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对于大隋王朝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发生在仁寿四年秋的汉王之乱,爆发得突然、打得迅猛,等到他们回过神,战争已经结束了。

实际上,杨谅在太原城内还有十多万大军,除开杂七杂八的杂兵,能打的将士少说也有三四万,这是他用来镇守大本营的嫡系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动用,而城内的粮食也有几百万石、武器装备堆积如山,加上太原城高池深,坚守一年时间完全没问题。

但是杨谅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了,他就像是叛逆少年,头脑发热之下,捅破了天,再被自己的哥哥狠狠收拾一通以后,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终于知道知道害怕了,所以当自己的哥哥原谅他、再给他一个台阶下,立即就灰溜溜的认怂。

杨谅投降的消息传到京城,使笼罩在京城上空的愁云一扫而空。

百姓们本来因为先帝宾天,对未来忧心忡忡,紧接汉王又造反了,他们对新君的能力更是充满了置疑,但是听说朝廷以雷霆之势扑灭了声势浩大的叛军,忍不住欢欣鼓舞,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对新君的能力不再是置疑,而是死心塌地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杨广经此一战,不论是个人威望还是实力,都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同,同时也对他的帝位起到了巨大的稳定作用。至此,谁还敢小觑杨广对天下、对军队的把控力?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愿看到杨谅投降、不愿看到大隋恢复安定,只因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但是此时此刻,纵然再不满,也不敢说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砸东西,大骂杨谅是扶不起的阿斗。

甘露殿内,杨广亦是喜不自胜的再三观看杨素八百里加急捷报,想起当初杨素跟他说“只需五万精兵,即可在一个月内平叛”,不禁深有感触,

从杨素出征那天到他收到捷报,先后用了二十四天时间,比起杨素保证的一个月,足足早了六天,什么是名帅?这就是。

他想了想,便提笔写了一封诏书,因为杨素平定杨谅有大功,可他本人封无可封,杨广便封他儿子杨玄挺、杨万石、杨仁行为仪同三司,分别赏赐他们丝绸五万段、绮罗一千匹。又派遣杨素的弟弟杨约带着这份诏书去慰劳杨素。

等他将诏书交给内侍,令其送给杨约,萧婉便端着一壶茶走了进来。

甘露殿相当于富贵人家内书房,萧婉是杨广最亲近的人,自然来去自如。她此时还是太子妃,并不是皇后。皇后未立,太子自然也没有定,甚至连年号依然是仁寿四年。

萧婉知道丈夫虽已登基,但他这个皇帝其实是受时势所逼,这才仓促上位,他之所以没有册封自己为皇后,不是另有人选,而是以皇后未置、年号不改的方式来表示他对父母的尊重、尊敬。

她把托盘放到桌上,夺了杨广手中的奏疏,心疼的望着瘦了一圈的丈夫,娇嗔道:“阿?,你有几个没有好生休息了,既然大事已定,今天就放下朝政,好生休息休息吧。”

“唉!我也想啊!”杨广叹息一声,苦笑道:“可是每一份奏疏都和几十、上百万的百姓息息相关,早一点批复,地方官员也能一天施惠民之政。”(注)

“国政是忙不完的。”萧婉坐在杨广对面,为他斟了一杯茶,笑着说道:“王良娣有了四个多月的身孕,但愿她诞下的孩子是个男孩。”

杨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我倒是希望你再生几个儿子。”

“我倒是想,可是我不能生了啊!不如我找几名年轻女子来填九嫔之位,这样也能让你多些子嗣。”萧婉神色为之一黯,其实他们在开皇十五年还生了一个名叫杨铭的儿子,只是她在待产期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致使那孩子早产,最后不仅孩子活不下来,连她也失去了生育能力。

杨广摇了摇头,说道:“阿耶一生只敬母亲一人,全身心投入到国政当中,这才把破裂数百年的大隋王朝经营得繁荣昌盛,我如果沉浸于美色之中,又如何对起阿耶阿娘的在天之灵?况且我现在已经有了二子一女、王良娣又有孕在身。此外还有三个孙儿了,若是世明、阿孩他们再生几个儿子出来,足矣令杨家枝繁叶茂了。所以我就不必纳嫔妃了,免得分心。”

他看了萧婉一眼,叮嘱道:“以后别再提这个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萧婉心中涌起浓浓的幸福之感,她虽然贵为梁国公主,但是在嫁给杨广之前,身世十分坎坷,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原因是江南人认为二月出生的孩子不吉利,而她恰好生于二月,因此刚出生就被父母送给了六叔萧岌,到了养父母去世以后,又被转送给了舅舅张轲。张轲虽然是安平王萧岩的僚属,但是他的家境异常贫寒,因此贵为公主的萧婉小从就操劳家务,养蚕织布补贴家用,与贫寒人家的女儿没有什么分别。

