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众人的目光不由看向赵鞅,等着看看想做什么。

赵鞅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缓声开口说道:“其间有些许误会。”

有点意思了?

之前,赵氏拿出智氏和韩氏的令牌,说袭击赵毋恤送亲队伍的是来自智氏和韩氏的武装。

这种说法有太多含义,可以是智氏和韩氏合谋起来对赵氏动武,也能是智氏和韩氏勾结起来阻止赵氏与代国、中山国联姻。

智氏和韩氏为什么要阻止赵氏与代国、中山国联姻?肯定是要防止三方合作,另一种说法则是维护诸夏贵族的尊严。

当然了,更加可以是智氏和韩氏单纯针对赵氏,只要赵氏想完成的目标都想进行破坏。

现在赵鞅主动提出是一个误会,真的能用一句“误会”就解决吗?指定是不能的啊!

普通人遭到诬蔑都会恼火,何况智氏和韩氏是有着众多个人的整体,家族不止在晋国有崇高的地位,便在天下也是举足轻重的家族,哪里能在被诬蔑之后,诬告者一句“误会”就能够将事情揭过去。

真的一句“误会”就完事,等于诬蔑智氏和韩氏的代价无限小,是不是谁都能诬蔑智氏或韩氏,再讲一句“老兄,这一切都是误会”都能翻篇了?

实际上,事情的走向跟赵氏预料的不一样。

按照赵氏众人的推测,智氏和韩氏应该极力证明没有派人袭击赵毋恤的队伍。

至于怎么证明是智氏和韩氏的事情,赵氏作为受害者,等着智氏和韩氏证明自己的无辜就好了。

这叫什么,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很多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辜,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乃至于将性命丢了。

在智氏和韩氏没有证明自己的无辜之前,两个家族面对赵氏总该会心虚吧?

那样的话,智氏和韩氏是不是应该对赵氏让出一些什么利益呢?

然而,智宵回到“新田”之后,智氏和韩氏就不按赵氏预料的剧情那般发展了。

检查令箭?是真是假不重要,看就看想证明的人掌握了多大的力量,力量足够就可以颠倒黑白,再吼嗓子“谁赞成,谁反对”,随后将反对者一律打死。

赵鞅很清楚缴获的令牌是怎么回事,并且已经查清楚袭击者来自何方。

“事后已然查明,乃是范氏、中行氏袭击我儿。”

“袭击者留下伪造令牌,为离间我家与智氏、韩氏。”

“此事,鞅本欲寻智氏、韩氏说明,索性今日讲来。”

赵鞅说着,对智申和韩不信行礼,表态:真相已经大白,不用查验令牌了,并且赵氏不会再对智氏或韩氏纠缠不清。

如果有谁想要拉偏架,是时候站出来附和,说一些“既然真相大白,事情就算过去”,“范氏、中行氏真是可恶,一定要狠狠追求”,“误会已经解除,智氏和韩氏沉冤得雪,要好好跟赵氏相处”,等等之类的话。

换作以前,晋君午会站出来拉偏架,问题是被伤透了心,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

同样的,魏氏在以前也会拉偏架,原因是不想智氏有任何继续壮大的机会。

现在,魏氏肯定也不想智氏继续壮大,只是不能做得太明显。

因为各种前因后果,没有人站出来给赵鞅帮腔,大殿在赵鞅说完话之后陷入了安静。

大殿之内。

谁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或许无法看清。

只不过,谁对谁一定会有最基本的了解。

谁都是老狐狸,哪能不清楚某人做哪件事情是抱着何等目的呢?

