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清宫是皇家老道观,也是唐朝皇帝的思过崖,李晔已在此斋戒十日,戒色戒荤养性,白天斋礼读书自省,晚上批阅奏折,神色不似往日凝重,喜怒无常的情绪平和了许多。

斋戒也不是作态,初五,淑妃来太清宫,皇帝隔帘相见,初六,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河东夫人来到,等了一整天,皇帝拒不相见,最后无奈返宫,初七,贤妃刘疑来,还是不见。

这三个女人都见不到,其他妃嫔就更不能了。

至于朝廷,能见到皇帝的也只有六宰相和八舍人。

反省期间,皇帝写了不少佳作,比如《亭中记》第一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臣。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

起居官一边记,一边默读背诵下来。

七月十一拂晓,李晔照常早起,草草吃了两口饭,开始了新的一天功课,先是照例练了半个时辰的字,然后前往柳云台听课,老师是司空图等翰林院大学问,课业内容以本朝实录与前朝国史及历代文宗为主,辅以先朝宰相的成名奏章着作。

比如房玄龄、长孙无忌、姚崇、张说、元载、李泌,再比如杨炎、裴度、刘晏、李吉甫、李德裕、陆贽、白敏中、郑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古鉴今,希图皇帝有所思。

翰林学士讲,李晔静静听。

史书上轻轻翻过的一页,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每览前人,未尝不临文嗟悼。

上午两个时辰的课业结束后,皇帝与司空图等翰林院文官共进午餐,吃完饭,李晔睡了半个时辰,然后继续上课,又是两个时辰,等上完一天的课,已是日薄西山之时。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司空图等人辞别皇帝回官衙,背影渐渐消失在黄昏暮色中的竹林小道。

用过晚餐,暮色降临。

裴贞一擅剑法,也多次建议李晔略习武功,不求成为高手,能强身健体就行,但国事一直很多,平定李茂贞叛乱,招讨吴自在,恶战王建,收服外宅郎君,重组两川政府,决断两川大小善后事宜,选派御史入川巡视,改编山南、凤翔、泾原、奉天、镇国等十一镇军队。

之后,科举扩招,田户大统计,全面巡察京兆府。

与此同时,关东也不安定。

每天处理完政务,身心俱疲的李晔哪还有心思健身。

作为皇帝,即使要强身健体,其中也是有讲究的,李晔要是在宫里跑步,在含元殿做俯卧撑,做出这等非人君所为的奇怪举动,言官们的谏表第二天就会像雪片一般飞来。

在这个时代,流行的是刀剑骑槊射,斋戒的日子里,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健身了,不为别的,就为了有本钱享受封建帝王的腐败生活。

皇帝要练武,教头自然得是亲信,李忠国教骑射,裴进负责刀法剑术,神策军虞候刘过教马步槊,天威左使武成策教拳脚功夫,只是短短十天,皇帝就被练服了,心中色欲尽去。

人一旦累了,也就不会想那事了。

“戒色的第十一天,继续坚持。”

李晔默语两句,穿戴好甲胄,然后拿起木剑横在眉前,照例先跟裴进比剑,裴进亦手持木剑,君臣二人转了一圈,李晔率先动手,前脚迈进一步,双手持剑直刺裴进眉心。

裴进侧头避闪,右手一转,以剑挡剑,再一个鹞子翻身,翻将到李晔左侧,左手一把扣住李晔手腕,李晔挣扎,却动弹不得丝毫,不由一笑,赞叹道:“好功夫!”

罢,李晔一招灵蛇斗转,意欲将手挣脱出来。

这招极为巧妙,是李忠国教给他的。

当然,在裴进这里,李晔再是精妙的招数也只是花架子,不过裴进自然不会与他来真的,微微一笑,又故作讶色,很配合地松了手,便让李晔挣脱了,同时又赞道:“好手段!”

李晔哈哈一笑,回剑在眉:“再来,看剑!”

