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珠口中的鄂子琳的学生自然是信姿甯,她早就到了风国,可惜她在路上因为一些事耽搁了行程,赶到皇城的时候错过了和许明珠联系的最佳时机,许明珠等人又正好要去往北境,为免耽误了许明珠的计划,又怕横生枝节,这才隐匿了行踪,在皇城潜伏下来。在皇城潜伏的这段时日里,信姿甯并没有干等着不做事,她私下摸清了皇城的各势力分布,对风国皇室的情况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而对风国皇城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信姿甯便开始布局了,她自有她的办法将手伸到能够动摇风国国本的几位大臣的家里,却意外发现一些三教九流竟也悄无声息的渗入了这些大臣的家中,仔细一想便知这定是许明珠的手笔,不然的话,许明珠也不能在手上无人的情况下顺利的在皇城搅弄风云,乱了局势。
思及此,信姿甯的眉头不自觉的皱紧了,整个人也不再是刚来时的轻松自在。
来的时候,信姿甯是信心满满的,发誓一定要像鄂子琳那样扶持明主,一统山河,还天下一个太平,还女子一个公道,但路上的见闻,以及无意中接触到的一些人的现身说法让她的信心渐渐动摇了。等她到了皇城,发现许明珠的手已经伸得很长还无人察觉后,信心更是消失无踪,她很清楚的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许明珠并不喜欢青莲或是旁人安排来的助力,更喜欢切实掌握在手里的人或势。
许明珠排斥他们这些经由旁人的手栽培出来的手下,更想做的是亲自培养起一批只属于自己的势力,信姿甯在短暂的慌乱后,却冷静了下来,明白了鄂子琳将她送来的真正用意,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她已完全获得出师的资格和能耐。
鄂子琳对她的考验还未结束,送她到许明珠身边只是给她提供一个机会,能否得到许明珠的信任与重视,却要看她自己的本事,若她无法得到许明珠的认可,她便是还能回到鄂子琳身边,也会沦为弃子。而对于许明珠来说,她这个所谓的助力是可有可无的,连青莲送过来的那大半势力,许明珠都能束之高阁,何况是孤身一人的她?她面临的形势远比她想象的还要严峻,可迎难而上是她的本性。
鄂子琳送她过来,一是为了考验她的能力,二是为了试探许明珠的态度,看许明珠对他们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想法,若她能成功得到许明珠的认可,不但能通过最后的考验,还能在许明珠和这些老臣之间建立起一个桥梁,做到真正的君臣相和。自知肩上任务颇重的信姿甯不敢大意,更不敢轻忽了事,只能力求在许明珠从北境回来之前,尽可能的在皇城站稳脚跟,初步向许明珠证明自己的能力。
许明珠回来后,信姿甯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确认时机正好之后,便想办法引起了许明珠的注意,她的身份不存在任何问题,问题只在于许明珠是否用她。
忐忑不安却又暗含期待的等着许明珠的消息的信姿甯在听到崖溪风转述的吩咐时,愣住了,许明珠要让她去西南寻找陈家后人?这是许明珠决定留下她,让她为其作用了?信姿甯不敢相信她这么快就得到了许明珠的任用,但仔细一想,便也明白了许明珠的意思,去西南寻陈家后人只是一个考验,考验她的能力罢了。
哪怕通过了这个考验,信姿甯对许明珠来说也只是一个得用的手下,未及心腹之地,要想成为许明珠的心腹,成为其无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她还要做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心力才行。但也无妨,至少她已经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好过青莲送来的那些人到现在都还被冷待着,地位甚至都比不得那些三教九流之徒。
信姿甯不是个拖泥带水之人,得了许明珠的吩咐后就立刻收拾行囊准备赶路了,但走之前她提了一个要求,想见许明珠一面。虽然许明珠现在是以“李齐”的身份示人,但对信姿甯来说,那不过是皮囊罢了,站在她面前的无论顶着谁的脸都只是许明珠。许明珠听得崖溪风的传话,嘴角微翘,点点头,见一面也无妨,她也想看看名相鄂子琳教导出来的学生究竟有多与众不同,又有着怎样的本事。
在崖溪风的安排下,许明珠和信姿甯在有名的飘花楼见面了,信姿甯也不啰嗦,直奔见面的目的,向许明珠跪下,递交了“投名状”,有些事是该让许明珠知道真相了,如此,许明珠在皇城能够更如鱼得水些,行事起来也更有保障。
许明珠无所谓的接过了信姿甯递来的信封,并不急着打开,她们这会都是以假面示人,一个顶了别人的身份,一个伪装成市井无赖,单从皮相上看,可看不出什么来。许明珠更关注的是信姿甯的本事,而在信姿甯告辞离开前,她特意提醒了信姿甯一件事,“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有一些人会和你结伴同行,你们到了西南如何行事,都看你们各自的本事,我只一句,想留在我身边,就向我证明。”
信姿甯眉心微皱,郑重的点点头,她自会向许明珠证明自己,如同许明珠向他们这些人证明没有他们她也照样能成事那样,以事实说话。可当信姿甯在路上和那些“同伴”会合并通过身份考验后,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和她结伴的竟然是青莲送给许明珠的那些势力的各方代表,许明珠把他们凑一起是要做什么?
“当然是‘熬鹰’了,谁能把事办好,谁就能留在我身边。”许明珠喝着茶,听着窗外的曲调,轻笑了一声,在崖溪风也会心一笑的时候,打开了信姿甯给她的信,原想一目十行的看完,可看着看着,许明珠的脸色就变得凝重了起来。
崖溪风意识到不妙,忙起身走到许明珠身侧,轻声询问,“明珠,可有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