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到时候我主动在新闻那边发布一下。”王旗道。
多斯带着王旗在上海滩逛了一个上午,虽然现在的上海的繁华还比不过后世的二线城市,但王旗这一年几乎都在跟鬼子作战,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在大城市里逛过了,而1938年的上海的民国风也是很重的,到处都是穿旗袍的小姐姐,当然,这仅限大街上,平民区多斯没有带王旗去,这也算是让王旗感受到了一种新颖的体验。
午饭多斯带着王旗吃了很多上海的小吃,比如小笼包、生煎包、咸浆、走油肉、酒酿圆子。
“不错,没有科技与狠活,吃着也放心。”王旗评价道。
下午,多斯带着王旗来到了虹口区,这个地方距离码头其实不算远,也就三四公里,但鬼子根本找不到这里,而且这里的安保工作也不算弱,有着两个彼得斯带人看守,基本没什么风险。
在仓库外面有放哨的,平时都打扮成卖货郎的样子,这附近居住的百姓也多,有卖货郎在很正常。
“老大。”一个卖货郎看到多斯从他身边路过后,主动迎了上去。
多斯顺手从卖货郎的货架上拿下几块糖果,分给了王旗一点。
“怎么样,仓库那边没问题吧。”多斯边吃边问。
“放心老大,仓库我们一直看着呢,啥事儿也没有。”卖货郎笑道。
“嗯,”多斯点头,然后随手丢给卖货郎一个大洋,带着王旗继续往前走。
卖货郎看着手里的大洋,感慨道,“老大出手就是阔绰啊。”
虽然他打扮成卖货郎的样子在放哨,但这些货可都是他自己进的,多斯就拿了几块糖,居然给他一块大洋,他原本也没打算收多斯钱,可没想到还有这好事。
“多斯,那些箱子你们有没有打开过?”王旗边走边问。
“没有,不过运输的时候有一个箱子出现了破损,里面的东西掉了出来。”
“哦?那里面装的是什么?”王旗好奇起来,这不等于就是开盲盒?
“金砖,箱子不大,也就装了四五十块,一块重两斤。”多斯用手比划了一下,“和卡莫纳的金块差不多大小。”
“那有没有人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招的人都是本地人吧?”
“没有抢,他们不敢抢,也不想抢,我招的人基本都是些在上海快活不下去的人,是我给了他们一口饭吃,而且我也是挑人的,不是什么人都收。”多斯回答道,“况且他们也知道我的手段,就算拿走了下半辈子也将生活的恐惧之中。”
二人边走边聊,很快来到了一扇大铁门前。
门外有两个穿着黄白色马褂,看起来脏兮兮的家伙,其中一个嘴里还叼着烟。
看到多斯来后,他们立刻打开了铁门,站到了一旁。
铁门内,两个彼得斯早就等着了。
“老大,多斯老大。”雷蒙迎了上来,向两人点头示意。
“走吧,带老大去看看货。”多斯挥了挥手。
“是。”
不一会儿,他们进入了一间大仓库。
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箱子,王旗做了一个深呼吸。
“呼~我感觉科恩币在向我招手了,多斯,让人拆箱吧。”
这里的箱子数量比王旗伪装潜入弄出来的多了十倍不止,看来多斯是真的把鬼子的货船搬空了。
在仓库里的人一共有五十多人,开了近三个小时的箱子才开完。
其中最值钱的是一个鼎,青铜器,鼎上刻画着山川河流,看起来就是个老物件了。
实际上,它的确很老。
名称:雍州鼎
价值:???
介绍:九州鼎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为安定天下,将华夏划分为九州,下令铸造青州鼎,冀州鼎,梁州鼎,扬州鼎,荆州鼎,徐州鼎,豫州鼎,雍州鼎,兖州鼎,一鼎代表一州。
赢政灭六国后建立了秦朝定都咸阳,然而九鼎却在周朝旧都“洛邑”并不在自己的手中,秦始皇觉得没有九鼎自己这个王位就是”民不正言不顺”,于是下令让士兵把九州鼎从洛邑运到咸阳,可是在运输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象征着秦国的雍州鼎在途中被大风吹走掉进了渭水,不管怎么打捞都不见踪影,士兵只好带着剩余的八只鼎回到咸阳复命。
王旗嘴角抽了抽:“好家伙,这又是一个不得了的东西,战国编钟跟这东西比起来估计都是个弟弟。”
“战国编钟?”多斯好奇起来。
“对,我们在要塞那边开出了成套的战国编钟,这群该死的鬼子,到底从咱们这儿弄走多少好东西啊。”王旗咬牙,“你以后密切关注一下上海的所有码头,一旦有不对劲的地方立刻派人侦察,只要发现鬼子再运送这些东西,就给我抢,抢不到就把船炸了,这些宝贝就算沉入海里也没关系,以后还能打捞上来,绝不能让鬼子再弄走了。”
“好,没问题,现在上海大小码头上都有我的人,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的。”多斯点头。
随后,王旗统计了一下这次的收获,光是金砖就有十万多块,价值近八十亿科恩币。
但这还算是小儿科,真正值钱的还得看古董。
古董超过两千九百件,价值两千五百亿科恩币。
光是计算这些东西就让王旗计算到了晚饭时间,为此多斯还找来了3个账房先生帮忙,王旗拿着手机坐在椅子上,三个账房先生坐在对面,中间用帘子隔开,王旗念价格,账房先生来计算。
到了最后,三个账房先生晕过去一个,还有一个头痛难忍,也没坚持下去。
最后一个还是多斯给了他几瓶红阳饮料,又给他扎了几根耐力强度剂才坚持到统计完毕的。
“唉,送医院吧。”看着躺在椅子上口吐白沫的最后一个账房先生,多斯叹了口气。
唉,多大仇多大怨啊,不就是每人给十块大洋吗,看给你们激动的,跟没见过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