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范成大接着说:“江西大灾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恢复。灾年过后,土地荒芜,百姓外逃。今年,明年,甚至后年,恐怕江西都不能保证自给自足,仍需朝廷拨付钱粮。大宋粮米产量虽然不低,总要有充足储量,以备不时之需。臣斗胆直言,只要咱们避免冬季作战,没有棉衣,不会有太大影响。要是没有了粮米,不论什么时候,后果都十分严重。请太子三思。”赵盏说:“两千亩能产多少粮食?能影响到大宋的粮食储备吗?”他问赵汝愚:“副相,你管着户部,你说说,会影响吗?”赵汝愚说:“不会影响。但以后若是再增加,难免会有影响了。”赵盏说:“大宋境内每年都在开荒,增加新的耕地种植粮米。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了,粮米种植面积也在增加,难道承担不起百姓和兵士的口粮?”赵汝愚说:“可大宋的人口也在增加,未必能够满足。”赵盏有些恼,喝了几口茶才平静了些。“两千亩耕地,我不是没算过。四五百户人家的口粮。大宋一千余万户,这几百户怎么就满足不了?一户省出一粒米,莫说几百户,分给几万户人家都够吃了吧。春天时候,我说种棉花,你们就不答应。磨磨唧唧好些天才分出一百亩给我。现在棉花丰收,已经证明棉花可以大量种植,怎又出幺蛾子,到底还要我怎样?都跟我作对吗?”

赵盏的脸色不好看。赵汝愚和范成大不敢接茬。显然是这位太子在别处受了气,偏赶上他俩运气不好受了训斥。八成就是因为上午的事,都猜到几分,却不便多问。议政厅里格外安静,赵盏长长的舒了口气。“继续说事。别因为我发了脾气就不敢说。畅所欲言,不怕说错,就怕不说。都说说。”留正说:“臣以为太子和副相说的都有道理。但臣管着枢密院,该为大宋将士考虑,臣站在太子这一边。为将士提供过冬的棉衣棉被迫在眉睫。军官还能多一层抹布衣,官阶再大些,穿鹿皮袄,羊皮袄。而士兵只能着单衣,靠着身体去捱着。每个冬天,都有兵士因为寒冷患病死亡。若是冬季野外作战,必定会更多士兵冻伤冻死。鹿皮羊皮数量稀少,不可能大量装备。每位士兵多装备一套麻布衣防寒效果不如棉花。何况,制作麻布衣也得种麻。所需耕地相比棉花,只多不少。大宋若是不想着收复故土,只在江南作战,倒是不用考虑将士防寒了。至于避免冬季作战,战事什么时候发生,岂是能够预料的?”范成大说:“枢相讲的有道理。但若粮食和棉衣只能选择一个,枢相认为是粮食还是棉衣?”留正说:“当然是粮食。但太子计算的不错,增加两千亩耕地种棉花,不过是四五百户的口粮。不会威胁到大宋的储粮。”范成大说:“话是这么说。要是只增加两千亩,今后不再增加,我绝不反对。”赵盏说:“我可以交个底。今年增加两千亩,明年还要增加,后年也要增加。什么时候够了,便不再增加。只要不够,就要增加。”范成大不语。留正说:“两千亩棉花要是能为二十万将士装备棉衣,全部装备后不需几年。棉花够了,此后仍可以重新种植粟米。”赵盏说:“刚是我算的不够严谨。只为将士装备棉衣棉裤或许够了。算上棉鞋和棉手套就不够了。我的设想是每位士兵装备棉衣棉裤,棉鞋棉手套,还有一套棉大衣。两千亩棉花地,顶多装备十万人。要是算上棉被,棉褥子,或许只够装备五万人。”范成大与赵汝愚对望一眼,赵汝愚说:“如此必定会影响大宋的粟米产量。臣不敢赞同。”赵盏说:“今天商议的内容是今年划出两千亩耕地种棉花,还没议到明年。两千亩耕地不会影响储粮,你反对什么?”赵汝愚说:“莫说两千亩,两万亩,二十万亩也不会影响。算下来,二十万亩耕地不过是四五万户的口粮。大宋总人口一千三百余万户,不出意外,养得起四五万户。臣担心的是,太子划出耕地,不会仅仅是二十万亩。今年划出两千亩,明年是不是会划出两万亩,后年会不会是五万亩。夹在一起,远远多于二十万亩。今年开了这个头,以后该怎么收?能不能收的住?太子若是能给出一个上限,则是最好。”

