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听得很认真不仅提了几个问题,而且同王建邦提了一些想法。
王建邦曾看过林晓敏写的那几篇在省报社刊登出来的文章,从领导的几个问题就能听得出来,这位大领导是看过林晓敏写的那几篇文章的。
他心里有底了,寻思着找机会跟大领导提一提梁家母子的事。
领导显然不知道王建邦的盘算,而吴主编显然是没来得及跟王建邦等人通气,也没机会提及梁家母子的事。
扫盲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杏花村这边的扫盲工作开展得很好,很有指导意义,所以领导准备将杏花村作为扫盲工作的示范村,树立典型来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
只不过,领导今天来这边的主要目的是想给林晓敏颁发奖金和录取通知书,关心扫盲工作是顺带的。
很快,王建邦领着领导一行人来到了临时教室,一进门就看到了黑板上有着整整齐齐的板书以及王建邦事先搬过去的复习资料。
领导翻了翻林晓敏贡献出来的那些复习资料,以及厚厚的几本笔记,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林晓敏有多么努力。
他忍不住感慨一声:“天道酬勤啊。”
随同他一道来的人报社记者和摄影,进来就先拍了几张临时教室的照片,此时见到领导这么感慨,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有着深刻意义的镜头的。
王大妞等人稀罕完了林晓敏的录取通知书,跟着领导一行人来到了临时教室这边。
李大妮想到大孙女即将要去首都上大学的事,她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大孙女考上了大学,一毕业出来绝对是能过上好日子。
担忧的是大孙女到了首都那边,开销大,自家穷,怕影响到大孙女的学业。
李大妮大声问道:“领导,我想问问,咱们在首都上学一年要花多少钱?”
她这个问题很现实,同时也是村里其他考上大学的人家很在乎的问题。
尤其是叶大贵家,他家里这次考出了两个大学生的。
叶大贵家条件不算差,但是也不算太出挑,他们两口子为了学杂费而焦头烂额。
当他们得知俩孩子考上大学,高兴过后就想到,如果俩孩子一块上大学,家里实在负担不起。
你说吧,好不容易两孩子都很争气地考上了大学,结果却因为家里穷,拿不出两个人的学杂费,只能让其中一个孩子去上大学。
这不是扎父母的心么?
领导听了这个问题,很耐心地给大家伙解释国家的补助政策,给家长们吃定心丸:“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这恢复的第一批大学生不仅毕业了包分配工作,上学期间不用交学费,也不用交书本费,准备生活费就行了。除此之外,我们国家有专门的贫困生补助,分为三个档次,每人每个月能领十八、十三、九块。这是我们国家对大学生的特别照顾,基本上只要农村出去的大学生申请了就会得到这个生活补助。”
“哇——”
领导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议论声,不知道是谁率先鼓掌的,很快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社会主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