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立功了,她爆出了全套的初中教材,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价值非凡!在这个年代,无异于顶级科研成果。姜骧一高兴,直接给人改名:普娜娜。于是普里戈津改姓了,从此让人叫他老普。
外语教材爆的是西班牙语,辽东军诸多的荷兰人不高兴了,他们参照西班牙语教材,自发地编写了一本荷兰语教材。其实荷兰人也是日耳曼人,所以荷兰语算日耳曼语系的一支。
教材确定了,自然开始筹备沈阳第一中学。首任校长是老王(老家伙身体竟然越来越好),常务副校长是小方。汤若望等一帮传教士担任骨干教师。同时他们也是辽东研究院的成员,算是身兼两职。其实他们现阶段只能照本宣科,因为就连他们自己看到教材的时候也是震惊的,因为包含的知识远比他们掌握的丰富。哪怕是写出《物理学》的老王也不例外,初中的物理课本在他面前简直堪比圣物。
崇祯十一年,姜骧已经33岁,而他的子女,也已经成长起来了:
老大姜荣斌,老二姜荣庭,老三姜荣祖,老四姜荣华,老五姜荣夏,老六姜荣军,老七姜荣国。长女姜荣蝉,次女姜荣施,三女姜荣珺,四女姜荣环。这波都是15-16岁。其中七个男丁都从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即将入读皇家海军学院。而四个闺女从沈阳一小毕业后没有再读,直接担任了自家老爸的秘书,跟着老爸学习经济学和金融学,目前已是姜骧在民政方面的左膀右臂。
老九姜荣江,老十姜荣河,老十一姜荣湖,老十二姜荣海,老十三姜荣洋。五女姜荣玉,六女姜荣钗,七女姜荣云。这波都是12-13岁。这波刚刚从沈阳第一小学毕业,原定去陆军军官学校继续学习,现在统一进入沈阳一中。而且,从今年起,陆军军官学校将不再招收12-14岁的学员,适龄学员,全部转去沈阳一中就读。
老十四姜荣昊,老十五姜荣晟,老十六姜荣晷。八女姜荣玥,九女姜荣曦,十女姜荣珏,十一女姜荣苾。这波都是11-12岁,即将从沈阳第一小学毕业。这波最迟明年也会入读沈阳一中。
前些年姜骧一直在带兵打仗,导致子嗣断了层。后面虽然不打仗了,但也琐事缠身,并没有多少时间跟小妾进行造人运动。所以,这些年虽然陆续也有一些子嗣出生,但数量并不多,年龄差距也很大,一共也只有四子一女。
十五子姜荣天,其母贝莎莎。十二女姜荣黛,其母柯黛西。这俩都是4岁,后来入读沈阳一小的时候,因为其混血样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十六子姜荣地3岁,十七子姜荣玄2岁,十八子姜荣黄1岁,目前尚未入学。
这个年代,16岁是大闺女了,正常人家,14岁就出嫁,到16岁还没嫁出去就要担心没人要。不过姜家的闺女自然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不过也免不了俗,谈还是谈了一些人家的。普通人家得入赘姜家,这个难度挺大。不用入赘的可不是普通人家,基本都是内部关系户。
长女姜荣蝉订婚对象是郑家嫡长子郑森,虽然一看就知道是政治联姻,但好在两个年轻人从小就是沈阳一小的同学,算是青梅竹马,彼此也都有好感。预计两年后,就要完婚。
四女姜荣环看上了方以智,经过老王撮合,还真成了。姜骧也表示认可,不入赘又如何?现在八匹马也甭想把小方从辽东拉走!
