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原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也称龙城。

不过,此时的太原城已经不是晋阳古城——晋阳古城早在宋太平兴国四年,就被赵匡义下令烧了,据说是因为晋阳古城具有龙脉。

晋阳古有唐国之称,唐朝实发祥于此,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便以“唐”为国号,并封晋阳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三都”、“三京”。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

晋阳因此名声显赫于天下,民间纷纷传说这是一座“龙城”。

因此,赵匡义在灭掉北汉之后就下令将晋阳古城焚毁了。

三年后,出于防御契丹的需要,赵匡义又命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河对岸的唐明镇,修建新城池即太原城,但规模和形制比晋阳古城要小很多。

童贯率宣抚司撤离了太原之后,河东路安抚使兼知太原府张孝纯与副都总管、河东宣抚司都统制、胜捷军总管王禀,一边组织城内军民准备迎战、一边派人出城联络附近诸州郡请他们出兵增援太原。

十天后,完颜宗翰率西路金军突破石岭关,迅速抵达太原城下。

自进入宋国境内以来,西路金军从没遇到过宋军的有效抵抗。

但在太原城下,西路金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阻击。

首先前来增援太原的是河东名将孙翊。

金军入侵之初,孙翊带兵出去跟金军决战的时候,汉儿打门投降。

孙翊迫不得已只能辗转带领手下大军来到了太原。

孙翊来到太原城下时,西路金军已经将太原城围上了。

张孝纯站在城楼上向孙翊喊话说:“敌已在近,不敢开门,观察可尽忠报国!”

孙翊回答说:“但恨兵少力乏!”,然后就带领两千将士杀入金军当中。

孙翊手下的军队虽然不足两千,但士气很旺盛,作战也很勇猛。

完颜宗翰登高观察战场形势,见孙翊军勇猛难当,遂决定用计取胜。

完颜宗翰下令驱朔州百姓到太原城下,以示孙翊军。

孙翊麾下多朔人,看到亲人被金军押上了战场,军心顿时大乱,接着便发生了军变。

当时,孙翊正与金人激烈交战,忽被叛徒从背后所害。

可惜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在了叛军的刀下!

孙翊所率之兵,皆尽为金人所杀。

前来太原增援的还有陕西军队,也就是大宋最精锐的西军——主要有府州知州折可求、鄜延路守将刘光世,另外还有职并军马使韩权、晋宁知县罗称等等。

其中折可求与刘光世是主力,分别率领两万多人马,共计,宋军大约有四万多援兵。

折可求是西北名将折克行之子,在与西夏的多年战争中,折克行爱护士兵,多次出奇制胜,战功甚多,所部被宋人尊称为“折家兵”。

从唐初至北宋末年,数百年间,折氏家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

杨家将佘太君的娘家,其实就是这个折家。

宋朝河东路有三个州即府州、麟州、丰州,是民族杂居之地,其中以党项族为主。

从赵匡胤时开始,宋朝便对该地区实行特殊政策,也就是因俗为治,任用当地土豪或少数民族酋领为知州或蕃官,加以羁縻,使其互相牵制,从而巩固边防安定秩序。

后来,夏州李继迁反宋,其孙李元昊建立夏国脱离了大宋。

宋朝接受了这个教训,对位于河东前沿地区的麟、府、丰三州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土豪势力的拉拢。

但是,因麟、府、丰三州的具体情况所以不同,故策略也各有不同。

丰州后来被西夏所陷,王氏便不再世袭,而麟州杨氏也只袭封了三代而已,唯独府州的折氏一直世袭军权。

折家在此势同藩镇,这对于时刻提防着不要重蹈晚唐藩镇之祸的宋朝来说,的确是个例外。

宋朝让折家世袭军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其在此长期抗击西夏。

府州东濒黄河,西北临草原大漠,南瞰河西诸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折氏家族也的确不负朝廷重望,数代与西夏作战,前后达百余年,立下了累累战功,而西夏骑兵始终未能东逾黄河。

正因为如此,西夏对折氏家族可谓是恨之入骨。

(后来,折可求被毒死,西夏人趁折氏家族奔丧之机,侵入府州,然后对折氏家族赶尽杀绝,甚至挖尸掘坟,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折家,有多遭西夏人恨,进而也可以说明其家对宋朝的贡献有多大。)

折可求率两万援兵,自府州涉黄河,经岢岚州,至天门关,发现有金兵在此据守,于是转道走松子岭,来到太原西南的交城驻扎。

而刘光世领兵从鄜延出发,一路向东北方向的太原开进,在交城与折可求相会,分别驻防。

刘光世在北伐攻取燕京之战中未能及时到达燕京城下接应郭药师,致使已先攻入燕京城内的宋军失援而大败,问责时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来,刘光世在平定河北起义军中立功,又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在汾河北岸,宋军与金军展开大战。

两军自早上战到日中,不分胜负,宋军各路军打得都很顽强,可以说是寸步不让。

守到日中,金军的一支奇军突然自折可求部的后面杀出!