话音落地,木剑递出,朝裴进右肩刺来,裴进轻轻一侧,轻描淡写避开这一剑,李晔却因为用力过猛打了一个趔趄,李晔打的兴起,站定后又一剑劈来,裴进只好陪着皇帝玩。

左躲右闪,与他过了十几招。

不过只是躲闪,不发起攻势。

看玩得差不多了,见李晔又一剑刺来,裴进这次慢了一拍,胸口登时中剑,当即捂着胸口后退了两步,弃剑投降道:“陛下天人之姿,剑法一日千里,臣不及也,甘拜下风!”

李晔大汗淋漓,意犹未尽的收了木剑。

白天读书上课,晚上处理国事,空当练武戒色。

虽然枯燥乏味,皇帝乐得其中。

渐渐地,他的心安静了下来,道心已定。

八月初一,一月斋戒终于期满,杜让能、刘崇望、柳璨、韩正、崔胤、杨涉六位宰相率文武百官来到太清宫外,恭迎皇帝回宫视朝,何芳莺等三宫六殿的后妃宦官们也都来迎。

是日,皇帝驾临武德殿,接受百官朝拜。

礼仪流程走完,李晔返驾含元殿,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召回背锅侠顾弘文,对于皇帝来说,宦官有没有本事不重要,这个可以慢慢历练培养,关键是忠心。

主子有事了会自觉冲在第一个,言官上谏了肯站出来背锅,有了脏活累活肯第一个上,只要能做到这三点,那就是一条可以重用的好狗恶犬。

弑君的朱温说:“孽畜蒋玄晖,陷我千古骂名!”

发动左顺门逼宫的杨慎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东林领袖顾宪成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郑成功北伐,钱谦益说:“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

忠臣,谁都会装。

至于臣子忠的是谁,也难说。

就拿杜让能和刘崇望这些老臣来说,他们忠的是唐朝国祚,然后才是李晔这个皇帝,至于柳璨和崔胤这一类,他们忠的是个人前途事业,跟着李晔干有奔头,所以愿意效力。

根据忠奸好坏来用人,这不是上位者法则。

只要肯听话能办事,李晔才不会管他的忠奸好坏。

至于韩建,李晔也从不后悔杀了他。

从为官来说,他是称职的,忠君也忠君,但他忠的是僖宗,他的功名富贵是僖宗给,不是李晔,出于他的才能,李晔原本也打算宽待,但韩建却在一次次挑战李晔的底线。

杨复恭伏诛后,李晔表明了接管山南的态度,李茂贞却想抢夺胜利果实,伙同李茂庄、王行瑜、韩建与他讨伐杨守亮,几家还约定好了如何瓜分山南,接着就齐齐上表请战。

朝廷下诏拒绝,再次表明接管立场。

李茂贞和王行瑜继续上表,甚至对李晔出言不逊。

说什么,陛下要是不同意,臣倒是无妨,但将士们就难说了,韩建虽然没有再上表,但第一次表奏却自证他勾结串通邻藩的事实,仗着是先朝老臣,以为李晔年少即位可欺。

为了对付李茂贞,李晔忍了。

结果呢?

李茂贞被朝廷定为反贼后,韩建却上表为他喊冤,这算什么?不但如此,武亭川战役期间,连文盲王行瑜都知道静默,韩建却还在暗中跟李茂贞保持沟通,大有观望之势。

要是朝廷败了,三镇犯阙事件就会提前发生。

当官军进逼岐州,韩建知道李茂贞不可能赢了,于是出兵帮助朝廷,还亲自率兵攻城,但这是他的自保之举,他知道自己之前干的那些事,他心虚,他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李茂贞。

所以,他冲出来装忠臣。

李茂贞伏诛后,李晔给他下了一道征召令,言明只要你交出潼关,让朕和朝廷对你放心,封侯拜相都好说,但韩建选择了拒绝,还上表对李晔的决策指手画脚,说高杰不行。

陛下最好别让他来,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韩建没有搞清楚潼关到底是谁给他的,这不是他自己打下来的,是以僖宗为代表的先朝给的,如今以李晔为代表的新朝要收回,合情合法,有理有据,他凭什么不交出来?

