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贝近海,鲸号主舱室。
这是一处极为宽阔的空间,数百具控制台沿着鲸号的内舱轮廓排成半弧形,对中央指挥总台形成半包围的结构。其中有六座主控台尤其高大,直抵舱顶,它们分别掌管鲸号的六大舱室,分别是控制主舱、浮力舱、修复舱、后备舱、军用舱以及侦察舱。一面巨大的合金窗横贯在各大控制台后方,为主舱提供海下视野。
此刻,大西洋的海流在窗外滚滚翻腾,漆黑中夹杂着未知名的海下生物,多是些小型鱼类,但数量却奇多,仿佛一群好奇的孩子。远处点点暗光闪动,那是觊觎食物的大型鱼类,其中不乏几条巨大的锯头鲨——它们从未见过这样一个通体钢青的庞然大物,捕猎者天生的警觉让它们不敢游近。而那群小鱼,也正是借着鲸号的威严保护自己,它们越聚越多,逐渐对鲸号的海下视野形成实质干扰。
黑川内武闭眼端坐在中央指挥总台,低声喝令。
“震退。”
咯啦,一支拉杆被拉下。
无形的震波传荡开去,窗外的鱼群瞬间四散,但更多的还是翻起了鱼白,鱼群纷纷坠落。震波在海下的传播速度远超海上,远处两只锯头鲨没来得及回避,巨大的鲨头被同时震碎,浓血在远海荡开一圈红晕,无头鱼尸相拥着坠海,被更深海的捕食者绞碎。
“一百二十秒后接触海面。”主舱人工智能系统播报。
气氛愈发紧张了,虚拟的操作面板迅速切换着,闪烁仿若流光。偌大的空间里却寂寂无声,黑川内武仍低着头。
“干扰指数低,干扰指数低,允许浮海,重复,允许浮海!”一名技术人员突然报告。
“登陆台建设程序已就绪!”另一名技术人员紧接着报告。
“海下流速稳定!”
“海面风速稳定!”
“气压阀调整完毕!”
“海梯发射程序已就绪!”
“浮海已就绪。”人工智能系统播报。
“修复舱开启!”
“军用舱开启!”
“军用舱和侦察舱合并完成!”
...
“二十秒后接触海面。”人工智能系统播报。
技术人员和人工智能系统轮番播报,人声嘈杂,每一道命令都被准确捕捉到,输入主控台下达至各大舱室。
海天辽阔,寂静。
庞大的倒楔形平台撑破海面,溅起轻微的水花。
数秒的停顿后。
“开始建设登陆台。”黑川内武下令。
率先浮出海面的是顶层平台,登陆台的一部分,由侦察舱控制。从海面上看,它的厚度几乎没有,只是薄薄的、银亮的一层。而从海面下看,它的厚度是海面上的数百倍,侧面泛着浓厚的青灰色,岩石一般坚硬,以一根巨柱与鲸号本体相连。巨柱开始转动,卷起轻微的海流。海面上,倒楔形的平台也随之转动,并开始分节,溅起浓厚的浪花。分节过程中,倒楔形平台也被不断补全,约一分钟后,一张直径约四百米的圆形平台平铺在海面之上,在月光下闪动着银亮的光辉,璀璨如星辰。
“登陆台建设完成!”
“准备浮海。”黑川内武说。
实际上,黑川内武违反了登陆台建设的正常流程——通常来说,海面上的阻力比海面下小许多,先将鲸号整体浮海再进行登陆台的建设可以节省一部分能源。但黑川内武没有放过这个小细节,他命令登陆台只在海面上露出一层,在海下进行登陆台本体的建设,完成后才允许鲸号整体浮海。他是担心贸然浮海的目标过大,导致鲸号被敌军察觉,只露一线是更为谨慎的做法。
建设无异常,鲸号开始整体浮海。
隆重的推行声响起,建设完成的登陆台浮出水面,浮海还在继续,待浮力舱的数值稳定后,这艘庞然大物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体积浮出海面。
“浮海完成!”浮力舱报告。
“海梯,准备登陆。”黑川内武下令,他的声音轻轻的,仿佛太响就会惊醒什么似的。
海下推进器无声轮转,推着鲸号向前驶进,目标直指六百米外的托贝海港。一道宽大的、近乎于透明的通道从登陆台侧面伸出,随着鲸号的本体向前推进——海梯。军用舱和侦察舱已经合并,澳美联军的士兵已经完成集结,他们将从军用舱进入侦察舱,再分批登上登陆台,最后进入海梯,踏上托贝海岸。
鲸号的推进速度极慢,极尽隐蔽之事。这也是黑川内武要求的,他始终认为——此次重返英国是一场奇袭,避侦察手段必然是重中之重,鉴于鲸号孱弱的战斗力,无法与英国军队正面抗衡,他选择在隐蔽方面大下功夫。因此,侦察舱占用了鲸号大部分能源,整个登陆过程不可谓不谨慎。
两百名澳美联军的士兵作为第一批登陆兵踏上登陆台,新鲜的空气顿时涌入肺腔——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呼吸到新鲜自然的空气了。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连多余的呼吸动作都没有。这群人,仿佛生来就是钢铁。第一批士兵列队进入海梯,无声且迅速地集结,第二批士兵踏上登陆台后进入海梯,汇入前者,澳美联军的军队越聚越多,但仍然不敢发出太大动静。