形势随即大变。

刘光世很快便望风而逃,折可求部溃败,罗称、韩权战死于阵中,河外兵将十丧七八。

这场战役,宋军损失了一万多人,而金军在此以逸待劳,大获全胜,指挥这场战役的金军将领是完颜银术可和耶律余睹。

此时,太原城内,居民仅有两万余人,士兵仅有王禀率领的胜捷军三千人以及一些厢军。

胜捷军是童贯的亲军。

童贯在离开太原之前,任命王禀为副都总管即副帅,并留下一部分胜捷军让王禀指挥,令他负责守卫太原。

王禀是开封人,字正臣,出生于将门世家,其祖父和父亲皆为西军将领。

平定田虎、王庆、方腊暴乱时,王禀担任步军统制,立有战功,后跟随童贯北伐,再后来擢升为河东宣抚司都统制,随童贯驻守太原。

王禀天性豪爽胆大,又英勇善战,虽然手上只有三千人马,可每隔一两天,王禀便率领一队轻骑出城偷袭金军。

王禀他们骑着战马,手握大刀,冲进金军营中,左右转战,杀敌百人左右,就退回来。

可以说,太原城之所以能守卫那么长时间,有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胆大的王禀,时不时的以攻代守。

折可求、刘光世败走以后,大宋那边就再没有新的援军来了。

张孝纯不禁有些动摇,认为两万多民、三千多兵抵挡不住六万善战的金军,进而动了投降的念头。

因此,张孝纯召集诸监司开会商议,想要开城投降。

王禀得知此事之后,立即率刀手五百人来到知府府衙拜谒张孝纯。

王禀让刀手们列队于府衙门前。

王禀大声问道:“汝等欲官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说:“为朝廷立功,则官可得!”

王禀又问:“汝等欲赏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道:“为朝廷御敌,则赏可致!”

王禀接着又道:“汝等既欲官,又欲赏,宜宣力尽心,以忠卫国。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

众人举起大刀回答:“愿以此戮之!”

王禀问:“如禀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王禀又问:“宣抚与众监司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张孝纯见状大惊,自此以后绝口不复言降事,而城中的兵权从此尽在王禀手中。

为加强城防,弥补兵力不足,张孝纯与王禀下令,太原城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编入守城之列。

张孝纯与王禀决心与金军进行殊死拼杀,坚壁固守待援。

张孝纯对城内军民说:“金人虽在城下,无能为害,太原自古雄藩,城坚粮足,加之兵勇,我非不欲出师,当俟金人粮尽气失,将骄兵惰,乃候援兵附近,内外相应,使胡骑匹马不归,上为朝廷报复,下保汝等血属,可乎?”,众皆唯诺。

太原城周长仅十里,他们在土城之外挖掘了一条战壕,在土城之内又筑起了一道重城。对城内存粮实行军事管制,不分贫富,均按人头每日供应。

张孝纯坐镇府中,统筹后勤安排,王禀则每日在城墙上督战守城,他身先士卒,每日往来驰驱,凡有告急之处,他都亲临支援,他不仅赢得了太原父老百姓的爱戴,甚至连城外的金兵,也都知道城内有一位英勇善战的王总管。

金军轮番进攻了十几天,太原城依然巍峨耸立。

云梯、偏桥、抛石车等各种攻城武器,都被金兵全部用遍,汾河两岸边上稍大一点的石头都被金兵用光,可每次进攻都遭到太原城军民的顽强阻击,每次都被击退。

完颜宗翰对此很恼火,他下令在城外广筑工事,用鹿角连营把太原城围困的如同铁桶一般。

太原城现在就像一座孤岛,完全陷入金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所有的对外联络通道都被金军彻底切断……

……

……

PS:说两句。

写了这本书深读了《水浒传》以后,大鸟认为《水浒传》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实至名归,甚至可以说,如果它只有上半部,它就是中国第一名着。

当然,罗贯中补的后半部也是极有水平的,不愧文学大师。

可罗贯中在《水浒传》中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不该污蔑王禀——英雄王禀。

此公乃史上一等一的大英雄,在大鸟心中,此公之辈才是汉人的脊梁。

这样的英雄是不该被污蔑成小人的,哪怕是为了艺术创作。

罗贯忠错了。

他如果还活着,应该给王禀道个歉。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镇国小公爷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