鉴于东川战事,李晔忍气吞声,装作没发生。

剑门关大捷后,李晔又下了一道征召令,好言好语说,潼关不在朝廷手里,朝廷的确不放心,朕可以信你,宰相们也信吗?三省六部九寺二十四司文武百官会都信你吗?

这回韩建没敢再上表拒绝,只是装聋作哑。

西川平定后,李晔又给他下了一道诏书,要求他入朝,承诺赐封同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侍郎的名誉官职,而且再给你赐一千亩永业良田,让你下半生富贵不愁。

韩建遣使进京参拜,言下之意就是不想入朝,还质问李晔,我犯了什么罪?导致陛下坚持让我入朝?说白了,还是心虚,李晔也表明了心思,当时答复道:“华藩无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难容他人鼾睡,早日入朝,朕当优待。”

结果呢?还是装死。

杨守贞入朝后,李晔又下了一道征召令,韩建还是装死,心里有鬼的他又遣使王行瑜、李思恭、张播、令狐陈等节度使,请求他们代为陈情,为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

这些人哪敢答应,都选择了拒绝,韩建还是没放弃,又命进奏使在长安活动关节,先是拜见首相杜让能,又找了宦官高克礼,想贿赂二人,以求得二人出面说服皇帝。

这一回,李晔已经没有耐心了。

诏书写得很明白,早日入朝,酌情宽待。

十镇节度使入朝,王建等两川人犯抵达长安后,韩建彻底慌了,但他也知道,这时候再想入朝已经晚了,于是上书请罪,愿意割地赔款,以求得不入朝,李晔为什么要答应?

韩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李晔算什么?

之后朝廷又连下了两诏,责令其立即入朝,结果他宁可抱着柱子痛哭,每日以泪洗面,也不敢来长安,直到朝廷对他下达最后通牒:“十日不朝,打破华州,勿谓言之不预。”

面对武力的恫吓,韩建这才乖乖就范。

他之前想出逃关中,但这根本不可能,李晔早在去年就已命高杰带兵驻扎在潼关,他前脚跑路,李晔后脚就能得到消息,只要朝廷宣布获韩建首级者封侯升官,李晔相信他的部将总有愿意下手的,王行瑜、李思孝、高杰等人也会痛打落水狗,就像他当初对李茂贞那样。

就算他逃出关中,他又能去哪儿呢?

他也想过起兵,但一没有盟友,二是关东强藩不表态,他起兵只会战败,然后三宗五族、府中宾客、文官武将都被牵连,本人则被执送长安,像李茂贞那样被千刀万剐,脑袋吊在藩镇大院的凤翔府门口供世人唾弃。

对于这种首鼠两端、见风使舵、给脸不要脸的孽障,李晔的态度从来很明确,既然你不愿意体面,那朕就帮你体面,赐死韩建,李晔从不后悔,再来一次,照样贬杀。

李晔后悔的只有两点,一是诏书发晚了,导致谏官不满,认为自己出尔反尔,二是不该在马嵬驿动手,当时人太多,场面太血腥,导致外界认为皇帝残暴好杀。

两相结合加之自己沉溺女色,宠信宦官顾弘文,这才惹出了十七位御史齐齐上表谏诤的恶果。

为了堵住旁人的嘴,李晔只能驾幸太清宫反省,考虑到韩建在华州很得民心,又下诏免除韩家人罪名,赐封韩知玄为华山县主,命京兆府收敛韩建及其全家尸首归葬华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舆论很重要,这关系着人心效顺。

好在正面例子已经立起来了,杨守亮和杨守贞就是千金买来的马骨,愿意入朝的自然会放心入朝,韩建的死也给出了反例,如果实力不足,那就放弃幻想,不要跟朝廷讨价还价。

话说回来,对于韩建这类首鼠两端的贼臣,不论从前现在将来,李晔都不会手软,他是想延续大唐国祚,想保护好身边的人,想让治下百姓太平安乐,想结束这个乱世,但如果这些想法的代价难以避免沾染鲜血罪恶,那他也不介意杀出一片净土,若是说教无用于武夫,那就以杀止杀。

大圣人?

