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六部的建立其实和以前三公九卿制没什么区别,只是从三公九卿,变成了各部尚书。

整理好的奏折和文件,经过各部尚书批阅确定,然后送到中书省,一般来说是交给分管的宰辅来批阅。这里目前兵部和刑部就归皇甫嵩管,其他四部暂时由蔡邕负责。

蔡邕把下面的奏折翻阅,查看后进行批注,送给刘韬进行最后批复。依靠后世看小说累积下来的经验,以及超强的记忆力和智慧,基本上一扫眼就差不多看完。

再看看蔡邕用蓝色笔写下的批注和官印,最后用朱砂红笔进行最终批复,用印。

最后由门下省的官吏,把这些奏折分门别类,送回各部,交给各部处理。

“也就是说,宰辅至少也要六人才行……”刘韬把最后一份奏折批阅完毕,送了出去。

闲着无聊,稍微凝聚了一下卷轴,并且交给简雍保管。后者亲自送到秘库里面收藏,扣除他和刘韬之外,任何人不许进入秘库。哪怕随便靠近,少不得锦衣卫都会盘问一番。

“这几年也没什么大事,三年或者五年,卢尚书和朱尚书,也差不多可以到中书省了。”简雍接过卷轴,似乎听到刘韬的呢喃,于是笑着说道。

就算刘韬已经当了皇帝,这位依然有些不太正经,大大咧咧的,而且有话说话不憋着。

其实刘韬就喜欢这样,什么都支支吾吾不敢说,或者唯唯诺诺当应声虫的话,那感觉会非常无趣。难得的是,简雍的‘口无遮拦’,至少还是有一定尺度的。

绝对不会像杨修一样,各种炫耀自己的智商,然后把自己给玩死了。

“三五年,也不知道那些家伙给不给我们三五年。”刘韬随口回道。

“他们要么就是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要么会优先选择对周边扩张。”简雍想了想,“毕竟攻打我们,背后却被邻居给偷袭了,最后前线的士卒也被我们击败,这就要亏大了!”

“这倒是……”刘韬笑了笑。

不欺负差不多,甚至比自己弱的邻居,跑过来撞他这个铁桶,头铁也不是这样啊!

尤其燕王、韩王和魏王至今没有登基称帝,直接成了其他皇帝的眼中钉。不过刘韬觉得,他们不称帝,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至少他们还有退路,不至于只能和其他‘大汉’死磕到底。同时也成了其他‘大汉’的争夺对象,甚至还能向周边发动进攻。

比起一个名义上的‘陛下’,实际的地盘和实力,其实才更重要。

就说他这边,原本也可以假惺惺称个‘秦王’什么的。看他们称帝,看他们互相攻打,自己在关中闷声发大财。

后来觉得这样大家估计会不太活跃,同时为了利益最大化,索性直接当了称帝算了。退一万步说,堂堂汉室宗亲,取‘秦王’这样的称号,不尴尬吗?!

要知道,两汉算下来四百多年,就没有一个秦王。直至曹魏之后,才设置了秦王,是曹睿的养子曹询,而且十三岁就早夭了。

可不叫秦王能叫什么?汉王?最后懒得想了,直接称帝算了,毕竟自称汉王的话,那和直接称帝也没什么区别了!

就在刘韬优哉游哉玩种田的时候,参加科举的五百考生,考中的自然陆续分配到地方担任官吏。那些考不中的,也陆续回到他们的家乡。

少不得,把科举的事情宣扬了一番,让乡里人,都知道科举这玩意的真面目。

自然而然的,派过来收集情报的探子们,也把科举的事情,汇报上去。

“原来如此,结合图书馆、书院和师范学院,最后依靠科举来完成人才选拔。孝远,你说我们这里,适不适合这样?”对科举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刘宠。

或者说,他本身很崇拜刘韬,从一个乡绅花了六年段时间就登基称帝。当然,如果是赵王这样的人登记,他最多是嗤之以鼻,刘韬却是有这个实力和能力称帝,才是重点。

原本刘韬称帝,他就打算依附于他。只是骆俊表示,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刘韬废除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虽然严格来说是改革而不是创新,但随便更改大汉传统的家伙,骆俊觉得他和王莽很像。