赵盏沉默片刻。“副相说的不错。我却不能设定上限。因为我的目标是先为大宋将士装备棉衣棉被。今后,我要为大宋所有需要御寒的百姓提供棉衣棉被。到底需要多少棉花耕地,我没算过,恐怕二十万亩未必够用。但棉花与粟米不同。粟米每一天都要吃,每一年都在大量消耗。棉花做成棉衣棉被后,用个三五年不成问题。今后也只需少量补充,不需要大面积种植了。我们生产棉花的速度只要比百姓更换棉衣棉被的速度快,便是一个好的循环。”赵汝愚说:“缝制棉衣棉被,还要消耗许多麻布。麻也要耕地种植,这会大量减少粟米产量,这关乎大宋的粮仓。”赵盏说:“这是我们早晚要做的事。我也知道不能太急,要有万全之策方可实行。”赵雄这才开口道:“若是大宋将士把兼并的耕地退还,朝廷租给农民,种出粟米也好,棉花也好,都能充实国库。不敢说满足全部大宋将士的棉衣棉被,定可以解决大部分人的需求。只是不知太子陛下有没有这个决心?”赵盏心说:“赵相还在惦记军队退还耕地的事。”他说:“赵相,今天咱们不商议此事。”赵雄说:“看来太子还在犹豫。”赵盏说:“决心我早下了,还需要合适的机会。”赵雄说:“元日将近,想来官家会在年后将大位传给太子。在此之前归还耕地,是以官家身份,在此之后,便是太上皇的身份。两个身份不同,天差地别。若是太上皇归还耕地,怕是没有太大力度。臣建议,太子当真有决心,还需尽快些。以官家的军中威望,最合适不过。错过这次机会,将来未必会出现官家这样有军中威望的皇帝了。时机错过,以后难做。”赵盏说:“我记下了。这件事保密,不许外传,我自会想办法。”

赵盏说:“今天还是商议眼下提案。不考虑军中兼并的耕地,今年先划两千亩种棉花行不行。”他接着说:“只为大宋六十万将士装备棉衣棉被,暂时不想太长远。按照两千亩装备五万人的标准。别分着来了,我直接要求两万亩耕地的棉花。岭南气候炎热,除了仇帅的军队之外,其余军队都要装备。还有种植麻的耕地,具体多少我不清楚。要求麻布产量满足明年秋天六十万人的装备需求。这样吧,种植棉花和麻,一共划出五万亩耕地。”又道:“副相刚说过,大宋一千三百余万户,养得起四五万户。这五万亩耕地不过两万多户,你别说粮食不够。”赵汝愚说:“臣刚说,不出意外,是没有问题。要是出现意外,比如战事,比如旱涝灾害,那未必能够。”赵盏问:“副相的意思是,不能答应了?”赵汝愚说:“臣兼管户部,钱粮关乎国家兴衰,臣不敢答应。”最近很不顺,赵盏压着火气,心说:“兼管户部,又是兼管户部。参知政事管着户部,处处与我作对。我想干什么都是没钱没粮。好,我知道国库的情况,的确没钱,不为难你。怎么未来的计划还要跟我对着干?当初提拔唐仲友做户部侍郎就是要接替你。不管唐仲友的脾气如何,他没资格坐在议政厅与我商议国事。下达了政令,户部执行,执行不好我就收拾户部尚书。赵汝愚离开户部,这位参知政事就能让我清静清静了。”转而一想。“拿下了赵汝愚的户部尚书,他毕竟还是参知政事。户部还得过问。过问就过问吧,其他的六部五监都得过问,至少不会把太多精力放在户部了。”赵盏打定了主意,今天却不能进行人事变更,免得赵汝愚多心。当然了,在座宰执都是精明人,过后撤换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提拔唐仲友那天就都明白,早早晚晚罢了。再说了,也没贬赵汝愚,只是让他安心的做他的参知政事,能有什么不满的情绪?

