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96章 文武之争

陈群字长文,颍川人,今年不到三十岁,早些年在豫州给刘备当属下,刘备败退徐州后,进入丞相府做事,现任吏部郎中,也是司空荀彧的女婿。

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之法,也就是根据家世、才干对一些地区的人物进行品评,从一品到九品,一品最高。

负责品评之人被称为中正官,中正官有大小之分,各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在各郡设立小中正官,负责本郡内人物品评。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这种方法有个好处,朝廷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各州各郡的人才状况,再从中挑选合适的人出来做官,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下朝廷人才短缺的情况,也能保证所用之人,在道德上有较高的水平。

这一招正好能解决大晋‘众恶盈朝’的尴尬状况。

因此在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之后,就得到曹操及百官的认可。

“哈哈,子玉,你看看,这九品中正制如何?”

曹操拿着‘九品中正制’的底稿交给曹信阅览。

“陈长文是个雅人,他写的章程肯定不错。”

曹信拿过来看了一遍,确实不错。

尽管他也觉得这种制度比不上科举制,但就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这种方法无疑是最合理的。

首先,当前造纸术才出来不久,纸张质量不高,价格昂贵,书籍依然是笨重的竹简丝帛,这也导致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普通人几乎一辈子也摸不到书册,更别提文化修养。

另外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术也没出现,也大大限制了文化的传播。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在普通百姓家中几乎没有读书人,也谈不上博学的人才。

此外纸张没有普及,不能用来考试,实施科举制也不太现实。

而看似弊端多多九品中正制,无疑最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也最适合大晋。

曹信在翻阅了陈群所写的‘九品官人之法’后,也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之深。

其中条条框框写得极其详尽,针对各处环节容易出现的弊端,譬如徇私舞弊、限制中正官的权力等方面,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若实施者能严格按照上面的规定来实施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能用一千年。

但所有好的制度都逃不过被扭曲的命运,在执行过程中,执行者会随着他们的喜好、利益、需要,对制度进行圆融、微调。

这种制度也会随着时间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渐渐变形变色。

“陛下,这九品官人之法看着还不错,是个可行的办法。”

曹信放下奏章说道。

“看着还不错?哈哈,难道用起来不好?”

曹操疑惑地问道。

曹信哈哈一笑,“陛下,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前朝实施察举制,这些制度在施行之初,看着都不错,能帮朝廷选出优秀的官吏,但到后来,这些制度渐渐变样,这九品中正制也一样。

大晋初立,世家大族正在各自划分地盘,几十年后,世家大族在各州各郡完全固化,他们控制着地方的官场,垄断人才的品评,为了确保自身处于上品,高门世族必定会想方设法打压一些新近崛起的小氏族、寒门。

小氏族和寒门不甘心处于底层,必定会拼命反抗,这就是阶级矛盾之所在。而在一百多年后,双方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大晋少不了会陷入动乱之中。”

“......”

听着他的话,曹操目瞪口呆,这九品中正制还没开始实施,你就看到‘它’的结束,还把事情说得那么严重,这玩意还能用吗?

“陛下!”

华歆立即站了出来,“这只是琅琊王的推测,并不一定会出现,陛下不用太过担心。”

“确实,曹子玉你未免太杞人忧天了。”

曹洪撇嘴说道。

曹信哈哈一笑,看向荀彧荀攸钟繇等人,“伱们是智者,仔细想想,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

“会,一定会!”

不等老丈人荀彧开口,陈群站出来拱拱手说道,“陛下明鉴,太尉明鉴,在草拟九品中正制之时,臣也想到过未来会出现这些问题,但臣并不担心。”

“哦,为何?”

曹操好奇地问道。

陈群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辈能制定出九品中正制,几十年后,一百多年后,必定会有大才来修改完善此种制度,或者提出更好的官选制度,来代替九品中正制,陛下和太尉完全不用担心。”

“好,说得好!”

曹洪呼和道。

曹操等人也点点头,非常认可陈群的观点。

荀彧贾诩等人却暗藏疑虑,陈群的话虽有些道理,但一个制度在实施之后,就会有极强的生命力,也会因此诞生众多的利益群体,几十年后或百年后有人想要修改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曹信一笑,“陈郎中说得不错,既然这九品中正制是你提出来的,那你说说本王属几品。”

“太尉已有官身之人,不参加品评,此外太尉出身皇族,府上诸公子也无需参加品评。”

陈群说道。

曹信笑了笑,“现有一个壮士,出身土匪,不读书写字,却武力不凡,曾在平定天下中,立下不少功劳,这种人该评几品?”

陈群想了下,“可根据他的功劳,授予他军功爵位。”

“你的意思是习武之人,没有资格参与品评?”

曹信扬起了剑眉问道。

“这...太尉,九品中正制只品评文官,武将会继续用军功爵制,两个制度并行。”

“不好不好,这样不好,这种选官制度明显在排斥武人,长此以往,大晋将文贵武贱,重文轻武,将来异族入侵,谁来保护抵御异族,谁来黎民百姓?靠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文臣?”

