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集市已经存在许多年了。当初的创建人,除了真仙观那位金丹真人,其他人都已作古。他们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如今也没处问去了。
不过,考虑到这座后土庙里的种种异状,很难说它是个什么来历。后土娘娘是否来过玄唐小世界?她知道在涝水边上有这么一座小庙供奉着她吗?如果这座小庙当真与后土娘娘有关系,建庙的人是特地挑选了这么一个拥有小型灵脉的地方,甚至有可能利用这个灵脉,在庙里做了什么布置……那真仙观的金丹真人与他旧时的友人,把这里改造成了自己的地盘,可就太大胆了!这分明是把后土娘娘的脸面往地上踩呀!
就算其他人都已死了,真仙观的金丹真人又把这地方改造成一个集市,任由修行者来来去去,却没有一个人多看后土娘娘一眼,给她上炷香什么的……这也是极大的不敬了!
可惜,紫微天宇在玄唐小世界里似乎没什么人手,不然那位传说中的大能也不敢如此大胆,将整个世界的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中。倘若紫微天宇日后将玄唐小世界纳入麾下,后土娘娘发现有人截她庙宇灵脉的胡……只怕连真仙观都讨不了好!
李俪君脑子里转了几圈,就暂时放下了这件事。不管怎么说,她也得先把自己的修为提上去,重新跟师长与队友联系上了才好说后头的事。如今她势单力薄的,暂且奈何不了家大业大的真仙观呢!
她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地面上这个银光闪闪的圆来
她有点怀疑这个圆形,就是灵气溢出的范围。可她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本事,可以隔着厚厚的土层,探知到哪里有灵气。当初在四台峰上,若不是她本人亲自进了水灵洞,都发现不了那里的初生灵脉是什么样的。她升上炼气五层也有几个月了,什么时候添了这样的技能,她自己还不知道?
李俪君下意识地看向后土娘娘的神像,想到方才吹过来的几阵风,心中隐隐有个猜想。
她重新跪回到蒲团上,诚心诚意地再次向后土娘娘祷告,并感谢娘娘赐给她一双慧眼。
倘若这个技能她能一直拥有,以后想要寻找有灵气的地方,可就省事了!哪怕是寻找土地里深埋的灵物,她也多了倚仗。
不过最重要的是,她在玄唐小世界的后土庙里给后土娘娘上香祷告,后土娘娘就有所回应,甚至还赐了她金手指,这表示她并非与外界完全断绝了联系,她所遭遇到的一切,是有可能传到紫微天宇的仙尊们处的。将来无论是她想跟那位大能掰一掰手腕,还是与真仙观起冲突,背后都有依靠,心里顿时就多了底气。
李俪君心想,这座后土庙虽离她的住处不算远,也就是两百多里路,可毕竟被改造成了一个公开的修真集市,还有真仙观的筑基真人在此驻守,很多时候都不太方便。她回去后,得让手下的人多去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后土庙,也可以与后土娘娘取得联系的,将来祷告起来也方便,遇到什么难处,也可以通个风,报个信。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那这座后土庙也将就了。她从嵯峨山跑过来,也就是半天的功夫,还算方便。虽说有个真仙观的人驻扎在此,可据传此人是别派出身,不甘心投奔真仙观,才会谋求外驻的差使。那只要她不打扰他修行,兴许人家也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李俪君拿定了主意,就老老实实给后土娘娘磕了几个头,然后走出老庙,睁着那双眼睛,开始观察周边的环境。
这里确实有一条小型灵脉,就沿着河湾呈新月状,大约五六十米长,正中间灵气最充沛处,恰好是后土庙正殿里神像的正下方。前后灵气比较丰富的地皮,几乎都笼罩在后土庙的范围内了。两端末梢处只有些许灵气溢散出来,前端正好是个小土堆,竖了个厚重的石碑,上头满布裂纹,刻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了,兴许就是后土庙的碑;后头挨着墙根歪歪扭扭地摆放了几块一个高的大石头,正好遮得严严实实的。这两个地方都没种什么植物,连草都没长,所以没露出任何异样之处,让人看出来。
李俪君猜想,布置这地方的人,一定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让人发现,这里还有一条小型灵脉。
那真仙观的金丹真人做法就更绝了,直接在这里开辟出一个空间做集市,灵脉里溢出来的灵气都叫他们用来赚钱了,他们的弟子还能免费到此住宿,蹭灵气修炼。这真的是没把后土娘娘放在眼里呀!
若是她今天叩拜娘娘,没有引来任何回应,她心里可能也就是念叨几句而已。但如今她得到了回应,还得了好处,心里就不由得有些幸灾乐祸了。
等着吧,后土娘娘才不会轻饶了真仙观这班人。真以为娘娘的羊毛是好薅的吗?!
李俪君冷笑几声,远远瞥见似乎有人朝这边走过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迟来的要赶集的人,便扭头朝另一个方向走了。
等离得远了,她就脱去身上的连帽斗篷,假装是个寻常的少年人走在田边的小路上,连同高空中的无人机,也跟着她一道离开。
她没有直接朝北边走,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先把附近这一片地区给观察了一遍。
她发现这一带的庄稼没有别处那么惨,不但离河边近,方便取水,连庄稼都在烈日暴晒下,勉强能支撑着,不曾直接被晒得蔫掉。这会不会跟附近有个小型灵脉有关系呢?虽然灵脉没有延伸过来,可难免会有溢散的灵气影响到周边的水土。兴许这些田地就是受益于此,才比别处更能扛旱。
李俪君多留了个心眼,仔细观察附近的田地,发现这一大片地明显不是一个地主所有的。有些地方修建了水渠,农人灌溉时明显比旁人轻松些;有些地方的农人脸上表情比别人都要愁苦,地里的庄稼状况也差一点;还有些小块的田地,是一大家子老少男女一块儿在地头忙活,想要弄些席子盖住庄稼,好避免阳光曝晒……这些情况都表明,这一带的田地拥有多个主人,不同的主人对待自家田地,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为了验证这一点,李俪君假装过路人,向一个老农讨水喝,顺便打听了一下。果然,附近最好最大的田地,全都属于一户官宦人家所有,据说那家人的儿子在京城做官,是个七品呢。另外一块稍小点的地,则属于一家本地富户,他家老财主死了,儿子有点败家,根本无心经营,正闹腾着要卖地呢。
这可不是巧了吗?
李俪君觉得,自己兴许可以再添置一份田产了。有了产业,她也好在附近弄个小别业,偶尔过来散散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