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船从月港出发,过福州、台州、杭州、海州补给,再从威海绕过山东进入渤海湾,历时九天抵达天津港。

下船以后的众人没有花时间休整,反而径直奔北京城而去,又是花了两天,一行人的车马总算是抵达北京城下。

“这便是天朝上国的都城,果真雄壮威武,气派非凡,堪称天下第一城。”

小杉谷家的使者见着北京城不禁赞叹,城下人流如梭,车马如龙。城上更是巍峨,四丈高的城墙延绵望不着尽头,与之相比,岛津家的城郭天守只能算是庭院里茅厕,相形见绌。

在他身后的岛津家使者见了此景也是咋舌,不过相比于小杉谷的大惊小怪,岛津家使者却是强行压下了自己的反应,佯装不在意。

反倒是琉球使者那边露出一副自豪的表情,给旁人做起了介绍:

“北京城是永乐大帝迁都之后的都城,其北面直面蒙古蛮夷,乃是拱卫大明不受北方侵扰的第一要塞。”

毕竟他不是第一次来了,作为琉球国的使者,基本上他每过个一两年便会来北京朝贡一次,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来到北京城了。

岛津使者听着琉球使者的介绍却是嘲笑道:“岂有将都城放在前线的道理,这永乐皇帝根本不通军事,简直荒谬。”

“大胆!”琉球使者闻言大怒,“此称之为‘天子守国门’,堪称古今无双之举,就问哪朝哪代的天子堪有如此气魄,尔等夷人简直愚鲁。”

眼下这个琉球使者居然比坐在他边上的翻译还要激动,言语之中还不乏引经据典,绝对是对大明历史做了番研究,李旦看在心里也是佩服。

进了广渠门便算是进了北京城的外城,房屋也开始逐渐密集起来,只不过一行人还没功夫流连街市的繁华,车队已经是开进了过崇文门,崇文门进入后没多远,便以是能看见皇城城根,那是比北京城外城还要高耸巨大的城墙。

皇城门口此时已有兵部的官员候在那里。

虽然此前李旦是向礼部报备,但接待的一应事宜都在兵部,负责招待外宾的会同馆也在兵部管辖之下。

此时看见李旦的车驾仪仗,不远处身着白鹇青袍的官员立即拱手迎了上来。

“鄙人乃是兵部车驾清吏司郎中兼鸿胪寺右少卿邹绍芳,李佥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来人的语气和善,虽然二者品级相同,但按理说邹绍芳是京官,骨子里该是自带着一股子傲气。

不过邹绍芳跟李旦的这一个照面,倒是礼数一一不少,显然没有怠慢的意思。

想来也是,李旦现在在朝廷里也不算是无名之辈,此前朝廷上就靖海宣威使的事情吵过一阵子,最后李旦得了这个任命,有心之人自然是记得的。

李旦跳下车马,跟着作了一揖,说道:

“三位使者的车马都在后面,此前签定好的国书,我也已经提交给礼部。”

邹绍芳拱手笑起来,整个人显得格外亲切,“知道的,兵部只管接待,别的事情,就让礼部去安排吧。”

邹绍芳的这句话倒是让李旦注意到一点。

作为兵部车驾清吏司郎中,其实邹绍芳是没必要特意来一趟的,完全交给会同馆大使去办也是合规矩的。

李旦瞥了一眼,便看见身穿绿袍的老者跟在邹绍芳身后,估计就是会同馆大使。

这么看来,邹绍芳此次的特意出面也不得不说是给足了李旦的面子。

抱着试探的心理,李旦开口问道:“这种小事邹郎中还亲自一趟,不知是否是陛下有旨意示下?”

