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凌晨0点44分,托贝内陆。
澳美联军五分队的四十辆豹式坦克作为排头,率先察觉了前方异常——前方不远处是一片燃烧过后的森林,有许多巨大的树干横倒在道路中。树干的缺口崎岖不平,显然不是锯割所致,更像是...被生生炸断。炭粉铺满了地面,像是一张灰色的巨大地毯,又像是要掩盖什么。
察觉异常的士兵们迅速向军官汇报了这一情况——绝对有战斗在那里发生过,而且,极有可能就是先前失联的一分队。
通常来说,这样的异常足以逼停整支大部队。但五分队的军官却犹豫了——他联系不上黑川内武,但他知道,英军的大部队一定在全力进驻佩恩顿,如果大部队在此时停下,无疑失去了先机。他站在坦克的透视窗前,扭动了耳边的视听传播设备,三五六分队军官的共享频道开启,他的视野被共享到其他两名军官的脑海里。
他们都看到了前方的异常,却唯独不听谁出声。
此时,澳美联军大部队距离异常地点还有三公里,而这样一支庞大的部队,完全停军需要整整一公里的制动距离——四分钟。他们需要在四分钟内决定继续前进或者停军探查,否则将超出制动距离,再停军就晚了。
五分队的军官最先耐不住沉默,问道。
“我想听听各位军官的想法。”他是美国总统的弟弟,杰拉德·雷蒙,五分队的军官一职就是他哥哥给的。但实际上,他年龄还不到四十,长了一张不到三十的脸,是个娃娃模样的人。讽刺的是,他所带领的豹式坦克处在整支部队的最前方,必须最先制动,后方各分队也必须由他统一调配。
“停军。”六分队的军官淡然说道,此人名为鲁塔·诺埃尔,是个狂热的战争分子,久疏战阵让他心痒不已,他认定前方必有敌军埋伏,又仗着六分队处于大部队后方,不必承担探查的任务,他此刻只想着一件事——让五分队的兵把埋伏的敌军引出来,然后以雷神坦克群全力轰杀。
“停军?鲁塔你脑子糊涂了。不能停,黑川内武下的命令就是全速行军,英军可能早就进驻佩恩顿了,我们还在这里停军?战机不可延误。”说话的是三分队队长——迪兰·霍夫曼。此人是个纯正的澳大利亚人,与前二者不同,他是拜伦·梅杰尔的亲信,在意志人研究方面颇有造诣,被黑川内武指派为三分队队长。
“你听那个日本佬的?联系又联系不上,把我们三支分队扔在这里自生自灭,经过前面的时候遭到伏击怎么办?你负责?”鲁塔喷出一段话,语气颇为刻薄——他私下里叫黑川内武作“日本佬”。
“我不负责。”迪兰先推卸了责任,然后看了看夜幕尽头的暗紫色火焰,说。
“四号实验体就在不远了,现在停军不是被英军抢先了?”
大家都听出来,迪兰的言下之意——不尽早接触四号实验体,三分队就完全是一支可有可无的分队。
“抢先了再抢回来!我四十辆雷神,生碾都碾死英国佬!”鲁塔越说越气了,如果不是两人不是身处两支分队,恐怕要打起来。
“不能停!全速开进!”迪兰大吼。
“停军!杰拉德你听见没有?!”鲁塔也大吼。
杰拉德在三位军官中的年龄最小,战争经验也最不足,面对两方争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两人争吵的过程中,大部队又向前推进了一公里。还有最后一公里的时间让杰拉德作出决定——两分钟。鲁塔和迪兰还在互骂,从停军之事扯到了对方的祖宗,仿佛一对泼妇在频道里骂街。
杰拉德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是个温和的人,很少生气也很少骂人,治军没什么威严,但对战争有自己特殊的理解。他一扭视听传播设备,将三位军官的共享频道切入整支大部队的共享频道。
这下,鲁塔和迪兰不再骂了——在自己的兵面前骂人或者被骂都是很丢人的事情。杰拉德在这时候开始部署。
“全体进入战争进速,五分队坦克群进行三队联壁,每壁派出四十名士兵加急行军,前往异常区域执行探查,出现情况立刻回报!十二辆装甲车脱离三分队大队,为探查士兵提供行军载具,六分队做好战争警戒,随时准备迎敌!”
