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彤讲堂。
在理科楼前合完影后,大家就直接来到了这里。
“各位集训队的同学,欢迎你们的到来哈。”
阮冬站在讲堂的舞台前,面朝台下的学生,拿着话筒,面带笑容的说道,
“在这里,我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阮冬,华清大学物理系教授,也是担任本届物理竞赛国家队的总领队,也就是说,从这次的集训,一直到Ipho国家队备战、比赛,都会由我统筹负责。”
听到阮冬后半句话,原本还有些茫然、没有进入状态的学生,也立刻进入到聚精会神的听讲中。
那句Ipho国家队备战、比赛,也不禁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幻想出许多画面:
从国家队集训脱颖而出,成为龙国代表,被无数人寄予厚望,默默闭关不断修炼、实力突飞猛进,国际赛大杀四方,挫败、碾压全球各国物理竞赛大佬,身披红旗拿下那最高荣誉……
光闪过这种念头,便抑制不住兴奋。
所以,开营仪式才刚开始,现场就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开始有了一种淡淡的热血沸腾感觉。
阮冬可不知道,自己半句话,竟然又引发大家如此这般想象,他扫视了下学生们,继续讲道:
“大家能通过物理国决的选拔来到这里,对物理学多少有着自己的认知,我想简单聊下关于我对物理学的认识:”
“众所周知呢,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体点呢,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那为什么要有物理学呢?物理学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很简单,物理学的存在,就是为了揭示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
“我们熟知的牛顿定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
“物理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数学建模和理论推导,探索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天体的各种现象。”
“……”
“很显然,我们能够知道,物理学不仅是科学体系的基石,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
“所以,同学们啊,你们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便能够投身于物理学,将来一定能或多或少在其中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会造福整个龙国、整个世界。”
“甚至你们中有人还会作出某领域的重大突破,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发生改变,这在人类发展史上,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不断挑战认知边界,为解决能源、环境、医疗等全球性问题提供关键思路。”
阮冬搭配上ppt,仅花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便为五十位学生,梳理了物理学的含义、发展与未来。
作为物理竞赛的绝对尖子,大家平日更多的精力是花在学习、做题上,对于如此深入浅出的关于整个物理学的讲解,还是很少听到的。
尤其是讲述人还是华清大学的物理系副主任,阮冬以他的高屋建瓴,迅速赢得了不少学生的崇拜。
甚至,这一场不到十分钟的简单讲述,在不少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深耕物理学的种子。
苏云和在座的四十九位学生一样,整个过得听的极其专注。
虽然阮冬的讲述,看似和物理竞赛毫不相干,但他这种站在高度全局看待物理学的讲述,对每一个学习物理学生的未来,会有更大的帮助。
包括苏云,同样在他的讲解下,领悟到了不少东西,曾经埋在苏云脑海中很深的一些东西、一些模糊不清的东西,似乎开始显露了出来。
苏云此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清晰’感觉,他无法形容这种感受,也不清楚自己清晰了什么,但就是有一种强烈感觉。
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让苏云隐隐感觉到了一种重要性,自己应该去抓住它。
一种悄然的,连苏云的没有意识到的蜕变,已经发生了。
如果说之前参加物理竞赛,仅仅因为一次系统任务的话,那么现在,苏云似乎真正开始发自内心的喜爱上了物理。
即使再也没有了额外奖励,即使不再参加物理竞赛,苏云也还是会继续维持这种持续刻苦的学习。
因为,在物理学上,苏云已经看到了目标、使命,投身钻研其中,不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获得感、满足感、充实感,以及成就感。
用一句最浅显的话说,学习物理会让苏云感觉很爽,远胜过打游戏的爽!
