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初八,如同后世一般,朝中诸多官署都将进行开印仪式。孙亮也是一样,在南宫搞了个的仪式,按例在上呈昭和宫的贺表上盖上了太子玺印。
贺表上无非是祝贺父皇身体健康,东吴风调雨顺,自己将在新年努力学习一类的话语。现在太子宫没有什么属官,这份贺表,还是全婷鼓捣出来的。也不知道孙权是如何考虑的,除给孙亮找了两个老师外,太子宫属官一直没有动静。
遣人把这份贺表按规矩送往宫中,孙亮就起身前往昭和宫,去拜见孙权,正式又开始听政、读书的太子职业生涯。
到了昭和宫,黄门告之孙权出宫去了。孙亮只好回大学堂去做学生去。
来到大学堂,滕胤与孙弘也不在,想必随着孙权一起去了。尚书处派来指导孙亮学习的儒者倒有个在此。或许是新年第一上班,那位儒者草草指点了孙亮几章经文,吩咐孙亮自学,就径自离去了。
一时间,大学堂里只留下了孙亮一人。这倒正合了孙亮心意,孙亮随手取过一本书看了起来。
“殿下。”只见岺昬急冲冲地跑了进来,叫道。
“什么事?”
“殿下,刚才黄公公遣人来知会。言陛下过些日子有意前往治山皇庄。黄公公让殿下去冶山早作准备。另新任太子兵左部督吕据,右部督陈永,前来拜访殿下。”
“哦。他们现在何处?”孙亮问道。
“太子妃让他们在南宫等候。”
“嗯,那就回南宫去吧。”
南宫离大学堂不远,不一会,孙亮就到了,径自往厅堂见吕据、陈永。
见到孙亮前来,两人上前,躬身施礼揖手道:“属下太子兵左部督吕据(右部督陈永)拜见太子殿下。”
孙亮打量了下面前两个。吕据约三十余岁,面容刚毅;陈永约二十余岁,身材魁梧。
“两位将军何需多礼。亮不知两位到来,让两位久等了。”孙亮急忙上前回礼道。
“不知今日两位将到来,所为何事?”三人分宾主坐下。孙亮问道。
“殿下,接陛下令,太子兵左右部自后归殿下节制。今日特来合符及请用太子玺印。”吕据拱手道。
合符?孙亮猛然忆起,前些日子昭和宫送来的虎符印信,急忙招来岺昬,让他前往通知全婷。
不一时,有待者取来符信来。木盒中却是两半虎符,虎身上,一只刻影左”字,一只刻有个“右”字。吕据陈永也各取出半个虎符,上前与孙亮虎符合对了一下。四只半虎,顷刻间严丝合缝成了两只形态各异的幼虎。
对下虎符,吕据、陈永单膝跪地,齐声道:“太子兵左右部,恭候太子殿下谕令。”
“两位将军,快快请起。”孙亮双手虚扶道。
“臣等斗胆,请殿下赐下印信。”吕据又从衣袍中取出一道调兵令旨道。
待从上前,取过旨,呈与孙亮。孙亮打开看了看,正是孙亮昭令太子兵归属孙亮节制的圣旨。侍从捧过太子印玺,孙亮在圣旨上方空白外,用了印玺,再交于吕据。吕据、陈永再拜起身。
三人重新落座。侍女奉上茶饮。
“殿下,如今对太子兵有何安排。”吕据道。
“哦,太子兵情况如何?”
“不敢欺瞒殿下,属下原为马闲兵右部都,今日始接陛下令旨,调任太子兵左部督。对太子兵情况,属下并不知情。陈校尉历任太子兵右部督,可由陈校尉介绍下情况。”
“殿下,太子兵分左右二部,二部各有兵近千人,有马200余骑。太子兵右部驻扎玄武门,左部驻于西菀。”陈永介绍道。
“两部兵马,可有何职司?”孙亮问道。
“两部顿驻建业,听从调遣,并无具体职司。”
孙亮点零头,道:“如今,冶城驻有近卫营,营中多为年幼兵家子弟。吾意择太子兵一部移驻冶城,一者可加强冶城各皇家产业防护,二者可能近卫营谐同训练。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要不,就让太子右部移驻冶城吧。西苑左部也方便防护殿下。”吕据沉吟不语,陈永拱手道。
让太子兵左部留在西苑,西苑紧接南宫,缓急之时,确是方便;但孙亮又想了想,不觉惊出一身冷汗。这建业城内,特别驻扎在西苑的禁军都直接听命于孙权,突然有两只人马听令于孙亮,这又算怎么回事。落到有心人眼中,这不是给自已制造麻烦吗?