王莽可是把自己给玩死的,刘韬会不会也这样,很难说,所以打算让刘宠观察多几年。

反正只要不称帝,那么刘宠随时可以投靠过去。甚至趁这段时间,把地盘扩充一下,说不得到时候投靠过去,待遇还能更高一些。

眼看现在刘宠,在知道科举制度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骆俊却有些失措。

科举选拔算是一个不错的创举,尤其这次科考,严格来说全天下的士人都还没有到齐。或者有些收到消息,启程已经太晚的。

饶是如此,五百人参加考试,选出一百三十多人。如果按照基础的孝廉制度,把这一百三是多人举荐出来,仅三州而言,至少也要三年。

同时举荐的人到底是什么水平,也不知道,一般要当三年郎官,然后才能按照具体的才学,安排他们的官职,不如科举这样一目了然,按照成绩立刻就能分配。

“臣想了想,这制度既然是依托图书馆,学校和师范学校作为基础创建,殿下若要学习,怕是首先得把这些给建立起来,否则就算考试,选出来的,大多也是世家子弟。”骆俊比较中肯的回道。

“也是,那接下来,我们先在治下各郡各县,把图书馆给办起来!”刘宠闻言,略作思量,当即点头应允。

“图书方面,估计直接向刘韬那边购买就好。问题是他们那里的书籍,都是按照刘韬的要求划分句读的,我们不需要重新划分吗?”骆俊试着询问。

“没必要,既然已经有现成的,那就照搬就好。省得到时候每个势力都有各自的标准,这让那些别州的人才,怎么考试啊?”刘宠显然想得更远,但对刘韬的崇拜,也毫不掩饰。

骆俊其实也无奈,大家都等着刘宠称帝,结果这位居然打算投靠刘韬。三公九卿是没了,三省六部到底有没有份都难说。

“书院和师范学校方面,我们也缺乏足够的老师……”骆俊提醒。

“向叔父要人,你说他会不会给?”刘宠想了想。

“给是当然会给的。”骆俊有些无语,殿下,你就不怕别人在教学的时候,掺入私货?

到时候培养出来的士子和考生,认同的是刘韬而不是刘宠,那辛辛苦苦花费大价钱培养起来士人,岂非给别人做了嫁妆?

也罢,刘宠都打算依附别人,自己也算是瞎操心,索性也没有说出来。

“对了,士卒准备怎么样了?”刘宠显然也没有忘记正事。

“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发动进攻!”骆俊闻言,当即回道。

“汝南郡和颍川郡,是时候从袁术手里拿回来了!”刘宠闻言,顿时攥紧拳头。那袁术,盘踞在南阳,却占据颍川和汝南两郡。没有明着称王称帝,却相当于割据一方的诸侯。

好几次试探对陈国发动进攻,只是都被他带人打了回去。

可一直被动挨打也不像样,再说身为大汉韩王,夺回被这种居心叵测之辈,占据的州郡,也算是职责所在。别的姑且不说,这豫州,首先就要拿回来才行!

只是沛郡那边有些纠结,毕竟沛王现在成了‘徐汉’的皇帝,要从他手里,把沛郡拿回来,可不容易啊!

不过要说软柿子的话,那肯定先从徐汉或者齐汉那边下手。毕竟无险可守,而且士卒战力不高,徐汉那边,最厉害的,也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三千丹阳兵而已。

袁术那边,有不少北军的精锐,同时袁阀在汝南根深蒂固,依附其下的小家族无数。原本就借助组建民团的时机,各自组建一千到数千不到的民团。

如今袁术在南阳起家,这些家族纷纷带兵过去投效,在加入北军的精锐后,袁术就有了将近六万士卒。

而韩国这边,算上陈郡和梁郡,加起来的士卒,精锐的部分,也就一万上下。

别看黄巾期间,陈王聚众十万,大多都是流民兵,比宋时厢兵都还不如。几年训练下来,再加上讨董稍微实战过,才初步具备战斗力而已。

“此战当稳扎稳打,殿下外出作战,当多听军师,将领的建议。”骆俊见刘宠铁了心要对付袁术,只能再次劝说。这样的话,他已经说了很多次。

“嗯,本王知道了!”刘宠觉得这个国相有些啰嗦,自己又不是没有打过仗。

时间一天天过去,科举的事情也传遍了天下。大家都知道有科举那么一件事情,而且三年后还会再有一次科举,以后每三年都会有一次。

最大的问题,便是四十岁以上的,就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饶是如此,这也是一条通天路,只要好好学习,然后去参加科举,或许就能出仕当官。而且据说一榜的那些进士及第,还能参加殿试,成为天子门生。