直到开皇二年,杨坚夫妇为杨广选妃于梁国,她的命运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梁国诸公主的生辰八字都和杨广不合,萧岿后来经人提醒,才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已经被抛弃十六年的女儿,于是把她从张轲府中接回宫中,最后占卜为吉,这才成了晋王妃。

他们成婚二十余载,一直夫妻恩爱、琴瑟和谐。不过萧婉虽然很享受丈夫的庞爱,却不得不为丈夫考虑,毕竟丈夫是皇帝,可是他单薄的子嗣着实令萧婉揪心,若是两个儿子有朝一日变成了杨勇、杨俊那样不中用,就连个可靠的帮衬之人都没有了。

她沉默了半晌,低声道:“你是一国之君,怎能只有两个一女?”

杨广有些不耐烦了,他摆了摆手道:“废太子、阿祗(杨俊)就是因为沉溺于女色,这才害了他们自己。现在就连益钱都知道好色误国,难道我还不如他?”

萧婉见杨广态度坚决,只好作罢,她抽空来见丈夫,除了劝他纳妃以外,还和丈夫谈谈立储之事。

她是饱受汉家正统文化熏陶的传统女子,从本意上说,十分希望丈夫立嫡长,可是杨昭以往那纵横千军、策马千里强壮体魄,仿佛被胖症给掏空了,身子每况愈下,如果让他像公公和丈夫这般日以继夜的处理国政,她担心儿子活生生累死。

至于次子杨暕,不仅英武非凡,而且身子健壮、学识丰富,立他为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杨暕毕竟是次子,不管是从法理上说,还是从情理、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上说,他都不能当储君,况且立次子为储君,长子又该怎么办?

所以她也感到左右为难,便向丈夫问道:“阿?,关于立东宫之事,你有什么想法?”

“先缓一缓吧,等明年定了年号,再作定断。”杨广的心思和难处与萧婉毫无二致。

区别的是萧婉不偏不倚,而杨广却是严重的偏向于长子杨昭,他虽然是以次子的身身份上位,但不代表他愿意去打破立嫡长的古制和社会习俗,若是这么一搞,大隋与胡人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的后果就是子孙后代全都不讲规则,一个二个都变成无君无父、无兄无弟的禽兽,最终就像杨谅这般武力夺位,搞得兄弟反目、天下大乱。

而且长子的学识和品行都比次子好,次子虽然长得英俊神武,但是抢马事件发生以后,他专门让人调查次子的事迹,这一查,令他触目惊心,若非杨暕是王子,哪怕有百颗脑袋,都被官员们砍光了,从目前来看,完全就是一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败类,若是杨暕不长记性,继续为非作歹,杨广连亲王都不会给他,更别说是储君了。

长子现在虽然不雅观、身子差,可他以前也是一名英俊潇洒、英勇过人的美少年,之所以治不好,是因为现在没有良医,若是找到对症下药方子,他照样可以恢复过来。

“启禀圣人。”这时,一名内侍走到门口,行礼道:“章仇先生到了。”

杨广向内侍道:“请他进来。”

“那我先告退了!”萧婉起身走了几步,又回眸一笑,叮嘱道:“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与章仇先生商议好,今天就早点休息吧!”

杨广笑着点头:“好!”

萧婉退下不久,内侍领着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美男子走进甘露殿,中年男子长得眉宇清朗、丰神如玉,气质高雅,身上的一袭道袍、头上的一顶道冠,使他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采。

此人名叫章仇太翼,精通儒、道、佛、医四门学识,但是他最厉害的却是占卜、算历和星相之术,传说他有卜卦先知之能。由于他学识渊博、名扬天下,请其为师者不远千里而至,门庭若市。他烦不胜烦,便逃入五台山,一躲就是将近二十年时间,后被杨坚诏入朝廷担任秘书省太史曹太史令,专门负责修订天文历法。至于所谓的卜卦先知之能,杨坚压根就不信。

以至于他去仁寿宫避暑之前,不管章仇太翼如何阻拦,杨坚就是不听。当章仇太翼说圣人此去,必不能活着回来时,杨坚大怒的说‘等我回来,我一定杀了你。’

章仇太翼却说“圣人活不回来了。”

