古军队交战事宜。
被蒙古军队一路追杀后,跟随宣德帝北征的十九大军中只有两万多人得以返回大同城,其余非死即俘。
尤为悲壮的是,负责护送宣德帝的三万骁武军由于与追击的蒙古军队多次激战,活着回来的已经不足万人,其余人皆在与蒙古军队的交战中战死,不过他们也使得蒙古军队付出了三四万人的代价。
正是由于骁武军的拼死阻击,这才使得宣德帝得以从千里之外的饮马河逃回大同城,否则绝对要被蒙古军队俘虏。
看完手上的公文后,李云天的拳头禁不住攥了起来,脸色阴沉得可怕,两万多骁武军将士就这么死在了草原上想想他就觉得心疼,他好不容易组建的骁武军青龙军团经此一战可谓元气大伤,没有两三年的休养生息根本无法恢复元气。
不幸中万幸的是,军阁首辅张辅、内阁次辅杨荣和宜国公刘威等随驾的文武大员与宣德帝一同脱险,悉数逃回了大同城,否则大明朝廷将遭受重创。
虽然宣德帝的北征大军遇袭一事发生在去年十一月,但由于路途上的耽搁所以直到今天军阁的这份公文才送到李云天手里。
说起来,李云天能接到这份公文并不容易,军阁年前让人携带着公文随着大明运送物资的船队前往朝鲜王国的平壤府,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开原城,否则的话由于山海关一线已经被蒙古兀良哈部封锁,军阁一时间还真没办法把这个消息传到辽东。
“相公,一定是阿鲁台伏击了皇上,看来他们这次是倾巢而出了。”雷婷见李云天面色冷峻,忧心忡忡地说道,“要是阿鲁台突破了山西行都司的防区,那么京师可就危亦。”
山西行都司一旦被蒙古军攻破,那么横在京师之间的就剩下一个成立不久的万全都司,而完全都司唯有宣府城能给蒙古军造成一点儿麻烦,其他不值得一提。
很显然,蒙古军要是攻破了山行都司的防线,那么一定会绕过宣府城直逼居庸关,因为只要拿下居庸关就可以趁势南下直抵京师,将大明的皇城团团围住。
这样一来还能把躲在宣府城里的明军引出来,而失去了城墙保护的明军在野外绝对不是蒙古兵的对手,大明将陷入到立国后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山东都司和山西都司还能调集十几万人马,蒙古兵没那么容易攻破居庸关,他们十有八九会趁机夺取大同和宣府,陈兵居庸关前。”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他担心阿鲁台想与大明化内长城而治,那么大明的京师可就要处于蒙古人的兵锋之下,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大明将因此失去关外的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以及万全都司和山西行都司,这对大明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大明为了强化京师的防御能力,在北京城的北方以古长城为基础,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即内长城和外长城。
外长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也叫“外边”或“边墙”。
内长城可以看作从外长城上引出去的一道分支,也叫“次边”,首尾皆与外长城相连。
长城从山海关往西进入京畿地界后,在京畿以北的火药山开始分岔,成为一上一下两道长城。
位于上方的长城即外长城,经延庆四海镇由白河堡附近进入河北赤城县的独石口,沿西北到张家口、大同,到偏头关,最后至嘉峪关与内长城相连。
位于下方的长城即内成城,经过居庸关(八达岭),进入怀来,入门头沟,从灵山出北京进入河北涿鹿至涞源到河北易县的紫荆关,再到山西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在偏头关的东边白羊岭上和外长城汇合。
据明史《兵志?边防》的记载,内长城“西起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界,历龙泉、倒马、紫荆、吴王口、插箭岭、浮图峪至沿河口,约一千七十余里;又东北为顺天界(今北京市)历高崖、白羊、抵居庸关,约一百八十余里。皆峻岭层岗,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
其中,内长城上有着名的“内三关”和“外三关”。
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着名关隘,靠东侧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
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稳固屏障。
居庸关,位于昌平八达岭岭口(北口)至南口的峡谷中,北距八达岭二十余里,与南北两口形成重关迭险。
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进攻金国的中都,也就是大明京师北京城,金兵据险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于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暗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荆关,入关后迅速移兵从南反攻居庸关,居庸关遂被攻破,后来蒙古军未攻下金中都退走。
数年后,蒙古军又派兵攻破居庸关,并在关城驻扎,过了三年,蒙古兵再围金中都,金国遣使求和,蒙古军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居庸关。
金国因受到蒙古军威胁即于当年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军便占领了中都。
另外,明末,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由长安入山西,攻占太原后分兵两路,由李自成率领的一路经大同、宣化、攻破居庸关进入北京城,导致明朝灭亡。
居庸关是天险又屡被攻破,故而明末顾炎武闻说居庸关被攻破曾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人心去也。”
倒马关,位于唐县西北一百五十余里,是“灵丘道”上的重要关隘,灵丘道北起大同,越恒山,自灵丘沿唐河谷道出太行山抵定州。
紫荆关,位于易县西北九十余里,是“飞狐径”(太行八陉之一)北口的重要关隘。南宋嘉定二年,蒙元攻打金国,久攻不下居庸关转而分兵攻克了紫荆关,然后由长城内侧向外合攻居庸关而得。
值得一提的是,正统帝在土木堡被俘后,蒙军假借正统帝还京之名从紫荆关入关进攻北京城。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吕梁山脉北支雁门之口,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
雁门关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亦称“外三关”,与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长城“内三关”相对而言。
北宋时期,雁门山至恒山一带是宋国与辽国的分界线,故而雁门关战事频繁,宋代名将杨继业及其后代多年与辽作战,主要战场就在雁门关内外。
据传,雁门关北面有一片方圆二十余里的平滩地,据说就是杨家将与辽血战的金沙滩。
偏头关,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
偏头关是明代“外三关”中最西面一关,又有外关之称,建于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六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
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一百二十余里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长三百余里,无墙而有藩篱。
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六十余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
第三道在关东北三十余里,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九十余里。
第四道在关南二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全部砖砌,高耸于黄河河岸之上。
明代偏头关的防务异常繁重,比宁武、雁门二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云天所担心的自然是内长城的内三关,即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长城的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尤其是居庸关和紫荆关,对大明京师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被蒙古军攻破的话将直接威胁到京师。
这意味着,位于内长城和外长城之间的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将担负起阻击蒙古军南下步伐的重任,倘若要是让蒙古军攻占了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那么大明将失去外长城这道屏障,仅仅依靠内长城这道防线来阻止蒙古军队,无疑将陷入巨大的被动中。
万一真的形成了这种局面,等到蒙古军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站稳了脚跟,那么大明十有八九会被迫像金国一样迁都,重返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