苏云内心发生蜕变之时,讲台上的阮冬已经结束了自己的讲述。
但他同时又作为主持人,还需要继续主持入营仪式。
除了阮冬以外,另外四位男老师,按照流程,也需要上台讲授一段话。
“下面,有请段文华院士,为大家讲话。”
阮冬首先邀请了段文华院士。
段文华院士,身穿一件黑色夹克,戴着黑框眼镜,皮肤白净,浑身上下充满学者气质,他仅仅站在讲台上,就让不少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好感。
“大家好,我是段文华,首先祝贺各位在龙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取得前五十强的成绩,也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华清大学,参加物理奥林匹克国家队集训。”
段文华除了是院士外,同时还是华清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
所以,他在祝贺、欢迎完学生们后,便介绍了下华清大学物理系的发展,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
“华清物理系的目标是培养出更多物理学及以物理学为基础的高科技领域的一流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引领者和高科技领域的开拓者。”
段文华在说到这段话时,刻意加重了语气作为强调。
“……”
最后,段文华说道:
“希望更多同学继续热爱物理,投身物理,在未来取得更加优异的学术成果。”
结束完整个讲述后,段文华还为华清大学物理系打了一波广告:
“欢迎优秀的有志同学加入清华物理系,实现梦想,为国家、社会和学术作出贡献。”
毕竟,眼下这五十位同学,是从全国竞赛层层选拔下产生的最强者,他们每一个都是天之骄子,绝对是学习物理的好苗子。
对于这样的苗子,没有一所大学不希望拥有。
哪怕是华清这样的顶级学府,也不例外,尤其是五十人中最突出的几位。
段文华这句话,几乎是全程望着苏云说的。
而坐在苏云旁边的几人,察觉到段院士的目光,始终聚焦在这个方向,仿佛就好像是对着他们说的:欢迎你加入华清物理系。
一个个内心格外激动起来,这可是院士亲自邀请自己加入啊,有几人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坐在苏云身旁的阿水,更是身体都颤抖起来,他完全止不住这种生理反应。
院士亲自邀请自己加入华清大学物理系啊!
“苏云,苏云。”
阿水满脸向往的望着舞台上的段院士,轻轻呼唤着苏云,忍不住要分享此刻的心情。
没有听到苏云回应,转眼一看,才发现苏云一副木讷的表情,不知在想什么东西。
阿水立刻笑了笑,只当苏云与自己是同样的感受,还沉浸在激动中。
而实际上,苏云是听完阮冬的讲话后,便一直如此,他整个人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完成一种全方位的蜕变,思想上的蜕变,精神上的蜕变,甚至是灵魂的蜕变。
所以,刚才段文华院士的整个介绍华清物理系的讲授,以及最后看着苏云讲述‘加入华清物理系’的邀请,苏云压根都没听进去。
而继段文华院士之后,朱邦分院士也上台发表了讲话。
面对这些目前还只是高中年级的学生,朱邦分发表了一篇很严肃正式的专题报告,名为《为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他丝毫没有因为听讲对象只是高中生,便做敷衍,相反是极其认真。
而在这个过程中,苏云也重新回过神来,认真听起朱院士的报告。
此时的苏云,看起来似乎和半小时前没有任何不同,但实际上,他的整个精气神,已经发生了一种巨大蜕变。
期间,阿水快速瞥了眼苏云,见苏云也在认真听朱院士的报告,便连忙继续认真听讲。
“钱学森之问……”
“霍普克罗夫特之论……”
“奥赛金牌疑问……”
朱院士认真严肃的讲解了以上三点,引导现场所有人在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方面进行了思索。
最后,头花花白,身材瘦小的朱院士,冲着台下学生,深情的高声说道:
“同学们,见到你们这些花季少年,我这个老头子真的非常高兴,你们未来还有很长一段人生,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也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为一个年逾七旬的老头子,我有一个心里话想告诉大家,希望对你们的将来会有用。”
此时的朱邦分完全没有一点院士的架子,就只是一个寻常老人,像看着自家晚辈一样,知道他们将要迈上漫长人生征程,发自内心的想传授一点自己的人生感悟。
