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上的才子若有佳作,多会直接起身与众人品评,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人送来几首质量足够好的诗词,纸笺在众人手上流传观看,如果那首诗真的好,或者有其它看法,便也会有人起身念诵一番,与众人讨论,房玄龄等人,自然也会做出点评。
杜如晦坐于宴席的一侧,他的旁边是穿着依旧相当贵气的李孝恭,此时他正低调地跟杜如晦在一旁谈笑,其实时间到这里,一般来说,真正的好诗词就都已经出来了,此时两人便在议论着这些。
“王爷,都说你这女婿江郎才尽了,人家这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一鸣惊人啊。”杜如晦刚刚看到这首诗的开头,就被吸引住了,刚开始还以为长安城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结果一看,署名是张华,那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虽然这几年张华的作品不多,有些人造谣说张华江郎才尽,但是杜如晦是不相信的。
“哦,我看看。”李孝恭虽然是武将,但是和李世民一样,其实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这么看重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孝恭愣住了,刚刚看的大部分诗作,说实话,都是在那里说一些儿女私情或者凭空捏造的感慨。
虽然也有那么几首不错的作品,但是整体也就那样,没有一首是让李孝恭动容的。
但是,这一首诗,他只看了前面两句,就觉得一股大气迎面扑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孝恭一口气把诗作念了一遍,之后又从头到尾的品味了一遍。
“确实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李孝恭觉得张华这诗是特意给自己这个老丈人写的,心中特别满意。
“是啊,这绝对是今天最好的作品了。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
永定伯不愧是长安城第一才子啊,恭喜王爷找了一个好女婿。”
杜如晦也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老人,别看是文人,对于军伍之事也是很了解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更好的理解张华这首《关山月》的妙处。
“什么好女婿?”房玄龄刚刚走开了一会,一回来就听到杜如晦在那里夸奖张华,觉得有点好奇。
“房公,请看这诗,你觉得如何。”
杜如晦没有直接回答房玄龄的问题,而是指了指李孝恭前面的诗作。
“好诗啊。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啊。”
房玄龄也是识货的人,自然看出来了这诗的妙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才子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张华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
这只有胸襟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才子所难以企及的。
所以我才说王爷有个好女婿啊。”
杜如晦喝了一口互助香茶,再次品味了一下《关山月》。
张华今天借用的是诗仙李白的大作,自然是让大家一阵叫好。
李白的有些诗读了让人振奋,比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有些诗读了令人深思,比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而《关山月》读起来却是让人觉得大气磅礴,流畅无比,其中又透露出一股哀怨悲伤,各种情感集成在一起。
“哈哈,各位过奖了。依我看,张华和其他的才子相比,多了一年的出征经历,看过了边塞将士们的生活,所以写出来的诗作会更加贴近现实,给人共鸣。”
李孝恭心中非常得意,虽然诗不是自己写的,但是女婿就是半个儿子,特别张华父母都已经去世,更是如此。
“爹爹,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就在这时,忙着接待宾客的李冰娥也来到了李孝恭他们身边,远远的就听到了李孝恭开怀大笑。
张华的这诗还没有传开,所以目前只是房玄龄他们三个看过。
“冰娥,开,看看你夫君的新作,一会让大家也传阅一下,我估计明天开始,这诗就得再次名动长安城了。“
李孝恭将桌上的诗作递给了李冰娥。
“我看看,我看看。”李冰娥像是小女孩一样从李孝恭手中抢过了作品。
“都嫁人了,还这么不注意言行举止。”李孝恭溺爱的说了一句。
“我让夫君今晚得写点什么,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呢。”李冰娥看着手中的诗句,开心的笑着,“我去夫君那里看看。”
虽然诗会有男有女,但是为了避嫌,男女都是分别在院子里的左右两边,张家院子够大,一个院子里大家坐的其实离的也是挺远的。
所以李冰娥从诗会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和张华碰过头呢。
作为女主人,在大唐这个风气比较开放的年代,去男宾所在的角落露面一下,倒也不会怎么样。
很快的,张华的这首诗就开始在诗会中流传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