说难听点就是,赵氏抓住了机会,明知道事情的真相,想要引导舆论,再从智氏或韩氏身上咬一口。

站在旁人的立场,他们会认为赵氏尽管有些阴险,家族与家族的相处模式却就是那样,比拼智商而已,什么事情都没有觉得的对错。

智氏和韩氏当然会恼火,至于接下来做什么,看有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而已。

遭到诬蔑了啊。

甚至在被诬蔑之后,还要被设局占便宜。

老好人都会受不了,何况关乎的是整个家族。

智申看了一眼智宵,本以为智宵会当即发作,没有想到的是智宵稳得住。

而智宵在等,等着看看韩氏有什么样的反应。

韩不信的脸色一直在随着心情而出现变化,看上去很犹豫,也显得非常纠结。

韩氏在晋国有老好人的名声,但是他们能在晋国坐稳卿位家族的地位,怎么可能真的是老好人。

说难听点,晋国可以有老好人,问题在于到了韩氏的这种地位和体量,真的是老好人早被啃食干净。

人与人都是比较出来,家族也是一样。

韩氏只是相对于其他卿位家族表现得更温和一些,要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族,怎么可能啊!

“上军佐,你看这事……”韩不信等了一小会,受不了现场的压抑气氛,侧着身躯询问智申了。

要不要发难啊?

发难的话,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尺度?

智申当然会发难,不发难就不配当一家之主。

只是,智申需要先了解智宵的想法,视线转到智宵的身上,想看出一点端倪。

坐在主位的晋君午满脸等着看戏的表情,心里呐喊:“快点躁动起来!愤怒,谩骂,开打!”

事实也是那样。

如果几个卿位家族和和睦睦,难受的只有晋君与公族,不止小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同时也找不到机会壮大自己,更不用说收权了。

魏侈很偶然地看到魏驹想说话,用眼神进行制止。

这件事情看似跟魏氏无关,可是真的无关吗?

到现如今,晋国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其余人或许不会受到影响,到了魏氏的地位与体量,牵扯到任何一个卿位家族,必然是息息相关。

魏氏应该关注,要不要表态,进行什么样的表态,看得是智氏或韩氏到底要怎么追究赵氏。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肯定要让赵氏因为诬蔑付出代价。”

“凭借这件事情展开对赵氏的攻打?没有到那种程度。”

“如果真的对赵氏开打,魏氏一定会阻止。”

“现如今,智氏和魏氏很难得才目标一致,不能轻易去打破。”

“再则说,韩氏根本不想打。”

“我家以被诬蔑为理由向赵氏开战,只会让魏氏和韩氏认定我家过于霸道,极可能又要让我家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为什么说身份地位越高,遭遇到的就没有一件小事呢?

不是说某人地位太高,很难去碰到小事情。纯粹是因为地位太高的关系,任何的表态都将影响到一大批人,随便一句话可以改变不知道多少人的生活状态。

打个比方。

某大官喜欢自己栽种蔬菜,搞到高官正事不去做,很殷勤地每天主动来给大官的菜园子除草松土。

难道是那高官喜欢除草或松土吗?并不是。

说白了就是权势就那么香,有意或无意都将辐射出去,演变成一种“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上有所恶,下亦从之”的效应,进而再改变或影响到不知道多少人的命运。

智宵暂时拿捏不准应该怎么来处罚赵氏的诬蔑,相信赵鞅是一个聪明又果断的人,很快赵鞅会自己认罚的。

大殿里面的人,他们都有自己注意的目标,赵鞅也不例外。

如果说韩不信表达出对智申的马首是瞻,顺位的魏侈也是在观察智申的态度。

魏驹和韩庚则是频频看向智宵,再对赵鞅进行观察。

智宵知道有哪些人在关注自己,其中就包括了赵鞅这位赵氏之主。

有一句话说得没错:最了解自己的未必是自己或盟友,敌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来了解自己,极可能敌人对自己的了解才显得更为真实。

赵鞅从智宵第一次率军击败诸侯联军之后,不敢忽视智宵的存在,一直以来都在收集智宵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解读与研究,想要了解智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其它方面暂时不提,赵鞅很清楚智宵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所以了,赵鞅有把握欺压智申或韩不信,有信心玩一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把戏。