虽然鲁塔和迪兰大吵,但杰拉德还是兼顾了两方意见——他命令整支大部队放缓了推进速度,探查士兵由自己带领的五分队派出,这是杰拉德想以身作则,以服军心。同时,五分队的豹式坦克也开始联璧,承担了铁墙的任务——联璧是专门应对伏击地雷的阵型,单独一辆豹式坦克可能会被敌军埋伏的地雷炸毁,残骸会阻挡后军的进路。联璧则不然,一旦有单独的坦克被炸毁,残骸被夹在中间无法飞溅,左右两方坦克迅速向中间挤压将其挤扁,连一点火苗都不会剩下。虽然有些残忍,但不会影响后军进路和作战。三分队的装甲车目标较小,行进较快,适合作为短距离的载人载具。而且,杰拉德还听出了鲁塔的意思——六分队不就是要打仗吗?好,就让你打。某种程度上来说,缓进也算间接停军,满足了鲁塔的“战争愿望”。
在距离前方异常地点两公里的时候,整支澳美联军大部队开始减速——此时他们已经不必在意制动距离,这里约有十分钟的时间供探查士兵查明情况。
如果有敌军伏击,战争打响。如果没有敌军伏击,大部队可以再次加速驶过。
引擎的咆哮声逐渐低沉,飞扬的沙尘都落了下来。最前方的三排豹式坦克都开始互相接近,每四十辆豹式坦克迅速结成一排,咔咔声迭起,仿佛铁锁扭合的声音。豹式坦克的车门还是采用老式的顶盖,三排豹式坦克群里各钻出了约四十名士兵,三分队的十二辆装甲车已经在坦克部队旁跟随,二者进入同一速度的时候,士兵们纷纷跳上装甲车,所有士兵上车后,装甲车群一个加速甩掉了大部队,直冲向前方那片灰炭一般的森林。
很快,装甲车群就抵达了目标地点。他们小心地将车停在林场外围,百余名士兵走下车来,脚步轻得近乎于无声。为了提防敌军的隐形伏击,士兵们都戴上了热感仪。下车的一瞬间,他们感到的也许是庆幸——视野内没有任何人形热量,这意味着此处不存在隐形部队的伏击。
轻微的咯哒声响起,士兵们纷纷将步枪上膛,开始进入森林。
果然,森林里的大树都已经焦黑了,大片灰炭覆盖着地面,却不像是燃烧过后的灰炭,更像是天上来的一场炭雪。为首的军官抬起右手,左右各指一记,而后握拳——澳美联军的军用手语。示意士兵分为两队探查,且务必保持安静。
他的身后,一百二十名士兵迅速而又无声地列为两队,分别从左右两侧深入森林。军官自己则没有再前进,他从胸袋中取出一个设备,大小跟人头差不多,形状十分怪异,如果非要找一个类似的物体的话,倒是有点像寻常百姓家中的锅。他把这个“锅”立在地上,简单操作了几下,一张虚影弹射出来,这片异常区域的地下能量场显示在上面。这时候,杰拉德发来了问话。
“克里克。”
“是。”军官答道。
“是否发现异常?”