曹信摊手问道。

九品中正制只评文人,不评武人,这是明显的歧视,也是文官集团打压武人的办法。

实施这种制度,方便控制武人,但也会丢了汉人的血性和勇气。

在大汉朝,武力极其强大,只有汉朝攻打异族,异族从来不敢入侵大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汉军打出来的威风。

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武人地位低下,文人崇尚清谈,导致中原地区武力急剧下降,随即五胡乱华,随便来一个小部落也能狠狠教训中原朝廷一顿。

这跟实施九品中正制有不小的关系。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曹信作为当朝太尉,武人的代表,必然要站出来发声。

“陛下,重武轻文,会使百姓丧失道德,从而天下大乱,而重文轻武,会让中原军备空虚,遭到异族的欺凌。选官之策,事关国体,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曹信抱拳说道。

曹操皱了皱眉头,看向陈群荀彧几人,“琅琊王说得不无道理,文武并行,才是大晋强大之道,你们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让天下人尽其才,无使野有遗贤,也不可让壮士沦落江湖。”

“陛下,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与御便是指武力,在评选之时,可在第二条‘才能’中加入武力一项,凡武力高强之人,也属于有才之士,可适当提高品级。。”

陈群拱手说道。

“不可!”

看到曹操要点头,曹信摆手说道,“文武混为一体,不方便品评,此外中正官任用文人,必定亲近文人,任用武人,必定偏重武人,这般遴选人才,有失偏颇。”

曹操无奈地问道,“子玉,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曹信哈哈一笑,“陛下,不如施行文武双九品如何?文官按照文官的标准选拔,武人用武人的标准,文人重家世和才华,武人重军功、武功、兵法,陛下以为如何?”

“咦,听起来好像很不错。”

曹操捋着胡须说道。

“不可陛下!”

荀彧华歆刘表等人站了出来。

“为何不可?”

曹操问道。

荀彧几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刘表站出来,慨然说道,“陛下,习武之人,好勇斗狠,不能用内在的道德来约束自身,常常以武犯禁,闹得地方不宁,用太尉之法遴选人才,习武之人会更加肆无忌惮。”

曹操听着陷入了沉思。

在当丞相之事,他巴不得全天下的猛将全在他手下,这样他就可以百战百胜。

当上皇帝后,他又发现武人很麻烦,一个个好勇斗狠,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还性格倔强,还有人居功自傲,以下犯上。

武人确实需要好好管一管,甚至用力压制武人,让他们变成乖顺之民。

按照曹信的说法,在大晋实施武人九品中正制,选拔武力高强之人入朝为官,习武之人会越来越多,将来也越来越不好管辖。

这确实是个问题。

那么要不要答应曹信?

“胡言乱语!”

曹信冲着刘表说道,“刘景升,没有武人,谁来平定天下,谁来保卫大晋?当初你在荆州重文轻武,用不动军事的文人来领军,才会屡战屡败。

陛下文武并重,才会屡战屡胜,最终一统天下,如今天下太平,大晋建立,你又想在大晋实施荆州那一套,你是想让大晋变成荆州,让陛下变成你刘景升?!”

“曹太尉,下官就事论事,武人不遵律法,不服管教,是导致地方动乱的缘由之一,太尉可要否认?”

刘表问道。

曹信自然不会否认,因为地方上的小偷、强盗、强干饭、游侠儿等等,一切非经济和政治罪犯都能算作有武力的人。

朝廷的条条框框也全是用来管理这些人。

从统治者角度来说,武人是祸根完全没错。

但从未来的角度出发,大晋必须要保存强大的武力,才能保证汉人不被异族欺凌,保证大晋疆域不被异族占领,也能保证大晋在对外战争中的主动性,因此武力不可或缺。

“陛下,刘御史说武人是导致地方动乱的缘由之一,那么文人则是导致天下动乱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譬如大秦,覆灭他们的人,究竟是不读书的项羽,还是擅长兵发谋略的张良萧何韩信?

譬如大汉,覆灭他们的究竟是董卓,还是刘景升、袁绍、袁术这类博学的诸侯,还是荀文若、郭奉孝、贾文和这类智计之士?谁在动乱时期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陛下文武双全,必定知道答案。”

曹信抱拳说道。

曹操捏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而大殿里的文人们听到曹信把大汉覆灭的黑锅丢在他们身上,他们有些不能忍受。

“太尉,敢问你是文人还是武人?”

郭嘉撇着嘴角问道。

“武人!”

曹信说道。

“陛下是文人还是武人?”

郭嘉继续问道。

“文武双全!”

“哈哈,着啊,方才太尉问大汉是亡于文人之手,还是亡于武人之手,下官要说,大汉亡于陛下和太尉之手,陛下和太尉都是武人,那么大汉究竟亡于谁之手,也不用再多争辩。”

郭嘉摊了摊手笑道。

“不错不错,奉孝所言极是!”

贾诩荀攸华歆等人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曹信瞪了郭嘉一眼,“本王和陛下皆文武双全,我们所用之人,一半武人,一半谋士,也就是你们,所以大晋天下是文人武士共同缔造的,如今天下太平,在制定选官制度之时,也该文武并重,文官治民育民,武人保境安民,两者同等重要,你敢说这是错的?”

曹信握着拳头问道。

“呃,不敢不敢!”

郭嘉以袖遮脸,退到荀攸身后。

这时曹操也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子玉说得不错,大晋天下,自当文武并重,不能重文轻武。”

“陛下英明!”

曹信笑道。

“景升、奉孝说的也不错,武人以武犯禁,必须要加以制止,因此在选官时,对武人也要注重其人的品德和名声,但凡违法之人,德行有亏之人,不忠孝仁义之人,皆不可入选。”

“陛下英明!”

荀彧华歆等文臣出声说道。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好,诸位再议一议,拟订一份遴选武人的章程来,届时与九品中正制一同颁布。”

“是,陛下!”

——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万古杀帝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