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自己都不信但却一定要成员遵守的“忠诚”真的被汤米执行了。
安摩拉多不是这种人,却会欣赏这种人。
“没有问题。进度喜人就够了。”安摩拉多似乎不怎么在乎,不去问诺亚方舟的欲言又止。
他信任歌莉娅。
他们在汤米的身上达成了共识。
歌莉娅和安摩拉多对汤米态度类似。
她也信任他、喜欢他。
乃至于愿意依靠他,还想和他结婚。
——汤米的性格就是那种就算不爱也会担起责任的类型,虽然长在组织,但是个世俗意义上的厚道老实的好人。
歌莉娅为安摩拉多做事的原因有很多,安摩拉多的虚假气质不是主因,喜好追求刺激也不是主因。
她通过和代号成员安摩拉多的联系成功让自认为要为组织服务的汤米对她卸下防备、愿意考虑结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歌莉娅虽然爱作死,但很清楚好坏,汤米虽然不会让她感受到刺激,却能让她安心。
稳定到笨笨的气质让父母早早离婚的歌莉娅品尝到了渴求许久的稳定和无限的包容。
可组织不会把歌莉娅放在眼里,歌莉娅只好选择捷径,先通过安摩拉多进到组织里。
至于以后的事……
婚都结了,想离可没那么简单!
汤米还是个好人,歌莉娅都有点怜爱他怎么长在组织的孤儿院就算了,还遇上自己了。
所以甚至愿意等他求婚而不是自己随便找个日子逼婚。
而只要不离婚,歌莉娅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让汤米站到她的立场上还不觉得背叛组织。
安摩拉多同意了这种“利用”,和歌莉娅在汤米的事情上达成共识。
歌莉娅为安摩拉多工作,安摩拉多就答允她未来汤米可以接手组织孤儿院的部分。
如果歌莉娅做得更好,安摩拉多还会尽量让汤米在精神上也不受到伤害。
——他的社会服务记录里就都是孤儿院,他还真的是认真、诚心、善良地在做这件事,与此同时对组织也很上心。
他的视角里,自己只是加入了一个帮派团体罢了。
和邪教比起来,组织很有规划和理智,对成员也没有过分的要求,更不要求邪恶献祭,杀人就杀人呗。
美国枪击案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指不定哪天谁就死了呢,汤米精神上并不过分洁癖。
世界应该是混沌的,身处其中的安摩拉多就可以让好人去做好事,坏人去做坏事。
他喜欢规律。
安摩拉多不是享乐主义者,也不是只想着毁灭的那种人。
他有未来,跟随着他的人也会有未来,又不是跟随组织死去了,自然还要考虑未来。
从他发现自己可以逐渐脱离之前的桎梏,做事就总会留有几分余地。
万物有灵。
当初追捕苏格兰到天台,面对穷途末路的困兽,安摩拉多本可以拒绝组织的试探,掏枪直接解决掉苏格兰,却还是选择只动嘴皮子。
他刚取得代号没多久,知晓了这个世界是真的存在神秘力量,确实想试试自己该不会真的被激发了什么特殊能力吧。
更重要的是当时局面看似三对一,实际是一对三,他不想节外生枝。
果然,刚从天台走下来的他就听到了芳津奥陶的第三者视角。
谁想得到内斗的政府机构居然会派出私人关系不错的一对卧底啊!
是不是太不专业了!
日本人,你都在干什么呢!
后来面对宫野志保也没有直接出手搞死她。
当时他就在宫野志保逃逸的那栋楼上和三枝雪、芳津奥陶一起,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想造成宫野志保的意外死亡不难,诺亚方舟还在暗处。
但他松了一手。
三枝雪这才还能继续做自己,继续住在安摩拉多的“花园”里而不是被他亲手折断。
安摩拉多很少庆幸什么,唯有这件事有劫后余生之感。
从此他更乐意自己是个好人形象,因为这个世界喜欢好人。
喜欢到自己都快死掉了才肯加一点点坏蛋进来。
他在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前就有预感,于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去见这个世界。
——肯救人的世界,无论是什么,总不会太坏。
见了面聊过以后才知道何止是太坏,反而是太好了。
虽然有点为难,但安摩拉多心情还不错。
我可真是个大好人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安摩拉多心情不错,于是继续说:“东南亚那边不用太在乎,只要和他们需要看脸色的对象保持良好关系就能横行。”
没必要解答诺亚方舟这方面的疑问。
诺亚方舟随便长长就好了,他有无穷无尽的时间,没必要像人类一样只争朝夕,走错路就走错呗,也是一种经历嘛。
安摩拉多能看清人,却看不清硅基生物。
他诺亚方舟又不在这个世界的保护范围里,所以算不上好人,不怎么能相信。
安摩拉多一直很清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连人和人之间都会互相压制、残杀。
而物种之间相隔的更是理解的鸿沟。
泽田弘树还是诺亚方舟的制造者呢,它最后干出来的事也不是泽田弘树会想到、会希望它做的事。
他不会连用人和人性都呕心沥血地教给诺亚方舟。
诺亚是真的有能力“饿死师傅”,牵连的不会是他一个人,而是人类整体。
安摩拉多保下他,亲眼看着他变成蓝色。
就算诺亚方舟没用了,要送他去死也只能安摩拉多自己动手,而不是被世界意识的“讨厌”随随便便因为意外死去。
当然能不死还是活着比较好,安摩拉多愿意限制诺亚的成长,让世界适应他,也让他适应这个世界。
诺亚方舟很难死,但称得上脆弱,世界意识的讨厌对他而言很致命。
现在他能用的只有两处机组,太平洋岛上一处,美国某处大学一处。
都是随随便便一些天灾人祸就能捣毁的。
诺亚不知道这些,只以为安摩拉多的无视是因为这应该是他们心照不宣应该知晓的内容。
因此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还有一点点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