杨坚便怒火冲天的将他下狱,意思是说等他回来屠宰,可是杨坚真的活不回来了。他在临终之前对杨广说:“章仇太翼,非常人也。前后所言未常不准。吾来日道当不返,今果如此,尔宜释之。”

杨广回京之后,便把章仇太翼放了出来,重新启用他为太史令,但是杨广也不相信他真有卜卦先知之能,之所以断定父亲回不来,无非就是医术高明,故而从面相气色看出了父亲的状况,别的医匠没有这么说,要么是医术不到家,要么是有医术、却没有章仇太翼这种胆量。

但是杨广今天把叫他来,却是要借助章仇太翼“卜卦先知”大名来实现迁都目的。

章仇太翼走入大殿,躬身施礼:“臣章仇太翼参见圣人!”

“先生请坐吧!”杨广抬头示意。

“谢圣人!”章仇太翼也不推辞,他坐下以后,便说道:“臣已为圣人占一卜,正如圣人所言,您必须迁都洛阳。”

杨广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可有什么糊弄人的谶语?”

章仇太翼脸上的笑容为之一僵,汗颜道:“谶语是有,可它是真实的天机,而不是臣杜撰出来糊弄人。”

“真假不重要!”杨广一挥手,道:“重要的是让京城百姓、关中百姓相信。”

章仇太翼脸色一黑,郁闷取出一份牒文交给杨广,说道:“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圣人属木,而雍州却是破木之冲,圣人千万不可在些久住。谶语也有云:‘修治洛阳还晋家’。圣人您以前是晋王,此已验之,故而不可不听。”

“这个说法不错,再加上你卜卦先知的大名,应该可以糊弄不少人。”杨广随手翻了翻牒文,便扔在桌子之上,占卜也好、谶语也罢,都不过为了减少迁都阻力的借口而已,他之所以要迁都,主要还是来自关陇贵族的压力。

关陇贵族之所以如此令他和父亲忌惮,根本原因还是他们握有兵权,虽然关陇贵族的核心门阀当高官者不多,但是他们却利用子弟、门生、故吏、‘外戚’,自下而上的控制了军队,若是独孤氏、元氏、窦氏中的任何一家家主在关中登高一呼、举旗造反,一定是应者云集。

更重要的是强如父亲者,也受制于关陇贵族,做什么事、颁布什么政令都必须先考虑关陇贵族。杨广觉得自己还能压制得住关陇贵族。但是以后继承人一代比一代安逸、一代比一代文弱,一旦压不住军权在手的关陇贵族,改朝换代便在旦夕之间,西魏、北周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所以他这一代必须解决关陇贵族。

但是关陇贵族过于强大,必须一步一步的下手,而釜底抽薪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迁都洛阳,既能使关陇贵族失去了根基,同时也能为他提供一个切除关陇贵族的安全之所。

不过杨广也知道迁都洛阳触动了关陇贵族的核心利益,必然遭到强烈反对,故而一方面让杨集在杨谅那里搜罗罪证,用来对付通敌的关陇贵族;一方面借助章仇太翼的名头,以谶语的方式来减轻民间反对之声。若是错过父亲、杨谅为自己提供的令关陇贵族闭嘴的良机,以后想迁都就更难了。

谶语已在手,现在就等杨集了。

。。。。。。。。。。

黄昏时分,宇文述的马车缓缓停在府门前,两名府前侍卫飞快上前,一人把一张小梯子放在车门前、一人小心的打开车门,不一会儿,宇文述便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说起来,他是最失落的人,争平叛主帅争不过杨素、推荐偏师主将之权也被杨素抢了,多少有些安慰的是杨广安排他当后军主帅,说白了,就是为前方将士提供粮草军械、保障粮道的畅通督粮官。

鉴于粮草对于军队和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督粮官,只要他能圆满的完成这两个任务,等到前军立功,也能从胜仗中分到一杯羹,若是前军失败,多数不会受到惩罚。也是因此,宇文述对这个运粮官也比较满意。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杨谅毁桥退兵,致使战局大变,杨素为了抓住战机,竟然改了之前定下的重兵进攻的战略,决定以五万精锐轻装上阵、就粮于地方,导致宇文述这个督粮官也没了。

如今大捷传遍大兴城,要求朝廷重赏杨素和平叛军队呼声在朝野内外此起彼伏,由于此战是新朝第一战,杨素平叛的成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使无数朝廷命官、无数百姓看到了由乱入治、由治入大治的希望,杨素也因此正式被人们誉为军神,称他为“军神”者比比皆是。