赵盏看看范成大,两位参知政事,坐在一起,肯定想法相同。他看看留正,留正掌管枢密院,自然要为将士说话。偏偏周必大不在。自己虽然和周必大不太对付,但这位同知枢密院事也是个敢直谏的臣子。若是周必大在,至少能和留正站在自己这边,将赵汝愚和范成大的反对票抵消掉。自己提出的议案不能参与投票,剩下就要看王淮和赵雄如何选择了。他想到了什么,思忖片刻。“如今议政厅中算上我,一共七个人。这个人数不好。例如我提出的议案,我理当不参与投票。那么就是六个人投票。假定三人赞同,三人反对,票数相同难以得出结果。”王淮问:“太子是想加一人,或者减一人?”赵盏说:“不错。不算我,单数投票,就一定不会出现同票数的情况了。各位宰执都做的很好,自然不会减去一人,我想加一个人进来。”王淮说:“太子既然这般说,定有合适的人选了。”赵盏说:“刚刚种植棉花的议案先放下,知院不在,人数也不合适,距离春种还有些天,过后再议。但各位心中要有数。”对赵汝愚说:“副相回去计算好六十万套棉衣棉被,棉鞋棉手套需要多少亩的棉花和麻,统计好了一并上报到中书省。”赵汝愚领了旨意。

赵盏说:“先商议增加一位内阁成员。我本希望辛弃疾辛帅能来。辛帅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却喜欢在外统军。我让他重掌飞虎军,正在长沙练兵。纵然我提出邀请,八成辛帅也会拒绝。我这还剩下两个人选。一位是掌管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陆游,一位是兵部尚书岳霖。各位觉得谁更合适?”王淮说:“议政厅参与议事的皆是宰执,所有人都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枢密院任职。辛帅本在枢密院挂职,他最合适。可陆游和岳霖都不在这些衙门。若要进内阁,需进行官职变动。”赵雄说:“其实议政厅的官员并没有明文参考,全由太子或者官家指定。但既然是商议军政大事,成员该是宰执。要看乌台和兵部,哪个衙门有递补人选。主官离开后,不会影响到衙门的正常运转。”赵盏说:“御史台最近事情太多,又没有可以扛得起重任的人选,目前肯定动不了。让中丞大人安心的惩治贪腐吧。兵部倒是可以提拔兵部侍郎叶适接替尚书职。那么提拔岳霖为参知政事。此后六部五监,由三位尚书令共同管理。”赵雄道:“臣没有异议。”王淮,留正,赵汝愚等人也都赞同。赵盏说:“随后写成政令下达到吏部处理。”赵汝愚说:“官职变动,臣请一并商议。户部侍郎唐仲友博学,完全可以承担户部日常事务。臣请辞户部尚书,建议提拔唐仲友接任尚书职。”赵盏心说:“我本有此意,想拖延一段时间。原来副相知晓我心中所想,自己请辞总比被辞掉更有颜面。同时推荐了下属,能落得个心胸宽广的名声。”嘴上仍是挽留:“户部是国家根基,副相管理户部我才放心,还请副相多多劳神才对。”赵汝愚起身拱手。“臣行尚书令职责,兼管户部实在力不从心。臣虽然不再任户部尚书,可臣还是参知政事。户部的事,臣会经常过问。”赵盏表现的很为难。“副相从前事务繁重,的确过于辛劳,既然如此,我不再强求。至于唐仲友,他刚到户部不久,能委以重任吗?”众臣都心说:“你当初将唐仲友起用,直接升任户部侍郎,不就是要让他接任尚书吗?还有叶适接任兵部尚书,岳霖进内阁,提拔参知政事,不早都计划好了吗?谁还看不出来?”心中如何想,嘴上不能说。赵汝愚道:“唐仲友不曾在户部任职,难免会有些纰漏。臣离任后,多多关注就是了。不会出大的问题,太子不必担忧。”赵盏说:“就请副相操心了。”对王淮说:“官职变动形成文书下发吧。”他续道:“加参知政事赵汝愚徐州牧。”这是给赵汝愚的补偿。不做户部尚书,领个徐州牧的虚职,薪俸一点儿都没少。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万古杀帝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