鲸号距离托贝海港还有一百四十米。这时候,侦察舱回报了异常。
四架蜂鸟侦察机进入了鲸号的雷达视野。
“隐蔽。”黑川内武立时下令,没有任何犹豫。这道命令对整艘鲸号下达,也对先前出发的巨人潜艇部队下达。
清浪扬起,海梯回收,鲸号下潜,登陆台没入水中,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仅用时三十一秒。
澳美联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可以看到天边的暗紫色火焰,但距离阿廖莎林场还有一段距离,为首的军官接到命令,没有冒进,向士兵们轻声喝令。
“隐蔽。”
身后整齐的队列迅速分散,士兵们进入各处废墟隐蔽,同时单手在肩膀上一划,仿佛开启了什么——他们的军服也都配备了高端避侦察科技,可以提供短暂的隐形。短短一分钟内,这支近千人的武装部队完全融入夜幕,不留一点痕迹。
天空中,四架蜂鸟侦察呈四对角的阵型掠过,并未发现异常——威廉并未侦察到鲸号和敌军的入侵,真正惊动威廉的,是阿廖莎林场里那股巨大的意志能量,从一开始,这四架蜂鸟侦察机的目的就是探查阿廖莎林场。
军官抬头,看着那四架侦察机掠过,心里略略松了一口气。但一瞬,他察觉不妙——那四架侦察机并不是冲着自己来的,他们的飞行方向是...阿廖莎林场!
“敌军出现!请求击落!”军官扭动了视听传播设备,将自己眼前的场景传回黑川内武的脑海。
黑川内武在第一时间收到,他很清楚地看到——漆黑的夜幕里,一大片暗紫色的火焰熊熊燃烧,无疑只有四号实验体才能掀起如此灾难,而天空中,四架敌方侦察机正迅速接近那里。
一开始,他对这次行动的定义就是一场暗中争夺,所有战略部署围绕“隐蔽”二字展开。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四号实验体的意志能量突然自行爆发了,这给本方和敌方都标明了目标。威廉甚至比鲸号更敏锐,本方的先头部队还未抵达,敌方的蜂鸟侦察机直逼阿廖莎林场。
黑川内武犹豫了,这个男人很少犹豫,但此刻,他真的犹豫了——击落那四架蜂鸟侦察机当然不是问题,但也必然暴露本方的位置的意图。一旦惊动敌方大部队,就完全违逆了“隐蔽”的战略,暗夜奇袭将由此转为明面上的争夺,这对于本方必然是不利的。
而放任英军侦察机去向阿廖莎林场,对方也必然发现四号实验体的行踪,虽然四架蜂鸟绝对无法带走四号实验体,但后方的英军大部队必将迅速开来,那支部队一旦抵达阿廖莎林场,自己再从他们手中抢夺四号实验体的难度可比登天。
一时间,澳美联军陷入两难的境地——黑川内武与迈思琳家族都想得到黑川浩和卢千雪,然而,来自中国的意志信号却将四号实验体的具体坐标同时暴露给双方,黑川内武不得不迅速作出抉择。
关于这场奇袭,澳美联军本来占有距离和隐蔽的优势,而眼前的情况就是,黑川内武必须舍弃其一——击落敌方侦察机,在敌军大部队抵达前带走四号实验体,舍弃隐蔽优势,但距离占优,速战速决。或者放任敌方侦察机回报情况,伺准时机策动反击,整支部队依然隐蔽,但距离优势便荡然无存,再近的距离也变得毫无意义。
而且..鲸号又有什么反击能力呢?
犹豫间,又一道紧急报告切入黑川内武的脑海——同样来自侦察舱。
“发现三号实验体!”
覆盖整片英国海岸的侦察网络在黑川内武脑海里铺开,巨大的能量在两处同时波动。一处出现在阿廖莎林场,泛着大红色的太阳意志能量。而另一处出现在普利茅斯海港,那惊寒的冰蓝色能量,黑川内武再熟悉不过——是他的儿子,黑川浩。
两位恩怨之战中遗失的赞王几乎被同时侦察到...
黑川内武自知意志人的不稳定性,但他认为这绝不可能是巧合。他隐隐觉得不妙,并且大概猜到可能是一种叫作“意志信号”的东西激发了三四号实验体,而当今世界,握有“意志信号”的国家只有中国!
战局顿时复杂了起来,这极有可能是一场三方争夺战。
黑川内武不再犹豫了,坚持隐蔽已经毫无意义——鲸号能侦察到三号实验体,敌方也必然侦察到了。
“击落!”黑川内武大吼下令。
“击落!”前军军官接到命令,同样大吼。
所有士兵接到命令,近千人从废墟中涌出,枪火迸发,一片青灰色的弹雨冲上天际。夜幕中出现两道白光,蜂鸟侦察机顿时爆炸其二,爆炸的火焰波及了另一架侦察机的机翼,它失去平衡,呜呜地坠进了暗紫色的火焰。最后一架蜂鸟侦察机见状,迅速掉头撤离,驾驶员没料到,威廉没料到,整个大不列颠帝国都没料到——战争结束后一个多月,托贝海港竟然还有澳美联军的埋伏!
