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索科则更纯粹一点,几乎完全抛弃了PC游戏的业务,索科所制作的游戏往往只专注于自家的PB主机平台,对PC平台完全不怎么上心。
所以,溯光互娱这种只在PC平台发力的游戏厂商,对索科来说不仅没有什么威胁,反而会给索科的老对头巨软造成威胁和麻烦。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也是索科愿意在体感游戏方面给予以溯光技术支持的原因。
不过这个所谓的技术支持,肯定非常有限,索科应该只会拿出一些自己玩剩下的东西给沈子旭看看...
毕竟体感游戏可是未来游戏发展的一个趋势,索科不可能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全部拿出来共享给溯光,对索科来说,如果溯光真的踏足游戏主机领域,那造成的威胁可能比巨软还要大...
事实上,对溯光不怎么了解的巨软,反倒没把溯光放在眼里,反倒是和溯光屡屡有着密切的合作,对溯光也更加了解的索科,一直都对溯光防着一手,同时也警惕着溯光业务的转变。
五仁叔带众人来到了一个游戏体验大厅,在一个大屏幕前停了下来,并拿出几个像电视遥控器一样的东西向众人介绍道:
“沈总,林总,这就是索科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我们内部的开发代号是“TheRevolution”(大革命)!不过确切的名字我们还没有确定下来。”
“总部虽然把这个东西说的很高端...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特殊的游戏控制器,它能够传输玩家手部运动信息。喏,外观看起来和电视遥控器没什么两样...事实上它的一个功能就是当主机遥控器使用...当然它也能当普通游戏的手柄...”
“这个控制器上内置有感应零件和系统,可以捕捉玩家手部的动作,比如挥动,举起...然后将玩家手部的动作同步反应到电子屏幕上游戏角色上,让玩家通过自身动作来控制游戏角色的动作。”
“目前我们已经做出了好几套试验品,你们手里拿的就是一套,公司觉得“大革命”能带来全新的玩法和体验,玩家就算只为了图个新鲜感,这东西应该都能大卖!不过我倒是感觉这个“大革命”没什么用处,毕竟它只能捕捉玩家的手部动作,能够搭配的玩法实在是不多...搭配各种体育游戏倒是挺适合的。”
林中德则宛若获得了至宝一般捧着这个代号“大革命”的电视遥控器,赞叹道:
“它绝对名副其实,这个控制器绝对是一场游戏界的“大革命”,有了这个东西,玩家们将第一次发现原来除了传统的手柄按键控制之外,自己还可以直接用身体动作来控制屏幕上的游戏人物。”
“借着这种体验上的提升,玩家将能在家里获得堪比游戏机厅的游戏体验!五仁叔,现在有什么适配游戏了吗?我想体验一下。”
五仁叔一看林中德这么追捧索科的设备,不禁也有点骄傲,继而笑着说道:
“哈哈,有的有的,不过目前我们只制作了一款适配游戏,名为【索科体感运动】!这款游戏涵盖了几款能够和“大革命”控制器产生完美交互体验的体育运动,比如网球,保龄球,棒球,高尔夫球!”
随后,在五仁叔的介绍和引导下,林中德等人依次体验了这款【索科体感运动】。
五仁叔则待众人体验之后,带着一个电子助手,开始询问起大家体验游戏后的感受。
沈子旭他们都是华夏游戏行业的顶尖人才,他们的意见对索科来说也非常重要。
率先发表意见的是林安瑶,她表示这个游戏体验就算达不到游戏机厅的级别,但也相差无多了,对于普通玩家来说,这绝对算是颠覆级别的游戏革命,一定能够引领游戏行业的新潮流!
林中德和唐梓山也对这种全新的操作模式赞叹不已,他们都认为这个“大革命”非常有可能取得成功。
而最经常和沈子旭接触,也最了解沈子旭想法的自然就是叶亦寒,她则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叶亦寒认为索科使用的这种感应型游戏控制器,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这个设备只能感应到玩家手部的动作,身体其余部分则需要玩家按住游戏控制器上特定的按钮才能实现同步。
比如走动这种几乎每款游戏都存在的操作模式,运用在“大革命”上时和正常的手柄没什么两样,玩家依旧需要按住“大革命”上的按钮,比如上下左右来控制角色的移动,这种体验无疑是不完美的。
云裳和王小明则认为,体感游戏还有一个致命缺点,玩家能连续在一款普通的电子游戏上奋战很长时间,可是如果是体感游戏的话,那么玩家很可能在一个小时左右就会感觉到劳累了。
所以他们认为这种游戏方式的受众可能并不是特别广,毕竟绝大多数玩家玩游戏还是为了在劳累后放松一下自己,所以他们认为体感游戏的前景可能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
另外,秦梦则认为体感游戏并不适合于所有游戏,比如需要复杂动作的动作类游戏,玩家很难用身体做到那么复杂的动作...而对于手柄和键盘党来说,那些复杂的动作可能就是搓几个按钮,放一顿连招的事。
沈子旭则补足了叶亦寒的说法:“他们说的都没错,我额外说一些我的想法。体感游戏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没有任何控制器,世界上最棒的控制器就是玩家本身!所以能够直接捕捉玩家动作的识别系统和硬件,比如摄像头这种传感器,可能才是未来发展的重心...“
智能助手将刚刚沈子旭他们所提的意见和感想全部都记录了下来...
五仁叔则说道:“受教了,沈总你的想法果然很超前,其实我们索科也有想过直接制作类似摄像头的这种体感控制器,但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技术都需要更多的数据和理论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