想明白事情关键,孙亮回过头来,微笑着问吕据道:“吕将军,你看如何?”
吕据想必也知道事涉敏感,拱手道:“属下敬听殿下决断。”
孙亮起身道:“既如此,太子兵左部移驻冶山皇庄,太子右部移驻玄武湖畔。不得轻易入建业城。我身在建业,并不需要精兵防护。”
“诺。”吕据、陈永两个拱手应命。
“两位请坐吧。”孙亮摆手,三人重新落坐。
“今后太子兵分驻两地,定期轮换驻地。两部都要以实战为目的,加强操练,练出精兵。要有股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气概。”孙亮道。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殿下之言,甚合吾等心意,我们定当勤加操练,练出一支精锐之军。”吕据道。
孙亮点点头,道:“军伍之事,我所知不多。不过以吾愚见,敢战能战之兵,一是要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二是要体恤士卒,解其疾苦;三是勤加操练,针对演习。有了这些精兵,配之以锐兵坚甲,当纵横与战阵而难遇敌手了。”
“殿下深得练兵之要,吾等佩服。”吕据、陈永拱手齐道。
“佩服什么啊,在两位面前纸上谈兵,班门弄斧而已,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孙亮笑道。“两位将军,军中之事,我尽付你们。粮秣战具,尽由我处置。”
“殿下过谦了。殿下当日新授近卫军阵之法,吾等深为叹服。今后,属下认为,太子兵亦当如近卫一般进行队列训练。”陈永道。
“此事,尔等可与远和商议。我只管粮秣战具之事。”孙亮笑道。
……..
送走吕陈两位,孙亮就预备前往冶山别院。刚准备吩咐侍从通知全婷,只见全婷和洛珍一身行装走了进来,笑道:“郎君,能启程了吗?”
“你们这是?”孙亮有些发怔。
“陛下不日要前往别院,此事非同可,咱们还是早些赶往别院预为准备。”
看来,全婷比自己更早得到消息,早早就作了准备。孙亮点点头,道:“既如此,咱们就立刻前去吧,”
门外,果然已备好车驾,孙亮与全婷洛珍登上轩车,要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向冶山皇庄赶去。不到一个时辰,皇庄已近在眼前。
短短的几,皇庄倒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门前道路比之年前畅通无比。路旁的的商铺已经清理一空,庄门右边,离道路约百余米的荒草地上,已搭建了好些蓬舍,形成了一个的坊市,坊市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洛宏、丁温、全纪、全福等让到消息,早早在庄门口迎候。略略寒暄后,一行人继续前往别院。
来到别院,众冉厅中落座。
“殿下怎么今就赶了过来了?”洛宏问道。
“是啊,不是抽不出时间前来了吗?”全纪问道。
“父皇要来了。”没理会两个的询问,孙亮直接地道。
“陛下要来?”众人齐齐吸了一口气。
“是啊,过几可能就来了。我只好急着赶过来。”孙亮无奈道。向洛宏道:“洛主管,年前的那些奴仆安置得怎么样了?学校能不能正常开学?”
其它工坊问题不是很大,学校是个大问题,年前安置的两千多号老弱妇懦是个大问题,他们占了学校房舍,将会影响学生开学。
“殿下,时间真是太紧了。加之气寒冷,又是过节,还人近半人安置在学校。”洛宏苦笑道。
“这样不行,学校三后必须开学,这三时间,尽力安置。另外,更有重要的是,庄中近卫队与护卫队都动起来,做好庄中各处安全保卫工作。”
洛宏、丁温齐声应是。
“各处工坊怎么样?”孙亮又问道。
“水泥作坊水排磨具正在安装,其它作坊也运行正常。曲辕犁打制也极为迅速,一半农户已换上了曲辕犁。”洛宏汇报道。
孙亮赞许地点点头,庄子里各工坊行动还是着有成效的。“曲辕犁打制不能停。今年,还要增加几个农庄,多架犁,就能多耕几亩地,多产几百粮。洛主管,明和我一起去接收冶城看看,尽快接收冶铁场,以便集中力量打制犁具。”
洛宏点头答应。
“还有一事,就是庄前道事整冶。远和,近卫营这几就不要操练了,除了做好庄中安全防护外,其余的人,一起到庄前去修整道路。作坊生产的水泥,都拉到庄前道路上去吧,能浇筑多少就浇筑多少。从庄门口开始吧。”孙亮安排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