“没有没有,只是在下久仰李佥事的大名,今日就是特来结识一下。”

随即邹绍芳与身后的绿袍官员道,“薛大使,你带人去南会同馆住下吧,别怠慢了诸位使者。”

后者拱手领命,带着后面车马进了皇城。

大部队走之后,皇城前就只剩下几个寥寥自己人,此时邹绍芳又是开口,不过嘴里已是完全放松下来,就像是与李旦拉家常。

“我知道京城里一家不错的客栈,环境好,酒菜不错,离皇城也近,那里的老板是我朋友,李佥事若还没住下的话,不如就住那。”

“那正好,劳烦邹郎中带路了。”

说到底李旦还是第一次来京城,人生地不熟,有一个本地人愿意与他结交,他求之不得。

说着,二人上了车,一路上有说有笑,到了客栈,更是直接进了雅间,推杯换盏起来。

聊开了,李旦才知道邹绍芳为何主动与自己交好。

邹绍芳的父亲名叫邹应龙,也是徐阶门生,现任云南巡抚,其最值得说道的事情是曾经干掉过作威作福的黔国公沐朝弼,算是不折不扣的狠人一枚。

正好,前阵子云南有铁索箐贼叛乱,也是邹应龙率军平叛的,其人大获全胜,斩首千余。

“如此大功,在此先行恭贺令尊师兄了。”李旦不由恭贺。

可邹绍芳听了却是苦笑一声,摆手道:“哪里呀李师叔,可不是什么大功,反倒是摊上麻烦了。”

李旦看着邹绍芳的表情,隐约感到接下来的话才是邹绍芳此行的重点。

“此番铁索箐贼叛乱声势浩大,光靠云南本地的汉兵根本解决不掉,后来还是沐家相助,汉土合兵才击败了叛贼。

可是之前家父严办了沐朝弼,那是现任黔国公沐昌祚的父亲,沐家抓住家父一个部将虚报战功的事情大做文章,更是直接买通了本地巡按弹劾家父,同时沐昌祚也是挟功上疏,说要捉拿家父流放戍边。”

李旦心里琢磨,在明朝虚报战功倒也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事情,以朝廷中枢的处理风格,属下虚报战功,只要不是太严重一般都会揭过,如此看来该是有人故意想事情闹大,以此针对邹应龙。

加上邹应龙这个人,李旦也是略有了解。

历史上其亲手办了沐朝弼,因此名声大噪,要知道沐家是开国便流传下来了的国公,几百年里沐家都独守云南,基本上就是云南土皇帝,办这样的人物不仅要有手段,更要有魄力。

邹绍芳说着说着竟然是不自觉掩面哭泣起来,而且越哭越大声,甚至惊动了隔壁守卫的李二狗。

李旦没办法,也只能是好言安慰,“此事还未尘埃落定,尚有转圜的余地,绍芳你也不必过于悲观。”

邹绍芳却是摇头,“李师叔你有所不知,昨日朝上还有好几个言官联手弹劾家父,虽然家父与元辅大人俱是同门,可家父素来清贫寡淡,与元辅大人走的并不近,更是有黔国公借着战功亲自上疏,就是为了出一口气,恐怕不处置一番难以收场。”

李旦挠头,心想你也知道这情况跟我说有啥用,我也管不着啊。

不知是不是邹绍芳读出了李旦的心声,此时突然道:

“李师叔不必为难,绍芳深知此事难办,所以也并不打算为难师叔,只求师叔哪日登门去元辅大人府上的时候能替绍芳说上两句,看在同门的份上,不求无过,但求从轻发落,让家父能有一个体面的收场。”

“行吧,反正我也要去拜访师兄,到时候自然会提及此事,我尽力而为。”

得了李旦的答复,邹绍芳不禁站起身来深深拱手一躬,这在文人之中已算是大礼。

其实李旦这边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这个忙也不算白帮。

邹绍芳毕竟在北京做官多年,此次李旦约了沈新来北京,虽然两边都不是主场,但沈新做了那么多年的大勋贵的白手套,哪可能没来过京城,多一个本地人照应,李旦也更添几分底气。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粥天下周天子现代武器进大宋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狙击王大唐之国舅纵横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澶渊风云录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万古杀帝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是,陛下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沧桑百年第一部史上最贪崇祯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晚唐驸马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霍先生,婚姻无效!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混在皇宫假太监醉僧怀素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