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舰沉没最为触动的,无疑是小日子国的国民了。
相较于其他国家还要遮遮掩掩。
事情刚一发生,整件事立刻在小日子国的国内传得沸沸扬扬。
几天之前,他们还在为军舰驱逐种花家的渔民感到高兴。
几天之后,他们已经开始愤怒地在网上,要求种花家赔偿他们的军舰钱。
很多住在小日子国的种花人突然发现网上有官媒怒批种花家。
说种花家无故击毁他们在海上巡逻的军舰。
认为种花家此举是在主动挑起战争。
首相已经开始考虑恢复军队,以此来抵挡可能发生的侵略。
不明真相的,生活在小日子国的种花人,还真以为种花家是要开战了。
他们连忙打开国内的各大软件,却发现国内风平浪静。
甚至都不知道这回事儿。
官媒没有发表声明,主流媒体也不清楚情况。
主打的就是一个国泰民安,无事发生。
可是军舰都沉了,大家都这么能坐得住的吗?带着无尽的疑问,这些人将新闻传回国内。
不断询问着,是否是种花家主动挑起战争,击毁军舰。
直到此时,种花家的国民才清楚了,在宝岛不远处的海域,竟然沉没了一艘小日子国的军舰。
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并且不断到官媒下询问情况。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却纷纷沉默,仿佛在等待着种花家的官媒如何应对。
然而一连三天过去了。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开了好几次。
只要没人主动提问,外交部的发言人就什么也不说。
直到最后,各国可能是各自的军队也快到了宝岛海域附近。
一时间国际各国纷纷发表声明,谴责种花家无故诋毁小日子国的军舰。
大家都认为。
种花家有主动挑起战争的行为,与种花家标榜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不符。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指责向着种花家压来。
同时,毫不知情的网友们这才发现,祖国到底干了一件多大的事!
刚听说战舰被击毁时,普通人看的是心花怒放,爱国者甚至还在网上支持继续打沉几艘小日子国的军舰。
但是有心人则开始带起节奏来。“感觉自从红莲机甲出现之后,面对其他国家,我们好像撕碎了遮在脸上的面具,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为什么要击沉他们的军舰啊?我有些想不明白了啦!”
“上面这个宝岛Id的,你自己问问你们附近的渔民,为什么要击沉小日子的军舰!”
“有些人是真拎不清,国家怎么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1楼和2楼是两个50万吧,感觉尝试举报一下,应该能有横财从天降。”
“有些人真就是愤青,明明是我们做错了,非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再怎么也不能击沉军舰,肯定有小日子的人死在这场灾难里了!”
“国家不是一直在宣传维护世界和平吗?真是讽刺,我们就是世界和平的打破者。”
……
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牛鬼蛇神全都跳了出来。
一时间,隐藏在网络中可以抓捕的50万非常多。
网络上甚至还出了一篇,专门教大家怎么抓捕50万的流程。
但这依然无法阻止节奏的快速扩大。
尤其是带节奏的人越来越多,好多账号一天发十几二十条抹黑种花家的新闻。
在有心人坚持不懈地抹黑下,好多普通民众甚至真的有些相信,国家实力强盛后正在准备攻击周围岛国。国家准备将近代战争受到的压迫全部还回去。
也就是在这种节奏的浪潮之中。
新一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开始了。
由于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大。
某音的直播间更是瞬间就被挤爆。
网友们骂骂咧咧地从软件中退出来,又连忙寻找其他可看的直播入口。
与此同时,外交部南楼蓝厅。
发言人站在台前,微笑地面对着所有人。
看准时间后她出声说道:
“各位记者们,晚上好,我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方艺萌。”
“很高兴同大家见面。”
“当今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种花家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刚一听开场发言,就感觉莫名的压迫感袭面而来。
小日子的首相以及伊藤静斋正在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记者会。
首相愤怒地说道:“他们甚至已经不再遮掩了!”
“真是又当又立,他明明都说了正在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好意思说什么奉行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他们简直是把所有人都当作傻子一样在玩弄。”
“他们已经再也忍耐不住压抑在身体里那种凶性了。”
“睡龙已经腾飞,源自龙体内野蛮已经开始向我们展露獠牙。”
S机关的伊藤静斋看了一眼他们的首相。
心中不由得佩服政治家的不要脸。
龙从来都是温顺的,在种花家的各种坠龙事件的神话传说之中。
人们用竹竿捅它,用水泼它,哪怕龙已经奄奄一息了。
但是面对这些对他动手的凡人,也没有发起反击。
但这并不代表龙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神灵。
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他们的军舰,随意毁掉种花家渔民的渔船,肆意抓捕渔民时就该想到。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现在只不过是种下恶因,遭到了反噬了而已。
伊藤静斋看着外交部发言人说完了一大堆场面话。
回忆着流程,他知道重头戏马上要来了。
当外交部发言人说完,轮到记者们开始提问的时候。
记者们立刻开始询问,憋了好几天没有问出的问题。“请问关于最近一段时间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击毁小日子军舰的事情,您怎么看?”
方艺萌突然一笑:“怎么看?我躺着看。”
她的话语中带着三分讥笑,四分凉薄,五分漫不经心。
这让在场的记者们甚至忘记了发言的守则。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您对这场灾难漠不关心,甚至还在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