一时间,天下士人都不淡定,圈子里面谈论最多的,自然也就是科举的事情。

然后不处预料的,对于科举,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觉得只考试而不讲究孝廉,选拔出来的官员可能是贪官污吏,至少也是酷吏。

这部分人不必说,大多都是世家出身,原本已经做好准备通过家族安排的孝廉出仕,结果突然出现这玩意。如果成为常理,他们要出仕就会难得多。

另外一个阵营则是寒门和普通人,努力就能出仕,对于他们来说,就相当于有了盼头。

管它才德不才德的,先当了官再说。作为实际利益的得到者,他们自然是无条件用户这个制度。同时也在想方设法,跑到并州那边。

毕竟自从世家门阀知道科举制度后,对书籍的掌控更加严格。普通人想要接触书籍,变得越来越难,然而到了并州,就有免费的图书馆可以看书,甚至可以抄录!

可想而知,各地的人才流失情况,估计会很严重。如果地方官府强行制止,那么结果只能是世族和寒门,甚至普通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当然,这些人的想法,世族和官员那根本不会在意,本身只是‘牛羊’,乖乖听话就好。不认清自己立场的,自然少不得要吃点苦头。

而对于各‘大汉’或‘藩王’来说,对待科举的态度,倒不是两极分化。

如刘宠,觉得可以搞科举,开始和群臣商量,怎么把科举搞起来的。也有彻底反对科举制度,认为这是‘大害’的,比如赵汉皇帝,比如楚汉、徐汉、齐汉和吴汉。

也有一部分人选择观望的,打算看看科举选材的效果,然后才决定要不要搞的。比如魏王刘岱,比如燕王刘虞,以及‘蜀汉’皇帝刘焉。

一口气几百上千人参考,然后直接能挑选出上百,甚至条件放宽一些的话,两三百都不成问题。

换了孝廉和征辟制度,要地方核查和举荐这二三百个士子,都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再说,这举荐的孝廉,也和举荐的官员直接挂钩。若是孝廉出了问题,举荐的官员也要被追究责任。是以除非绝对保证不会出意外,否则官员本身也不太愿意推举士人。

但科举就没这个顾虑,毕竟是直接选拔,没有任何人举荐,是以考过就能直接录用。

只要脑子没有抽,或者已经成为臣子们的傀儡,完全被架空的,自然会对科举产生兴趣。当然兴趣是兴趣,这科举是否实用,还要观察个三年看看才知道。

不过他们更多的,是对三省六部制度感兴趣,毕竟弱化三公的权力,同时减轻自己的工作量。本身三省六部就有三公九卿的影子,属于改良而不是创新。

只是大家为了凸显自己的‘正统性’,最大限度维持大汉传统的政治模式,科举制度都犹豫成这样,更别说三省六部制了。

最后索性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边,一边摸索一边尝试。

当前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扩张地盘!

这个时候,其他诸侯姑且不说,刘焉多少觉得自己有点惨,毕竟没地方可以扩充……

向北,直接就是凉州和司隶,和刘韬直接开战?今年茶叶准备要开始大宗出口,想到茶叶、蜀锦、镔铁和粮食贸易带来的利润,刘焉又舍不得北伐。

可不北伐,自己难道就只能乖乖窝在益州,当个‘蜀汉’皇帝?最后到底还是催眠了自己,毕竟汉高祖,就是这样夺得天下的。

先让你们打打,我好好发育先……刘焉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与此同时,赵汉皇帝派袁绍出使燕国,刘宠与袁术在边境磨刀霍霍。