奈何智氏还有一个智宵,使得赵鞅万般清楚不付出一些代价,不是很难揭过这一篇,完全是揭不过这一篇,并且付出的代价将会比想象中更大。

目前,赵鞅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减小损失,尤其是在受损之后,用何等方法来弥补损失,甚至是有没有办法将智氏或其他卿位家族拉下水。

“此事乃我之误。”赵鞅以这句话作为新的开场白。

错了,要认。

态度真的很关键。

正面的态度,不止显示出了赵鞅的担当,还可以使得第三方产生想法,例如:做错事的人已经认错,不该揪着不放。

有些人,他们真的不会去搞清楚状况,只会认为错者已经认错,占理的那一方就应该大度一些接受道歉,根本不会去考虑受害者委不委屈。他们更不会思考一旦某人得逞,受害者将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说白了就是,受伤的又不是他们,又不懂“没有经历过我的苦就别劝我大度”这个道理。

赵鞅在观察众人的反应,着重关注智宵与魏侈。这两人将决定赵氏接下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作为受害者的智宵没有什么表情,安静地等着赵鞅接下来要说什么。

而身为旁观者的魏侈挑了挑眉头,示意赵鞅接着往下说。

“若无范氏、中行氏阴谋,何至于此?”赵鞅必须丢锅。

这锅不丢,赵氏就要面临智氏和韩氏的怒火。

赵鞅希望能够看到有谁点头,任何人赞同那个观点都好。

“士吉射、中行寅已远逃齐国,未曾想在鲜虞仍留有旧部。既是二人不知好歹,怎可坐视在‘临淄’安享晚年?”魏侈不是表态的表态。

晋国内部的家族斗争有好几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认输再外逃,不再搞事情可以到异国他乡好好过全新的生活。

以前在晋国斗争中失败的家族,他们一般会选择逃亡到楚国,反过来帮助楚国与晋国争霸。这种有点像是“你们不拿我当回事,我就在楚国展现价值,让你们后悔失去我”的意思。

在楚国内斗中失败的贵族,一般也会选择逃亡到晋国,再给晋国效力展现价值。

类似的情况在晋国和楚国很常见,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晋国内斗失败的一方转而逃亡齐国,楚国内斗失败的一方逃向吴国。

智宵当然知道赵鞅想丢锅,听完魏侈的话也知道了魏氏的态度。

“赵氏未曾询问我家有无派人袭击赵氏宗子,中计便做横加指责。此事既已发生,我家名声已然受损,非澄清可了。”智申其实看不懂智宵眼神想表达的意思,总该懂得事情不能就那么过去。

韩不信可算等来智申的表态,一边点头赞同,一边说道:“甚是。”

这种场合,肯定是该由一家之主来做表态,要不然会让一个家族显得不分尊卑,甚至是暴露自家的内部矛盾。

所以,只要智申有一家之主的担当,不会让智宵站出来率先冲锋陷阵。

现在,智申已经表达态度,代表智氏将意思表达得非常明显,倒是能让智宵开口讲话了。

因此,智宵也就说道:“此事极为恶劣,便是我家不做追究,赵氏以何面目示于天下人?能有今日之事,日后是否张口便可指责我家、韩氏、魏氏对赵氏做了何等恶事。一次次如此,令我家、魏氏、韩氏如何面对天下人。”

韩不信和韩庚当然认同智宵的说法,说什么也不能平白被冤枉的啊。

魏侈对智宵的说法无可反驳。

魏驹打从心里赞成智宵的说法。

如果做错事情不需要付出代价,成功地被逃了一次,一定还会有下一次。

在看戏的晋君午突然开口说道:“赵氏犯错,正卿不可再行狡辩、推脱。速速权衡,该将如何赔罪。”

赵鞅在沉默。

这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或许不全然。

“我家自是愿意认错。现如今,我家仅存‘晋阳’、‘赵’两地,智氏、韩氏欲得何处?”赵鞅在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睛看的是魏氏之主魏侈。

来吧,想怎么惩罚赵氏。

赵氏现在就这样,无法抵抗智氏与韩氏的联合。

一旦赵氏不复存在,且看看魏氏有什么下场。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