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打从颜沫和王贺打赌了之后,周围的人就一直在议论这个事情。
颜沫倒是没再说话了,只是耐心地等着宣布清华令的得主。不过,她抬眼看了一下天色,这评卷似乎有些太慢了。
按道理来说,排除了那么多的人,要选出其中最优的,应当不是一件难事才对,怎么会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台上的夫子们,也都犯了难。
“周大人,您看看,这究竟应该怎么办?”
那些夫子聚在了一起,商量了整整半个时辰,可都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来,迫不得已,叫了周大人过去。
底下的人已经等候了许久了,有没耐心的人,已经是坐立难安的一种状态了,倒是很少有人看到周大人走到了夫子们的身边。
不过张扬还是注意到了,在阻止不了颜沫打赌之后,张扬就一直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怪异。
他回想着从认识颜沫以来的所有事情,忽然发现了一个很诡异的事情,那就是这个颜沫,从来都不会做什么没有把握的事情,哪怕是一些听起来荒谬到了极点的事情,可到了最后,还是让她做成了。
而且每一次她这么和别人说话,让人感觉到了她的自以为是之后,最后的结果往往都会令人震惊,上一次林昱皓的事情,不也是如此吗?
他心中带了一些疑惑,就忍不住关注了台子上的人几眼,没想到正好让他看见周夫子走了过去,和几个夫子围在了一起,激烈地商讨着什么。
然而这不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令他惊讶的是,周大人说话的同时,竟然抬起头来,深深地往他们这边看了一眼。
他们这个方向……可坐的都是翰林院的人,张扬不觉得是在看他,看轩辕诺就更加不可能了,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颜沫!
张扬面色微变,难道颜沫真的有这么的聪明,学识上面竟然也丝毫没有输给孙梓缪?这……
然而,不等他细想,前面台子上面的夫子们,似乎已经商定好了,而这等了一天的锣声,也终于再一次敲响了。
一瞬间,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呵,都好好看看,这可是咱们颜公子志在必得的清华令呢!”王贺阴阳怪气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颜沫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连搭话的意思都没有。
“让各位学子久等了。”上前来说话的人,还是周大人。
他作为本次的主考官,也是在场内唯一拥有着官职的人,清华令的得主,自然应该由他宣布了,底下的人皆是屏息以待,等候着那周大人开口。
而王贺等人,则是频频地朝着颜沫这边看过来,脸上满是不怀好意的笑容,就是等着要看颜沫的笑话。
“此番的评卷时间有些过长,主要是因为夫子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周大人面上很是严肃,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之后,下面是一片哗然。
清华大典办了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主持大典的官员说出这样的话来,清华书院的夫子,都是当世着名的极其富有学识之人,一般评卷,就算是出现了什么争议的话,也不会耽搁太多的时间,更不会像是今日一样,上来就说遇到了难题。
一时间,许多人都不免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难题,才让周大人和那些个夫子们,同时犯了难?
“今日的清华令得主,本应当是这一份答卷的主人。”周大人说着,抬起了左手,他的左手上面拿着一份答卷,而奇怪的是,他的右手上,也同样拿着一份答卷。
“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清华令还能够给两个人不成?”
“但这一份……”周大人举起了右手上的那一份答卷,神色无比的复杂。
“清华书院的夫子,以及本官,皆认为这一份更加出彩。”他说话的时候,放下了左手,这意思就是,这右手拿着的那一份,他们认为更加出彩一些。
那就真的是奇怪了,分明是右手上这一份更加出彩,为什么要把清华给左手上的那一份呢?
许多人都疑惑了,也有些不明白这周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是这一份的答卷上面的名字,让我们犹豫了。”周大人微顿,眼神再一次往张扬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当又一次看到周大人往这边看了之后,张扬就能够确定,刚才并不是他的错觉了。
“难道,是颜沫……”同时隐隐地感觉到了有些不安的,便是品泉了。
品泉皱了皱眉头,他抬眼看了王贺一眼,却见王贺似乎一点察觉都没有,还在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周大人,想要等到周大人宣布了之后,好出声嘲讽那颜沫。
“所以,想请这一份答卷的主人,解答一些疑惑。”
周大人说着,眼眸略微沉了一下,看向了翰林院的方向,道:“颜沫颜公子可在?”
此言一出,全场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当中。
颜沫微顿,随后面带微笑,在所有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率先站了起来,对那周大人行了一礼,道:“学生颜沫,见过周大人。”
不卑不亢,甚至不带任何的惊慌!周大人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倒是和传闻当中一点都不一样,若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的话,说不准还真的能写出他手中的这一份答卷来。
“颜公子,请你解答一下,你是如何写出了这样的一份答卷的?”
气氛诡异,底下的人都没有回过神来,只能够听到周大人一个人的声音。
因为他刚才在听到颜沫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惊讶过了,此时看到了颜沫此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惊讶了。
“回大人的话。”颜沫恭敬地拱了拱手,面带微笑,轻声说道:“《礼记》、《中庸》有云:……。
竟然张口,就引据了典籍,且说话的声音不快不慢,声量适中,那侃侃而谈,且淡然自若的模样,完全不像是颜沫。更像是……
许多人的眼睛不自觉地扫向了孙梓缪的方向。倒是更像孙梓缪给他们的感觉!
“所以,民生高之于国生,国生决定民生,学生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故而作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