幸存的蜂鸟侦察机迅速飞离火力覆盖范围,它此行必然去往伦敦铁神堡,迈思琳家族的大部队不久后就会抵达。至此,夜幕已经无法为澳美联军提供什么掩护了,这场所谓的奇袭,已经被摆在盛大的阳光下。
黑川内武很清楚。
“加速行军!控制四号实验体!”他对着先头部队下令。
前军收到命令,不再畏畏缩缩,迅速向着阿廖莎林场推进,那边的暗紫色火焰愈发旺盛,仿佛要连天幕都一并烧穿。
“计划有变,二、四分队立刻启程开往普利茅斯海港!”
“三、五、六分队全力开进,支援一分队!”黑川内武巨声咆哮,他的伤势还未完全恢复,咳出一口鲜血。
此次重返英国,鲸号内部运载了六支分队,约四万人的兵力,载具皆为最先进的制式。
一分队是早已出发的侦察分队,作为先头部队刚刚击落了三架蜂鸟侦察机,此时正身处托贝内陆。二分队和三分队属于压制分队,由澳美联军的意志人研究专家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战斗,而是在必要时压制赞王的不可控性,确保其稳定的意志状态。四分队和五分队是推进分队,主要的海陆载具都被他们握有,是战斗力和推进速度兼具的分队。六分队则是重炮分队,是此次行动中鲸号配备的最强战斗力,配备了最卓群的战争载具和最优秀的驾驶员。
实际上,黑川内武自己也不敢保证——两支分队能否压制住黑川浩。他敢肯定的只有一件事——主力作战部队必须留给卢千雪,因为太阳意志人往往比地球意志人更不可控,更危险。
澳美联军本就不充盈的战斗力被一分为二,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鲸号再次浮海!
先前占用大量能源的避侦察系统被弃用,所有能源分配到各个舱室,整艘鲸号由隐蔽模式进入战争模式,登陆台和海梯里都挤满了士兵。
全速推进!
十一秒钟后,海梯架住托贝海岸,各大舱门同时洞开,大量载具被排出,载具引擎和咆哮人声交杂,无数怪声在夜空中回荡。二四分队即刻启程前往普利茅斯海港,三五六分队登陆托贝海岸,目标直指佩恩顿阿廖莎林场。
五支分队朝着各自目的地进发,澳美联军的进攻策略基本部署完成。
黑川内武皱着眉头端坐,他还在头疼一件事——如果三四号实验体确实收到了意志信号,那么必定是由灯塔发射的,流浪者的具体坐标也必然随之暴露。而令他不安的是,美洲各大定位塔并未回报有关于流浪者的消息,这意味着...灯塔还是避开了澳美联军的定位。他不得不联想到这样一种可能性——他安插在流浪者的内鬼叛变了。他与那位内鬼从不联系,也无法联系,两人只在多年前有过口头之约。在这战争的紧要关头,叛变是致命的。
黑川内武不再相信那位内鬼,扭动了耳边的视听传播设备,命令通路直连美洲定位塔控制部。
“捕捉意志信号,定位流浪者!”说完,他直接关闭了视听传播设备。
实际上,美洲各大定位塔早已开始运作,从四月末太阳王逃离澳大利亚开始算起,它们前后共进行了十六轮侦测,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也无法定位流浪者。此刻它们接到黑川内武的命令,第十七轮侦测迅速展开。
黑川内武切断命令太快,以至于联络人员没来得及汇报一件事——另一名安插在流浪者的内鬼,已经向定位塔控制部透露了流浪者“破坏美洲定位塔”的秘密行动,各大美洲定位塔都已加强守卫。而那另一名内鬼,黑川内武自始至终不知其存在——那是美国总统克勒利斯·雷蒙在流浪者安插的内鬼,他对黑川内武并不是完全信任,留了一手。负责与黑川内武联络的技术人员并不知道两位高层的斗争,他误以为黑川内武应当知晓此事,但当他尝试着回接黑川内武的时候,已经无法接通了。
托贝近海。
黑川内武已经踏出鲸号,站在了托贝海岸上。他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重启开弗拉。开弗拉已经废弃在托贝海港一个多月。昏暗的月光下,黑川内武看着那具战争巨人,仿佛阔别重逢的老友——他不知道其内部能源还剩多少,也不敢保证它能重新作战,甚至连能否移动它都存疑。
不过黑川内武的想法是——比起两位赞王,开弗拉是可以牺牲的。如有必要,他一定会将奄奄一息的开弗拉再次投入战场,被摧毁也在所不惜。
赞王计划还远未破产,在黑川内武的棋盘上,开弗拉只是一颗小卒,而黑川浩和卢千雪,都是护王的武士。至于他自己,则是王将。
至此,这场暗夜奇袭正式被摆上明面,全新的战争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