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的春天,一切都尽如人意。
在连续三年干旱之后,今年的春天可以说是风调雨顺,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该出太阳的时候就出太阳。
出征突厥的六路大军已经全部停止了前进,开始班师回朝。
颉利被俘的消息也已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快速的传到了铁山、定襄、马邑和长安。
南北朝时期,阿尔泰山附近,突厥人正悄然崛起。他们是一个新兴的游牧民族,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实力较弱,突厥被柔然降服。
当时的柔然是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人之后的又一个强大国家。不过,突厥并没有甘于臣服于柔然之下。
他们开始吸收其他部落,最终击败柔然,甚至消灭了柔然,建立了一个以漠北为中心的强大国家。
这个国家在最鼎盛时期,疆域从辽河上游到里海,从贝加尔湖到阿姆河,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曾经威震大漠的东突厥汗国在唐朝的强大军事打击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土崩瓦解了。这使得整个分布在大唐边境上的国家和部落全体震骇。
他们猛然意识到,自己身边出现的是一个无比强盛的政权。
遥想当初西汉自白登之围后,历经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朝方才战败匈奴,而唐朝从建立到消灭东突厥只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可怕了!
对于如此强大的中央政权,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倾心投靠,在大皇帝的庇护下生活。
于是,各部落酋长、君王纷纷亲自出马,或者派遣心腹,前往长安城,表示归附的意思。
这个时候,颉利也在苏定方的押送下,来到了长安城。
这一趟出征,功劳太大了,不管是李靖也好,张华也好,李世民都很难再给他们立马提升爵位,这么一来,如果张华或者李靖亲自押送颉利回京,反倒是会让李世民难做,所以张华果断的让苏定方来办这件事。
自己却是但这两百多名热气球营的将士去了榆林城。
俘获了颉利这么重要的敌人,礼部准备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受降典礼,苏定方亲自押送着颉利上了顺天城城门。
“你依使父兄基业,荒淫残暴,罪一;与我型,又不背叛,事二:持强好战,尸碳追野,罪三;践踏庄移,掉我人民,罪四;我故你罪过,迁延不来,罪五。自从便桥以来,有大举入意,这是不杀你的原因。”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的罪行有五条,第一,你们突厥以前内乱纷纷,靠着隋朝的力量安定下来,你却不知道珍惜祖辈留下的局面,反而依仗自己的力量,放纵自己的欲望,荒淫横暴,自取灭亡。
第二,你和我国结盟不止一次,却不断违背盟约,骚扰我国边疆。
第三,你自以为强大,喜爱战争,致使枯骨遍野,内外都十分怨恨。
第四,你不断践踏我国的庄稼,掠夺我国的人民。
第五,我赦免你的罪过,你却寻找诸多借口,拖延不来朝见。我不是没有杀你的理由,只是考虑到你自从上次在渭桥和大唐结盟后,不再大举侵略,因此饶你不死。你可好自为之!
作为胜利者,李世民自然是要表现自己的大度,这也几乎是中原王朝的普遍作风了。
已是阶下囚的颉利可汗唯有痛哭流涕,悔恨自己的罪过,叩谢皇帝的大恩。
长久在大漠横行无忌,桀骜不驯的颉利可汗为何如此温顺?
不是唐太宗问的话过于义正词严,没法反驳,也不是捡了一条命之后的侥幸所致。只是现在物是人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力继续反抗。
纵然再做出些所谓的热血之举,不过是徒然加速自己的死亡,没有意义。倘若不愿屈服,不如当时战死在阵上,又何必四处逃跑,现在还是要受此屈辱?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颉利被俘,东突厥被灭,长安城的各家反响也是不一。
“你打听清楚了吗,那么张华真的不仅没有战死,反而立下了大功?”
长孙冲一脸阴郁的看着杜荷。
“长孙公子,确实打听清楚了,据说这个颉利还是张华亲自俘虏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献俘典礼居然没有看到他,只有苏定方那个无名小卒在那里。”
“苏定方,哼!本公子记下他来了,听说是李卫公大力推进他作为前锋营校尉的,张华应该是沾了他的光。”
长孙冲本来还指望着张华能够死在草原上的,所以才说服长孙无忌去安排张华出征。
现在看来,这不仅没有把张华害死,反倒是帮他立功了。
从今往后,只要张华自己不反叛,其他人要动他就更难了。
长安城也再也不会有人拿张华没有军功就封爵来说事了。
……
李渊已经不力国事了,事实上,他就是想理也没有办法了。
大唐朝堂上武德年间的重臣都已经被清洗的差不多了,现在的核心位置基本上都是秦王府旧将在担任。
“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困白登,一直到死都没有能够复仇,反要不断送上公主和匈奴和亲。现在不过几年时间,我儿就一举消灭突厥。看来我没有托付错人啊,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李渊对来看望自己的萧瑀说道,语气之中不再有之前提到李世民的时候的那种不满。
“陛下,眼下大唐一派蒸蒸日上的场面,国力不断强盛,您就放宽心好好享受生活吧。”
萧瑀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李渊。
“朕自然清楚。对了,张华那小子回来没有,怎么没有看他来看望我,莫不是以为朕对朝堂没有影响力了,就不理会朕了?”
张华以前在长安城的时候,算是李渊的重要牌友,不过由于去华亭县以及出征突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陪李渊打麻将了。
“陛下,永定伯还在榆林,没有返京,想必到时候回京之后一定会来见陛下的。”
“没回来?那先不管了。你去安排一下,朕要大摆筵席。”
当晚,李渊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召李世民和其他十几名高级官员和皇室成员共饮庆贺。
酒至半酣,大家把那些繁琐的礼仪规矩扔到一边,太上皇李渊亲自弹奏琵琶,李世民起身随着音乐大秀舞技,其他人也都开怀畅饮,直至深夜才散。
两代皇帝一弹一跳,大臣们自得其乐,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欢聚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