也许不一定对,但的确是朱院士发自肺腑的建议。
五十位集训队成员,完全能感受到朱院士那份真挚情感,情绪被深深感染,纷纷坐直了身体,神情专注的望着台上。
朱邦分以一种平等对话的语气,语重心长说道:
“我对你们有几点建议,第一,课外科学竞赛要驱除急功近利,回归初心;”
“第二,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模式,更多地思考、质疑现有知识,警惕“惰性观点”,通过批判性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三,要培育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要有使命感,为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第五,成人重于成才。”
……
“成为一流科学家,为国家立功,为人民争利;探索奥秘,追求真理,不以个人名利得失而转移。”
朱邦分讲述完毕后,整个礼堂内,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连段文华院士、阮冬教授、安于教授、张柳教授,也都一脸严肃认真的鼓起了掌。
刚才所说点,看似只是朱院士对在座学生们的人生建议。
不如说是朱院士从成为一个学者后,五十多年漫长岁月的人生坚守,以及内心追求。
阿水、孔武、虞瑞希等人,全都拼命的拍打着手掌,向台上那位老人献以最崇高的敬意。
苏云同样是如此,挥手的动作丝毫不比别人慢。
他从台上那位老人身上,感受到了与爷爷苏建茂的一种相似性。
爷爷苏建茂同样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另外在学术道路上,一生淳朴、踏实、纯粹。
虽然研究的是文学领域,但他始终关心着龙国的科学发展,也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助于龙国科学界发展之人。
这也正是苏云的父亲苏兆荣,虽然在商业上非常成功,赚取了上亿财富,却始终不得苏建茂原谅与喜欢的原因。
还是因为苏云后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苏兆荣才得以重新修复和苏建茂的关系。
苏云父亲苏兆荣一直不受苏建茂的喜爱,但叔叔苏兆学却始终被苏建茂喜爱。
因为苏兆学自小成绩优异,尤其是陆续攻读完硕士、博士后,成为了一名科研人员,更是备受苏建茂喜爱。
每每提到小儿子苏兆学,苏建茂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尤其是苏兆学如今更是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物理教授。
苏建茂一生都是一个朴素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心中有着巨大愿景,希望龙国强大、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苏云从朱邦分刚才的讲话中,依稀看到了自己爷爷的影子。
所以,即使对台上的朱院士,苏云并不是很了解,但凭借这种‘像苏建茂’的直觉判断,联想到对方刚才的五条建议,苏云真实觉得,这是一位可敬的科学家。
所以,苏云也才像所有人那样,发自内心的卖力鼓掌。
同样坐在台下的段文华院士,带着敬意的看着朱院士,依旧没有停止鼓掌。
对于台上的朱院士,他有着比在场其余人都多的了解,也正是因为这些真正的了解,他才在此刻发自内心的表露个人敬意。
也许,这些学生们听到朱院士刚才的建议,只是当成一份老年院士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建议。
但段文华却是清楚,朱院士一生为人、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没有偏离他上述所讲的。
所以,那些看似建议的内容,其实是朱院士这五十多年学术之路的写照。
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直到朱院士重新回到了座位,才逐渐消散。
而之后,身为本届物理竞赛国家队总教练的安于教授、张柳教授,也是先后上台,发表了一番简短,但是真诚的讲话。
而所有人讲话完毕,阮冬也是重新走到了舞台前,说道:
“好的,感谢我们段院士、朱院士、安教授与张教授的讲话,我宣布,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集训队开营仪式,圆满结束!”