“雷感仪显示一切正常,没有发现地雷。”
这时候,前方一名士兵突然朝着克里克挥手,示意有发现。于是克里克又接着说。
“发现异常,不要接近,待我查明情况再进行汇报。”说完,克里克关闭了视听传播设备,向那个异常地点走去。
克里克缓步走进森林,脚下踩起阵阵灰雾,这片灰炭不合常理地浓厚,仿佛从地下生出来的一般。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阿拉斯加的托比斯森林也是这样,那里一年四季里有三季被大雪覆盖着,雪层只会在盛夏的时候退去。可看似温暖的夏天,却也恰恰是托比斯森林最危险的季节——因为气候寒冷,很难有动植物在那里生存,只会在夏天的时候长出一些低矮的地衣青蕨,满地满天的青绿色。这时候就要小心了,可能会有不起眼的青毒蛇混在蕨林里,趁人类或者其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发动攻击,而那种蛇类的毒液,往往是致命的。
克里克想着这些,愈发觉得不详——这片灰炭,会不会就是地衣层,而敌军的青毒蛇,可能就躲在其中...
克里克正走着,脚下突然踢到了什么,他迅速后退了几步,同时持枪瞄准,随时准备战斗的模样。但那“东西”似乎只是静静地躺在灰炭里,没有任何动作,克里克见状,缓步向前靠近。他小心地用枪托碰了一碰,竟然发现,那是一个人,一个死人...
这时候,他再抬头,只见周围许多士兵都在朝他挥手,大概也都是发现了尸体。他小心地把尸体翻到仰面,在尸体胸前抹去一道灰炭,美洲联军的黑环标志映入眼帘——不会错了,这是澳美联军一分队的尸体。
克里克站起来,一手握拳,示意士兵不要妄动。周围的士兵收到命令,也都站起来一手握拳,再向远处的队友传达指令。这样,这支百余人的探查部队都没有进行下一步动作。
克里克扭动视听传播设备,连通了杰拉德。
“长官,这里发现一分队士兵的尸体,没有幸存者。”
“是否就地掩埋?”他接着问。
杰拉德犹豫了一下——那些一分队的士兵,都是澳美联军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美洲联军的士兵。作为一位仁慈的军官,他是想掩埋的,但为了证明自己没那么仁慈,他用这样一个借口来说服自己——一分队有数千人之众,全军覆没的话,尸体倒在大路上会给大部队行军造成阻碍。于是,他问。
“前方区域是否整体安全?”
克里克看了一眼周围,探查士兵们有半蹲的,有直立的,一百二十名士兵几乎遍布了这座森林,除了异常浓厚的灰炭和满地的尸体外,还没有发现其他异常。他回道。
“目前没有发现敌军伏击,暂时安全。”
“好,不要浪费时间掩埋了。把尸体拖离大路,给大部队腾空行进路线,你们还有六分钟的时间。”
“是。”克里克回令,正欲关闭视听传播设备,杰拉德又问。
“真的..没有异常么?”他问话的时候,正看着前方那一片灰白白的地面,他还是不敢相信敌军会在全灭一分队之后不设置任何伏击。
克里克不知该如何回答,雷感仪确实没有检测到地雷反应,士兵们也都已经遍布森林——伏击战最常用、威力最强的战术就是地雷阵,其次的战术就是兵阵潜伏。而在探查部队的搜索下,二者都被排除了。克里克想不出来敌军还能有什么伏击战术,只能回道。
“是,至少目前没有,但我建议..”克里克顿了一顿,他身为下级军官,是没资格对杰拉德提建议的,但他知道对方是个温和的军官,还是选择顿一顿看其反应。
“你说。”杰拉德说。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托比斯森林,在那里奔跑的人都死了,只有缓步前进的人才能活下来,甚至撤退也是..”
“好了,别再说了。”杰拉德难得的打断了别人,直接关闭了视听传播设备。
撤退是不可能的,大部队行进到这里,距离阿廖莎林场已经不远。即使敌军真的设下埋伏,也必须硬着头皮冲进去,何况..现在还没发现什么异常——杰拉德这么安慰着自己。也并没有修改命令,整支大部队仍然以战争进速缓慢行进着,即将进入前方那片“并未发现异常的异常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