李晔不是,也从来不想当。

“天下尽作饵,唯朕执杆,拿奏章来看!”

太清宫斋戒期间,李晔照常处理政务,但这个月累积等待裁决的重大事项还是不少,不多时,奏章送上,高克礼和江方庆接过,然后按照李晔的习惯将奏章分门归类整理好。

整理完毕,二人退下,再不说话。

第一奏是五花判送的状文,一共列了四件事。

根据李晔的安排,朝廷选派了大量官员巡视京兆府及下辖二十三县,其中有一个叫元子师的监察御史,上头给他划定的对口负责区域是万年长安两县,上月十一,元子师发起突击检查,率队秘密前往万年县,准备核查万年县常平仓和本县所属官田租税出入等籍册。

不知是走漏了消息还是怎么,等元子师到达,万年县令王胜告罪道:“吏人不慎,走水误烧了粮库,下官组织人手全力抢救,奈何火势太大,粮食都烧没了,请上官治罪。”

一检查就起火,元子师知道有鬼,当即要求视察现场,又命王胜等本县官吏随行带路,王胜百般推辞,元子师见状,便掏出小本本记录他的言行,王胜这才乖乖带路。

但却不是带元子师去原来的常平仓,而是去了另一个临时修建的,到达现场后,王胜说忘带钥匙,元子师即命人去取,不料王胜又说,没有司仓参军的命令,他不敢开门,否则会被问罪,元子师说没关系,本官代天出巡,能为你作保,你只管开门,王胜还是不肯,坚持要请示上头。

元子师怒道:“休要再聒噪。本官代天巡视,现在要立刻核查你县常平仓,别说你王胜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就是京兆尹孙尚书来了,这道门也必须打开!”

看到这,李晔都懒得再看了,要么是粮食储量不足在册数目,要么就是都被万年县卖了,常平仓根本是一座空仓,面对御史的突击检查,万年县慌了神,便伪造成失火现场,没什么好查的,李晔同意了六位中书舍人的判议。

万年县大小官吏,集体革职除名,按律严办。

第二件事也是监察御史报来的,为应付户部大统计,通王府先是贿赂判度支事崔昭纬,又编造阴阳籍册,瞒报名下田亩数目,企图蒙混过关,被御史风闻告发,请求予以彻查。

崔昭纬,晚唐奸相,历史上在这个时间点已经拜相,可李晔已不是那个李晔,崔昭纬没有拜相,连工部尚书也没保住,被调到了户部度支司,而且不是郎中,仅为判度支事。

所谓判某事,就是分管某事,不主管。

“三司组织会审,查明通王府一案。”

通王府是宗室远支,祖上是顺宗三子李综,宪宗李纯的亲弟弟,郭太后在的时候,通王府一直受宠,黄巢进逼长安后,田令孜带着皇帝秘密出逃,只带上了少数血缘近的宗室。

黄巢进京后,通王李见边遇害,王妃韦氏失踪,叔伯子嗣一道被害,唯二子李开俊侥幸逃得一命,僖宗返驾长安后,诏令李开俊嗣通王,一道嗣王位的还有李经卜、李炆言等人。

这些人在史册上籍籍无名,但他们的儿子有留下了名字的,延王李经卜之子李戒丕,覃王李炆言之子李嗣周,李炆言去世后,长子李嗣周嗣覃王位,被昭宗启用带兵。

对于这些在黄巢之乱中幸免于难的宗室,僖宗一直都很照顾,赏赐不断,逢年过节还慰问,昭宗在位的时候,也保持了这样的作风,艰难时刻还破例恢复了诸王典兵的老规矩。

原本历史上,不算昭宗的子嗣,延王、通王、覃王等七家宗室都被韩建杀了,不分老幼,不分男女,也不管婴儿,统统斩草除根,七家宗室一共两千余人,全部被抛尸石堤谷。

考虑到这一点,李晔就让三司去查了,如果查证属实,该罚钱就罚钱,该谈话就谈话,再严厉些的手段就算了,重典只给怀王李洽这种油盐不进且胆大妄为的刺头。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万古杀帝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