至于二女和三女,都是看上的小学同学,一个是尤世禄的儿子,另一个是王朴的儿子。这俩也没啥好说的。都算是辽东嫡系,各方面都合适。
儿子们到没那么急,不过也已经被瞄上,竞争很是激烈,不乏皇家血脉、勋贵世家。大家原本都没想到竟然有把闺女送来辽东读沈阳一小这招。后来发现孙传庭把自家两个如花似玉的闺女送进了沈阳一小,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找各种关系,把自家小姐从千里之外弄过来塞进沈阳一小去。只是那个等待的时间稍微有点长。
可惜陆军军官学校和皇家海军学校都不收女生,不然这帮家伙铁定能把自己闺女变成花木兰。现在沈阳一中开学在即,当下感觉机会又来了!整个大明各地的名门世家,都争先恐后的把儿子、闺女往沈阳一中送,一时间,老王那里挤破了头……
可惜,他们大部分没上过沈阳一小,根本就无法通过沈阳一中的入学考试……名门世家们这才发现,原来沈阳一小学习的根本不是什么四书五经!当下后悔不迭,早知道,提前六年就把娃儿们送过来了!
结果就发生了神奇的一幕,沈阳一中成立,却导致了沈阳一小爆满。没辙,只能扩大沈阳一小的校舍规模、增加师资力量。对于这样的变化,总体上姜骧是乐见其成的。等这帮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们从沈阳一小、沈阳一中毕业出来,无论什么出身,最后都将成为姜骧的基本盘!
其实这波民族大团结式的纳妾,系统爆出来的好东西还有很多,但姜骧明白欲速则不达和拔苗助长的道理。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底火、封装子弹、无烟火药、后装步枪……等等技术都在他的系统空间里躺着。
在姜骧看来,这些都远远不如初中课本。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未来即便不拿出系统里的这些奖励,辽东也一定可以自己干出来。自己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快一下科技树的进程即可。这样整个科技树的攀爬也好,产业经济的发展也好,都会更加顺利、坚实。
有些东西的原材料也还要等。比如橡胶。这玩意儿,老早姜骧就让郑芝龙去想办法找西班牙人交易了,但确实困难重重。直到最近,才终于高价获得了橡胶树幼苗,据说郑芝龙付出了等体积的辽东穿衣镜!您别看这个在辽东值不了几十辆银子,那只要运回欧洲,分分钟就是百枚金币起步!没辙,威尼斯的产品根本在品质上没得比,而且完全生产不了这么大个的镜子。但这东西在上层社会受欢迎的程度简直无法想象,哪家贵族家里要连个穿衣镜都没有,那肯定是要被鄙视的。
辽东的民用品也很受海商欢迎,尤其是各种金属制品,价格便宜得让海商无法相信。尽管欧洲也会利用水力,但炼钢这个最基本的环节却还没有突破,根本就没办法形成大规模生产。这个时代的欧洲火炮,全部是青铜和铸铁的,压根就没有钢炮!而辽东军全部是一水儿的钢炮!可以说,辽东的炼钢技术和规模,完全碾压了整个时代,一家的产量就秒了整个世界。
现在可不是刚开始那会儿了,整个辽东和九原合计,有高达30多座炼钢高炉!钢铁多到已经用来做日用品,比如杯子、饭盒!甚至姜骧为了消化庞大的产能,计划启动沈阳到大连的铁路!没有蒸汽机车?没关系!《让子弹飞》看过没有?马拉火车了解一下?
中央帝国的再次辉煌,也引来了近邻的注意。这天,沈阳一中常务副校长小方找到了姜骧。
“你说什么?幕府打算派留学生来沈阳一小和沈阳一中学习?”
“嗯,幕府的代表是这么说的,他们可以付学费,高一点也可以。”
“哈哈……这是学费的事儿?倭奴想得太美了!告诉他们,没门儿!还想来学技术?看来袁宗第的行动该提前了啊!”