“军神”二字无疑是将帅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荣耀,最先出自于杨集,但由于这名沉甸甸的荣誉称号出现之时,杨素已经很久没有带兵了,所以流传的范围比较小,甚至有人说杨素老矣,恐怕配不上“军神”了,而杨素主导的这一场雷霆万钧、酣畅淋漓的大胜仗,打破了一切怀疑,正式奠定了他的军神之位。

杨素现在的威望有多高,宇文述现在就有多恨。

宇文化及闻讯,立即快步从府门迎了出来,由于宇文述在仁寿宫政变有功,且宇文化及也出力拦截杨勇和杨秀,虽然只拦下了杨秀,可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杨广登基以后,便册封他为太仆少卿,接下了屈突通离任而空出来的职责。

宇文述这段时间对长子稍微满意了一些,以前的宇文化及经常带领家丁,骑高头大马,挟弓持弹,狂奔急驰于大兴各条街道上,因此,城中百姓称为“轻薄公子”。到了杨广当太子时,宇文化及为宫廷护卫官,后累迁为太子仆,成为东宫的高级僚属,与杨广关系密切,只是他多次收受贿赂而被罢官,但由于杨广需要宇文述帮助巩固太子之位,是以每次罢官后不久,很快便想办法帮他恢复官职。

而现在,他或许是当朝廷要员的缘故,荒唐行径稍微减少了一些,但是宇文述看到的只是表相,事实上还是和从前一样嚣张狂妄、惹事生非。时常利用职权之便以势压人、索取贿赂、横行不法。

不过因为他以前实在太坏了,所以现在稍微不那么高调干坏事,就已经令操碎了心的老父亲高兴得热泪盈眶了。

宇文述见宇文化及慌慌张张的从台阶跑下来,以为他又惹下什么大祸,他今天的心情本就不爽,一见儿子如此,便冷着脸问道:“何事如此慌慌张张的?”

“阿耶,有客来访。”宇文化及对父亲低语道:“来人是云定兴和元敏!”

虽然不是儿子闯祸,但宇文述眉头皱得更紧了:“云定兴何时与元家混在一起了?”

云定兴是杨勇的岳父之一,杨勇被废后,导致杨勇变坏主因之一的云定兴也被没籍为奴,但是云定兴善钻营的手段不比制奇服异器差,他用明珠络帐等等宝物贿赂了贪财的宇文述,然后又帮宇文述制作了许多精美器物,渐渐取得宇文述信任,并被宇文述推荐给了杨暕。

宇文述重视云定兴,财物、器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是眼馋云定兴背后的关陇云家。

云家早在北魏之时便是孝文帝划定的名门望族,如今虽然没有显赫成就、杰出子弟,却也是一个繁荣昌盛、根深蒂固的贵族。而云定兴是云家前家主,他利用太子岳父这一层身份,早已把云家控制得牢固无比,如今虽然沦落为官奴,但他实际上仍然在幕后行使家主之职,否则他哪来那么多奇珍异宝贿赂满朝文武?而且宇文述觉得此人钻营手段高明,身后又有一大帮不得志的杨勇党羽,断定此人迟早会卷土重来,所以也乐得在他落难之时,推他一把,要是能把云家收为宇文家的羽翼,将会大大的提升对他的势力。

只不过宇文述作为杨广最亲近的心腹,他十分清楚杨广异常憎恨拉帮结派的独孤氏、元氏、窦氏,恨不得眨眼之间就把这些眼中钉连根拔起,故而他对对这三大家敬而远之,不料云定兴这混蛋,今天竟然擅自把元氏的子弟带来了,这着实令他恼火万分。

“这个,孩儿也不清楚。”宇文化及讪讪的说道。

宇文述哼了一声,吩咐道:“让他们稍候片刻,我换身衣服便去见他们。”

元敏都上门了,若是自己将其赶走,反而给人欲盖弥彰、惺惺作态的嫌疑,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见一见元敏。

“孩儿明白了。”宇文化及拱手一礼,快步向中堂偏厅走去。

宇文述却不紧不慢走向自己的外书房,利用这点时间来揣摩元家的真实用心。

——————————

注:近来细看评判态度比较中肯的《剑桥中国隋唐史》,才发现杨广前期颁布了许多惠民利民政策。比如,杨广在杨谅之乱平定以后,针对那些在内战中死、残的百姓人家,均是减免十年赋税、徭役。比如黄河下游的洪涝、河北和西北干旱都是赈济得力、十分大方大气。到了被称为“隋世之盛,极于此矣”的609年(大业五年)以后,就开始盛极而衰了……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织明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