所有学生不约而同起身,用掌声欢庆,这次开营仪式的圆满结束。
“那好,同学们注意了,待会儿大家都跟着我,去物理楼的教室。”
掌声停止后,阮冬及时提醒道。
……
二十分钟后,物理楼三楼的一间教室。
五十位集训学员,全部安坐在座位上,讲台上只剩下阮冬、安于以及张柳这三位教授。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我们的物理竞赛集训从今天起,就正式开始了。”
阮冬清清嗓子,站台讲台前,认真说道,
“集训为期呢,是四十天,也就是从今天的15号到明年的1月23号。”
“时间虽然有四十天,但其实一点都不宽裕,这些天内,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会非常多,所以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这会是一场艰难的旅程,唯有坚持、坚韧,才能走到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努力挺过这个阶段,真正赢得成长,千万不要辜负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阮冬这一番话,一下把学生们的心,从刚才开营仪式听讲时的热血澎湃,拉回到了眼前的现实中。
是的,正如阮冬所说,接下来四十天的物理集训,会是一场极其艰难的历程,这些学生早在之前,就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了解。
学生们面面相觑的时候,一旁的张柳教授也是提醒道:
“虽然辛苦、很难,但也希望你们都能不放弃,坚持到底。”
面对总教练的期望,在座不少同学都认真的点了点头。
“苏云,接下来四十天集训,我一定会坚持到底的。”
阿水面色凝重,对身旁坐着的苏云,轻声说道。
苏云一怔,认真看了阿水两眼,点了点头:
“好,我相信你。”
同时,苏云心中也闪过一个念头。
两人同为江南省的学生,而且一路走来两人也相处不错,现在更是成了室友。
既然阿水有意愿为了集训努力到底,那么苏云自然不介意再关键时刻帮助对方一下,比如说意志力到了极限,挣扎在放弃的边缘时,一声鼓励很可能就会改变对方的选择。
“嗯。”
阿水想起临出发前,老师告诫自己的话语,不禁在心里默默说道,
“我不会轻易放弃的,老师,我会努力以Ipho国家队成员的身份回江宁二中。”
“好了,接下来出来三十位学生,跟着安老师、张老师去领一下教材资料。”
五十位学生中,很快走出三十人,跟着安于、张柳,来回走了数趟,把教材领回。
当所有学生都回到教室,望着那把整个讲台前地面堆满的书籍时,所有人都不禁真正意识到了一丝不妙。
大家都不禁露出凝重的神色。
堆成小山的教材,远比任何恳切的诉说,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接下来四十天集训的艰难。
那堪称地狱级历程的挑战,不是无稽之谈。
所有教材都拿来了之后,阮冬立刻安排一些学生,开始拆开包装,分发教材。
保证每一种教材、学习资料、笔记本,五十位学生都能够人手一份。
而仅是这个简单的过程,便整整持续了半个小时。
此时,讲台前地面上那小山般的书本已经不见了,全部分发给了学生。
而每一个学生,面前的书桌上,都有足足两大摞书本。
其中有教材、有配合教材的题典,也有本子。
但这个数量,夸张到没有一个学生不傻眼。
这真的只是四十天集训要使用的教材吗?
这特么真的只是四十天集训要使用的教材吗?
一道道倒吸冷气,一道道咽唾沫的声音,在整间教室此起彼伏的响起。
对于眼前两大摞书本,唯有震撼,才能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
“确认一下,以下这些教材大家都领到了吗?”
阮冬拿着单子,高声喊道,
“力学上册教材,所有人都看一看,自己有没有缺这本书。”
听到阮冬的声音,大家顾不上心中的震撼,连忙在两大摞书本中开始翻找。
稍稍等候了一会儿,阮冬继续说道:
“如果没有的话,及时报告,没问题的话,我们就继续了。”
“力学下册教材。”
阮冬的声音一落,整间教室又立刻陷入到一阵翻找之中。
就这样,接下来十分钟,阮冬都在与大家对照书目: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教材。”
“光学教材。”
“原子亚原子与相对论物理学教材。”
“热学 热力学 统计物理教材。”
“量子力学。”
“固体物理及物理量测量。”
“力学上册 物理学大题典。”
“力学下册 物理学大题典。”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 物理学大题典。”
“光学 物理学大题典。”
“原子亚原子与相对论物理学 物理学大题典。”
“……”
“……”
……
“好了,以上这些数目,大家手上都有吗?”
念完单子上的所有内容后,阮冬看向大家,说道,
“大家再仔细看看,可以互相检查一下,如果有缺失的话,及时提出来,这上面每一本书,都是需要使用的。”
学生们纷纷埋头,查看、整理自己面前的两大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