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娘这病,姜家并非没有请郎中过来看过,但大都下过无法医治的论断。
故而江姓父子说出可以试一试的时候,他们是吃惊的。
欣喜之余,林茹却有些忐忑,忍不住问:“不知这医治的费用,需要多少银钱?我看看我们家出不出得起?”
她的担忧不是多余的,毕竟到时候还要送沉澜倒昌平州府读书,那是处处要花钱。
这帮人是好,但不能顾此失彼。
小江大夫闻言便道:“暂且无需药费,沉澜这一两年多得你们照顾,且你们还供他读书,我们还得感谢你们才是。再加上我们在永安是开医馆的,本身就方便,费不了什么银钱。”
姜石则担忧道:“若是这病一直医治不好,那难道要一直打扰你们吗?”
江老大夫则说:“且先医治一两年,过后的事情,再与你们商量便是。”
之后姜家就再无异议了。
江姓父子和沈沉澜好好道别了一番,才带着丽娘坐上马车走了。
忽然凭空多了两个亲人出来,姜家还是替沈沉澜感到高兴的,毕竟从前只知他孤苦伶仃,世上约莫也唯有他们是世上的亲人了。
如今发现他还有大舅和外祖父,往后也不至于无所依靠。
……
十一月来得飞快,花田村又迎来了丰收季。
天气虽然稍稍变冷,可是村里人的心倒是热火朝天。
以往每年收割稻子的时候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的,生怕收成不好,米粮没有着落,害得来年饭都吃不饱。
现在村民们不害怕了,家里米缸还是满的,这晚稻收了,都是可以用来换钱的。
约莫又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十二月收完了稻谷,各村村长去镇上衙门交粮,都不约而同说起这肥田法子的事。
如今不少村里都已经实实在在的推广了这肥田法子,但收成情况却是大不相同。
花田村技术已经纯熟,自然排在了头位。
其他有的村,已经拿捏了肥料精髓的,今年秋天种晚稻的时候也首次迎来了丰收季。
这可把村里人给高兴坏了,这么多年来,没试过村里人对着交粮税这件事这么积极。
今年粮食收成多了,有的人家交起粮税来,都出手阔绰许多。
这回有一些偏远的村落没有推广到肥田法子,来到镇上听到那些大村子在热烈攀谈起晚稻的收成,那是听得心里羡慕啊。
瞧瞧这些大村子,交起粮税来一点都不心疼的。
看来回去也得好好琢磨这肥田之法了。
……
正月初,花田村村里人盘点了去年的收成,又趁着赶圩把一些米粮卖到镇上。
最后数了数银子,十两!
今年光靠着卖米,就卖了十两!
哎哟,要是放在以前,那得卖多少年的米才能存到现在这个数啊。
故而还没过年呢,村里人都已经喜气洋洋,乐滋滋的规划着,今年这个年要如何过了。
姜家这边,林茹也想着快要买年礼了,往年就买她娘家这份,还有沉澜拜访徐夫子家那份。
现在沉澜在永安多了外祖父家,那自然也得添上。
只是昭和距离永安光赶路就得一天,两个小年轻过去送年礼,她不太放心。
不过沈沉澜说:“今年不去,看看有没有过路的商队,提前一个月,顺道捎过去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