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细想的话,她恐怕也接受不了。
姜宁有点担忧道:“那你……会突然离开吗?”
沈沉澜愣了愣,就知道提起这一茬,总会牵扯到这些。
他绕过桌子,来到她身边,将她抱入怀中,道:“不会了,我永远都会在这里。”
说这话时,他心里其实也没有底气。
他当初只不过是看了一本小说,才意外进了书中世界。
其中的契机是如何,他也不清楚。
但这么多年来,也从未有过松动的迹象,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
姜宁拿到了酿制葡萄酒的法子后,便在果酱厂旁边,成立了一个酿酒小组。
如今还尚未能酿出真正的葡萄酒来,成立酒厂还为时尚早。
只是令她意外的是,前段时间还无法突破的酿酒师,在拿到姜宁给的法子之后,就成功了。
酿酒师给姜宁回话道:“其中的关键主要是要将葡萄破皮捣碎,若不碎,则无法发酵,不然就只能发烂、腐臭。”
根据葡萄的成色,酿制出的葡萄酒成色也有不同。
试验了几番之后,姜宁拿到最后的成果时,也已经到了七月份了。
葡萄酒味浓郁,他们种的葡萄酿制出来的酒颜色较浅,但葡萄的香味很浓,甜味也足,品级不算低。
为了酿制出更好的葡萄酒,花费的时间也要更长。
姜宁不急着出货,先召集人,把酿酒厂办起来,把酿酒的规模扩大再说。
绥州比较有名的也只是本地酿制的米酒,除此之外就是民间百姓酿制的果酒。
这葡萄酒,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但这回姜宁办起招商来,倒是比以往更加容易。
她让人拿出酿制好的葡萄酒,道:“诸位老爷品尝一番,若觉得可以,再投钱便可,这酒不比大棚和果酱厂的短期作物,只要这销路开了,几乎就能靠着酒厂度过余生了。”
到现在几位老爷的年纪,哪有不懂美酒,不爱美酒的。
这酒是好是坏,浅尝一下,便已经能尝出味道。
姜老板有句话说得对,这酒厂办起来稳定,一经投入,极少有崩盘的。
几位老爷瞬间便蠢蠢欲动。
杨老爷率先道:“若大家没有意见,这酒厂,我杨家就办定了!姜老板海量,这酿酒的法子若私藏起来,自己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姜老板既已提出,我杨家哪有不支持的道理。只是这酒厂,我杨家想拿权,不知道姜老板意下如何?”
姜宁愣了愣,没想到杨老爷会提这么一出。
在座的各位老爷也忍不住面面相觑。
杨家厉害啊,当着姜老板的面,也敢说这样的话。
大棚和果酱厂,都是因为姜老板在外头找到了销货的渠道,才卖得这么顺利。
你杨家接手之后能卖得这么好么?
姜老板打下的口碑,不是你杨家就能效仿的。
不过仔细一想,也能琢磨出缘由。
李家、张家多多少少靠着姜老板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可杨家还一直悄无声息。
杨老爷哪能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