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五回 晋阳宫真天子现世
正说到虬髯客三试李世民。这三次让虬髯客对李世民是心服口服啊。给李世民把前前后后的经过一介绍。哦……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啊,闹了半天,是这位吃饱了没事干找我的麻烦来了。你说的轻巧啊——三次试试。可给我工作带来多大阻力!我正忙得不可开交呢,你还给我找麻烦!但李世民他不能说呀,脸上还得带着笑容,知道这都是当世奇才。
这时,慧明长老乐乐地说:“仲坚,怎么样啊?现在你还打算起事吗?还打算当天子吗,啊?”
“哈哈哈哈……”张仲坚把手一摆,“真天子已出,我何必还当这个假天子呢?”
“哦?”慧明一听,“真天子已出?你所说的真天子是何人呢?”
“还有何人呢?不正是二公子吗?”虬髯客用手一指李世民。
李世民激灵灵打个冷战。怎么?李世民现在可没想着要争夺天下呀,他还没打算呢。一说自己,“哎呦!”李世民说:“慎言,慎言。这话可不能说呀!这可是灭族之言呐!”
“行啊!”张仲坚把手一摆,“二公子,你也不必在这里跟我客套。总之,我认为你就是未来的真天子啊。我之前那不过是一场春秋大梦而已呀!行吧,我说大哥、贤妹,我在中原已无了挂呀。我说二公子,刚才咱下棋的时候,我说的那句话你还记得不记得?”
李世民说:“先生,您说的哪句话呀?”
“我说:‘这中原归你,东南一隅、这个角你就让给我吧。’不知此言说话算数否?”
李世民没明白呀:“张先生啊,这对弈之言有什么算数不算数的呢?”
“哎——你是真天子,那天子是金口玉言!那在场的各位,你们都是证人呐,你们都听见了二公子亲口答应我的——东南一隅让给我了。二公子可不许反悔啊!甭管未来你走到哪一步,可都不许反悔!”说着话,张仲坚冲着李世民一拱手,“二公子,我在中原事情已了,别无牵挂了。我给你制造了这么多的麻烦,深表歉意。那日你不是已经答应了役工吗?说三日之后先给他们结一部分工钱。为此,你们老李家还演了一出戏。这出戏我也佩服啊,既表明了态度又能够缓解矛盾,那真是二公子绝妙之计啊!这么着吧,这麻烦是我找出来的,我就得替二公子把这麻烦消除了。刚才我也说了,我的万贯家产现在就放在天龙寺,为了弥补我的过错,二公子,我把这万贯家产都捐给你,你们那爱怎么使怎么使,是盖晋阳宫也好,是未来招兵买马也罢,都归二公子你来支配,你看如何呀?”
哎呦!这一下子出乎李世民意料之外呀。
慧明长老双掌合十:“阿弥陀佛——仲坚呐,你能够把如此多的财物全部施舍,足见你的气魄之大呀!”
“老和尚你呀,甭奉承我!回头你带二公子去点拣财物也就是了。行啊,我在中原大事已了,在下这厢别过。请二公子记住,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什么意思——你记住了,以后十年内,东南数千里外如果出现一些异事、出现一些大事,那就是我得事了,你不要奇怪。在中原我建不了国,我到海外建国去!总之,我不是九州之主,我能够统领一个小国绰绰有余吧?“告辞了!”说完,就见张仲坚猛然把身形一晃,一下子闪身出了方丈,脚一点地儿,“噌!”纵身上房,三蹿两纵,踪迹不见。
李靖连同张初尘赶紧地追到外面。
“唉!”三元李靖叹了口气,把张初尘拦住了,“别追了,他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就算追上,又有什么意思呢,嗯?咱不能说把人家留在这里还争夺天下呀。既然仲坚有其大志,就让他自己完成好了。回头,咱再去找他。
张初尘也叹口气,俩人转身回来了。
李世民还没等追到门口呢,人就没了。李世民也不知道刚才张仲坚的那句话什么意思?还以为张仲坚丢了脸面,也就是用话去找补找补而已。所以,李世民也没往心里去。
咱们书中暗表,一直到李世民登基坐殿,贞观十年,突然由打南方有南蛮上朝入奏,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进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在大唐版图之外,也就是现在的什么菲律宾、泰国这一带,当时有国家叫做扶余国。扶余国国王荒淫无道,结果跑过去一个人带着海船千艘、甲兵十万把这扶余国国王杀了,他自立为扶余国国王了。
李世民一问南蛮:“此人长相如何?”
