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0年大年初一日,知益州牛冕正在州衙与下属官吏互祝新年,喝酒作乐,惊闻兵卒造反,他立即和转运使张适拔腿就跑,奔到城边,垂绳子从城上逃走,一口气逃到汉州(四川广汉)。
之后,作乱军卒占据了武库,取出兵器,又联络驻扎在益州的骁猛、威武两军,正式发动兵变,顺利占领了益州。
正月初二日,在张锴策划下,王均建立大蜀政权,改元“化顺”,设置官属,并且开科选拔进士,以张锴为宰相,开始了有模有样的朝廷做派。
正月初三日,王均率众攻陷汉州,接着进攻绵州(四川绵阳),可十多天都不能攻克,便调转枪头杀向剑门。
此前,剑州知州、秘书丞李士衡料定叛军会来攻剑州,剑州难以守护,便命部下将官属的财物全部搬运到剑门,带不走的烧毁,出榜招募勇士为军,共得几千人,在剑门加强戒备。
不久叛军果然攻剑门,李士衡和剑门都监裴臻率众奋力抵抗。当时风雪连天,因为李士衡先前坚壁清野,叛军很难找到食物,只能吃败糠。裴臻力战,斩首几千级,叛军疲惫不堪,一无所获,退回益州。
朝廷闻益州兵变,命雷有终为泸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峡两路招安捉贼事(这个官职很亲民啊),李惠、石普、李守伦并为招安巡检使,给步骑八千,前往益州平叛。
又命上官正为东川都钤辖,李继昌为峡路都钤辖,高继勋、王阮为益州驻泊都监,孙正辞为诸州都巡检使,均听雷有终调遣。
再说西蜀境内,知蜀州杨怀忠听说叛乱后,即刻调集十一路乡兵,进兵征讨。蜀民没有跟从乱军起哄的,自发组织民兵抵御,号称“清坛众”。
杨怀忠从“清坛众”里挑选了七十多位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乡民,补充到自己军队为巡检,派判官高本统一指挥。
正月十七日,杨怀忠率领自己组织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向益州。从北面杀入,烧毁北城门,到三井桥,此时王均正率叛军攻剑门。留在益州的是叛军将领鲁麻胡。
两军在江渎庙前激战,从早上一直到中午,因为杨怀忠的部下大多以前李顺的降兵,眼里只有民财,没有敌军,杨怀忠败退。
但杨怀忠韧性极强,败了一阵,并不气馁。接着发文到嘉州、眉州等地,调来军士,二月初,再攻益州。
王均从剑门退回益州,又派赵延顺从益州出兵,打算攻邛州、蜀州,正遇杨怀忠,两军大战,赵延顺被迫退回益州。
杨怀忠和蜀州转运使陈纬指挥官军,乘胜从益州子城南门直接杀入军械库,成功占领军械仓库。
王均部众,身着彩衣,手持银枪,分成几队,先在子城内集结,再从益州通远门出来,直扑军械仓库,和杨怀忠的官军交战,直到傍晚,杨怀忠引军退到成都西南“筰桥”,背水列阵,在槠木桥南扎寨,阻绝叛军去邛州、蜀州的道路。
叛军无法南下,在赵延顺率领下,抄在官军后面,焚烧江原祠,截断邛州、蜀州的援军,从清水坝、温江、金马分三路来攻槠木桥。
杨怀忠以变应万变,也分三路抵抗,经过激战,毙敌五百余人,缴获盔甲弓弩颇多。乘胜追击叛军到益州南面十五里,终于感觉疲劳,在鸡鸣原结寨,等待朝廷援军。
由于杨怀忠的主动出击,搞得王均措手不及,王均等只得关闭成都城门自守。
不久,雷有终领朝廷招讨军赶到益州,命令石普和棉、汉都巡检使张思钧收复汉州,再统军进逼成都北升仙桥。叛军出城骚扰,被官军击退。
官军四面围住成都城,狗头军师张锴向王均献“四面埋伏”之计,王均极为赞赏。
一日,雷有终接报,叛军打开城西门,似乎已经逃走了。雷有终见城门洞开,即与上官正、石普率军进城,李继昌觉得有诈,极力劝阻先不要轻易入城,雷有终不听。
李继昌只得独自回自己军寨中。
官军刚进城,见成都城内财物满街,官军见猎心喜,顾不得深浅,蜂蛹抢夺,官军建制被打乱,雷有终等喝止不住。
突然城门关闭,埋伏的叛军杀出,官军仓促应战,大败而回。城门被锁,雷有终、上官正等在卫兵拼命掩护下,从城楼的矮墙上跌下来,逃出生天,其他进城官军都被杀,李惠战死。
李继昌的部属在军寨中,听到城里杀声震天,大小将校都来李继昌军帐中,请求李继昌撤离。李继昌道:“如今战况不明,我在诸将中,名位最下,应该等候主帅的命令行事!”
当晚,狼狈逃出来的主将雷有终,派人传达命令,让李继昌军移防雁门桥护卫。
佐料:《梦溪笔谈》记载了李士衡的一则故事。
李士衡在京师昭文馆任职期间,受命出使高丽,一名武官做他的副使,与他一起出使高丽。
回国时,对高丽回赠的礼物,李士衡都不甚关注,一切都委托副使处理。
当时,船底破漏,装船时,这位副使把李士衡所得的细绢及其它丝织品垫在船底,把自己所得礼品放在上边,以避免浸湿。
返回途中,使船遭遇大风浪,使船眼看要倾覆,船夫们非常恐慌,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全丢弃到海里去。
副使在匆忙慌张间,让船夫将船上礼品投到海里去,大约投到一半的时候,风却停了,船也平稳了。之后大伙清点检查所扔的东西,全都属于这位副使的物品。而李士衡所得的礼品,由于在船底,一无所失。
可见,自私自利的人,并不能占多少便宜!
但是《宋史》记载,李士衡是曹利用的岳父,前后掌管宋朝财政近二十年,才智过人,可是性格贪婪,累财巨万,在长安建有府第,宏大如官府。
一位贪贿之人,在沈括笔下,却对财物淡然无视,很让人怀疑这则故事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