其实这些年,姜骧一直在筹备东征的事情。但是没办法,军舰的制造不是朝夕之功。索伦俘虏一直在长白山帮忙砍木头,然后扔进鸭绿江,顺流而下,直达东港。在东港再扎成木排,由大船拖回大连造船厂。然而这样的木头是不能直接用的。切成板材之后,要晾干很久才能用于造船。所以根本就急不来。
何况,消化、吸收荷兰人的造船技术,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几年过去,也刚刚才培养出一批堪用的造船工匠。就这,都还是在海军学院全力支持之下的结果。
南洋舰队马尾造船厂那边情况更艰难一些,他们没有海军学院、辽东研究院等技术单位的就近支持,遇到困难只能向辽东求助,一来一去,进度就拖慢了很多。
而且,他们的木材是就地取材,福建这个时候原始森林还有不少,高大木材不缺。但生长期短,木质本身是不如长白山的木头的。不过胜在路程短,顺着闽江下来,比辽东取材还方便。即便如此,还是千里迢迢从辽东拖了一些大料回去,船板好说,桅杆可基本只有长白山的料能满足需要了。
而训练水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硬帆,而西方人的海船全都是软帆。在复杂多变的远洋上,软帆毫无疑问是更有优势的。但是软帆的操作可比硬帆复杂多了!一艘船大大小小的帆多达十几面!这需要的操控技术和知识,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没个半年以上的刻苦训练,根本就没办法把一艘军舰开好,更别说拿去打仗!
自洪武号下水,已经过去三年,辽东保持着每年下水两艘战列舰的速度,现在累计已经有7艘战列舰,水手也勉强配齐。加上大量荷兰人担任副职,北洋舰队战列舰分队初步算是形成了战力。
而南洋那边进度就要落后一些,合计只下水了6艘战列舰,水手也还没配齐,不过加上荷兰人,应该是可以一战的。毕竟当初郑芝龙几乎把最好的水手都留下了。
至此,大明皇家海军基本成型。计有战列舰11艘。
北洋舰队司令:袁宗第
各舰及舰长:
洪武号(袁宗第)、永乐号(姜定国)、宣德号(施琅)、正统号(朱聿镆)、景泰号(朱以海)、成化号(李成栋)、崇祯号(卢象观)
其中朱聿镆是皇族唐王系的,而朱以海是皇族鲁王系的,算是皇室学员里的杰出代表。北洋舰队的舰长,基本上全是出身皇家海军学院的年轻人。
南洋舰队司令:郑芝龙
各舰及舰长
弘治号(郑芝龙)、正德号(郑彩)、嘉靖号(郑芝虎)、隆庆号(郑芝豹)、万历号(陈鹏)、泰昌号(陈麟)、天启号(尚未下水)
其中陈鹏、陈麟都是原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的参将。基本上除了郑芝豹出身皇家海军学院,其他都是老一辈。
里面最特别的一个人,是李成栋。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这位可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其原本自小被裹挟成为流贼,后来成为高杰的部将,高杰死后降清。而后跟随多铎一路南下,扬州三日、嘉定三屠,这位都是最直接的刽子手!此后甚至一路打到了广东,广州屠城也有他的份。但最后,却又反清,并联合李定国、姜骧、郑成功等,一度创造了南明最好的局面。最终当然是失败了。
这么复杂的一个人物,在本时空,却并没有成为流贼。而是被横山军所收容,后来也就读了榆林一小和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随着第二旅东征西讨。皇家海军学院成立时,虎大威推荐了袁宗第,而猛如虎推荐的人选就是他。
姜骧对这些历史上的争议人物总体上都是宽容的,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就有不同的可塑性。所以姜骧不会因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给一个人下定语,当然,有一个人除外——高杰。至于为什么,那自然是懂的都懂。
除了这些舰长,皇家海军学院还有大量的毕业生成为战列舰大副、二副、三副、水手长、枪炮长等各级将领,也有分配到传统战舰(福船)上去当舰长的。当然所有人都明白未来的趋势,如果有得选,他们全都宁可去战列舰上当一个水手长,也不会选择去福船上当舰长。
本来姜骧是想等天启号也下水了再动手的,但幕府来人却让他下了决心,不等了,立刻动手,攻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