偏偏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州黄巾暴起,攻入临淄,诛杀了齐汉皇帝,齐汉灭亡……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鉴宝金瞳特种兵王在山村我的极品美女老婆让你御兽,你叫灰太狼手搓机甲?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后妈人到中年高武:一把刀,一口锅,吃遍万族京华天娇战神回归当赘婿穿越原始人不像人我蓝星第一倒爷S级身份瞒不住了举报我卖假药,病情复发你哭啥?豪门蜜令:独占隐婚前妻林依然小说漂亮亲妈觉醒,在年代文养崽驯夫昼夜撩惹前妻要回来,可我只想逃步步惊心,官术内幕无敌鉴宝高手金歌手,快到碗里来绝色师尊受不了,赶我下山祸害师姐休了前夫后我成了郡王妃退婚后我成了六宫之主重生之清贵嫡女港片:为靓坤复仇,国际大鳄归来股路迷途说好的中二病,你真变身迪迦了?重生后,我又进宫争宠了拜托,我只想求死,真没想祸害龙王娇妻啊再向虎山行全球高武:九星战神仙藏峰上,天门仙子做道侣和美女荒岛求生的岁月烽火文途开局一个金融街区八零福运甜妻有点飒问君何倚然四眼神医灵气复苏,我十年成帝,杀光异族神眼医仙糖果很甜就像你反派:开局征服女主世家族女雪墨酒馆步步生骄六界唯一纯阳圣体,我在都市逍遥咸鱼皇后是个发明家高武:我的每次攻击都会暴击娱乐:隐匿的音乐鬼才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和亲公主太努力京华天娇聂铮封筱筱很狂很嚣张:医妃有毒傲娇王爷求合作毒医娘亲萌宝宝网络之缘分陆丰金花股市:从零开始我有手工系统都市之巅峰王者闪耀互联网时代春风又绿杨柳岸重生千金:豪门妖孽来掌权超神学院:开局穿越梅洛天庭四合院:何雨柱重生,我逆天改命陛下有心疾得哄着我的日式物语有点甜克总:重铸黑手荣光80后视角的回忆录全能影后在线修真神豪:从跪舔美女开始谋局者开局五千顿黄金不死之身横行世界仙武医生Boss耍无赖小青梅不对付,合租之后逐渐白给系统之小女子不是药神重生:西南大龙凤小叔子兼祧两房后,夫君回来了隐世豪族继承人夫人别生气夜总他知错了拯救修真二三事穿越原始人不像人我口袋里有个超市我在寰海开盲盒霍先生,有个小子请签收!hello初恋:闻少独宠妻休渣夫,嫁战王,辣媳靠空间致富地龙做驭兽最终化成龙文娱:穿越后,从小酒吧开始起飞爆宠田园:秀才家的小娘子江湖宫廷菜逆天凰后:魔君请画押!重回80当大佬综影:从欢乐颂开始闹情绪街溜子半圣回忆录重生逆袭:国民大佬是团宠口袋之数据大师冷王爷呆萌妃绝世天才系统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万界国运:我有神魔祭坛吞噬进化,杀穿异域武道之路求索从扮演长离开始,护人间万世太平被夺舍后他无敌了成全男女主后,我反被关小黑屋捕猎都市异世之混沌传说创建救世组织,全网直播收容兄弟帮之八荒战神官途从乡镇起步我在异界做厨神决不能让女超凡者知道我的秘密最昂贵的离婚家族秘史:上古之谜都市神医美名传搞笑主播:从直播采访开始!守龙一族,系统觉醒,神豪从包养白丝校花开始开局掉进姐姐们的修罗场亮剑:千炮万坦,李云龙杀疯了重启官路血之罪赦道不轻言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神豪系统?我这可是高武世界!忠烈遗孀被欺凌,扛匾跪军区人间狂徒:鬼见愁恋综嘉宾是癫公,天天没事就发疯魔女收容,从智障青梅开始我在公司当牛马,女总奖励我俩娃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瞳映夏日流火在变异的世界当装备大师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都市逆世仙尊:灵途风云美食:烤肠夹肉包,热芭疯狂安利末世:禁忌祝由山洞修仙五年,下山已无敌在高中努力不可能有长久的恋爱穿越阿尔法成为顶尖驾驶员张世豪重生记都市修仙:我能召唤历史大佬虚拟崛起:游戏神王高武:我靠肝改变世界河西河东直播,死亡审判心灵解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