南蛮告诉他:“这人长得是碧目虬髯,手使一把鸿毛宝刀。”
“哦……”李世民一听,明白了,看来是虬髯客张仲坚在海外成事了。就应了今天的话了。
虬髯客张仲坚走了,他与本套书没太大关系了。当然,在后文书还会出现,咱说到他时再说。在本套书中,这张仲坚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不是个大人物,不是个主角。在《风尘三侠》那套书里,他是主角。要想了解他更多的故事,您可以去听听另外一套书《风尘三侠》。总之,他走了。
这时,慧明长老领着李世民就来到了这天龙寺后面,打开地窖,让李世民验银子。
李世民一看,嚯!满满一地窖,不是金子,就是银子,好家伙,没有百万也差不多少啊,这下子发了呀。李世民赶紧地禀报给自己的父亲李渊。
李渊闻听,“哎呦,阿弥陀佛……”直念佛呀,怎么?这真是天助我李氏啊!正没钱呢,现在就给钱了!赶紧地吩咐:把这些银子拿出来,先把役工工钱垫付了。
这一给工钱,那役工干活更加卖力了。一看人家老李家果然言之有信,说三天之内给工钱,人就三天之内给了。人家变卖了自己的家产呢!因为李世民得到虬髯客这笔钱的消息他们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逼的人家太原侯变卖家产给发的工钱呢。哎呀……你看,多不好意思啊!现在既然工钱拿到手了,焉能够不卖力干活呀?咱得救太原侯啊!咱得赶紧地把这晋阳宫盖起来呀!对!老百姓们、役工们干劲儿十足,热火朝天呐。
那天龙寺呢?老和尚根本就没卖,那都是假的。慧明长老是得道高僧啊,能说贪图那些金钱吗?其实早就同意拆天龙寺了,只不过演的这出戏。现在张仲坚走了,天龙寺拆!老和尚说:“我们挪窝!有房子就住房子。没房子,我们自己搭芦棚。”
那天龙寺一拆,李元霸就住不了天龙寺了,只能搬回家住。李元霸打八岁进入天龙寺之后,一直这五年,除了春节、八月节这重要的节日以及母亲、祖母的寿诞,李元霸回家一趟。其余的,都住在天龙寺。现在没辙了,又搬回家。李渊专门在西跨院给他划了一片地:“这个地方就是你的西府!你先待在这里。不许给我惹祸,不许出去!什么时候天龙寺再盖好了,你再搬回去!”
李渊听李世民说了,李元霸大闹天龙寺,把横三世佛都由打佛龛上打下来了,差一点没把天龙寺给拆喽。哎呦!李渊捏一把汗呢——我这哪是养儿子呀?我这分明是养一太岁呀!吩咐李世民、柴绍:“你们俩跟元霸好,你们俩给我看好了!尤其是回头等到圣上来咱们晋阳,我就告诉圣上我这个儿子死了,就没这个儿子。千千万万地不能让他见到圣上!见到圣上,那还不拆了庙了啊?记住没有?”
“明白!明白!”
“看好了!”
把李元霸锁起来了,关在西府,天天不让李元霸出来。那您想想,李元霸这好动不好静的人,就给憋坏了。憋久了,非出事儿不可。不过现在还没达到质变呢,还在量变。等他量变一段时间,咱再说他。
说谁呢?说晋阳宫。这晋阳宫在全体太原老百姓努力之下,眼瞅着,“欻——欻——欻——”一天一层、一天一层……不出百日,一座宏伟的晋阳宫盖得了!
李世民邀请父亲过来验收。
李渊带着裴寂等人过来一看,哎呀!李渊高兴坏了,拍着李世民的肩膀:“二郎啊,如此雄伟的皇宫,亏我二郎啊!”李渊前前后后转了一圈,非常满意——看来呀,我的脑袋保住了。起码来说,杨广到这里,从这宫殿之上挑不出毛病,百日之内能建造出如此金碧辉煌的宫殿,估计大隋也找不到第二个。嗯!李渊非常高兴啊,大赏这一次修建晋阳宫有功之人!反正现在有钱了,张仲坚那钱花不完呐,大赏文武。大家皆大欢喜,就在这里做好了迎接杨广到来的准备了。
派出人去一打听,杨广那不巡游北塞去了吗?现在到了雁门郡,刚刚进了城,看那意思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出不来雁门。
行吧,李渊一看,“既然如此,大家休息休息吧。这一阵子,大家也忙活坏了,尤其是二郎啊,眼瞅着瘦一圈儿啊,好好休息!”
李世民此时向自己父亲提出一个要求,说:“我想出去转一转,也好散散心。这一段时间确实太累了,我想走访走访咱们晋阳周边。另外,往北边看一看。您放心,我不走远。一旦我闻知陛下御驾启动,我赶紧回来。”
李渊也没多想,认为二儿子应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忙活一通了,出去旅旅游也挺好的。“行啊,二郎,我派几个人护卫着你一起去玩儿。”
“啊——不不不……呃……父亲,您也知道,我这人呢从小独来独往惯了,我不太喜欢旁边人前呼后拥的,我出去就转转,转转就回来。”
“呃……你一个人也不行,带俩小厮吧。”
就这么着,李世民带了四个护从,然后轻装简从离开晋阳,往北一边游逛一边散心,另外一边也是打探杨广的消息,万一杨广已然起驾要奔晋阳,自己赶紧得回去。同时,在这游历的过程当中,李世民清清脑袋,好好地想一想现在的天下大势,想一想未来应该何去何从?这一段时间,除了监工晋阳宫,李世民跟在晋阳的李靖、张初尘这两位世外高人没少了交谈,纵论天下大势,从李靖那里汲取了很多的营养,有很多之前没有想通的事儿。哎,突然间通过和李靖交谈,李世民想通了。比如很多的事情之前没有考虑到的,现在居然在脑海当中都成型了。要么说谈话聊天要多跟高人聊。比自己学问大的、比自己能耐高的、比自己德行高的,哪怕不在一个领域,您跟人家聊天儿,您的眼界也会放开,就会被人家的某一点让你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要么说宁可跟着明白人打一架,也不跟糊涂蛋说一句话呀,就这道理。您跟那些糊涂人矫情什么呀?矫情半天,您也糊涂了。李世民和李靖这是两个高人啊。两个高人互相启发,这眼界是越来越宽呐。
后来,李靖说:“皇上要来你晋阳了。我在这里待着,多有不便。皇上身边耳目众多,要是知道我在晋阳,他再瞎想。干脆,我先躲一躲。等皇上走了,我再回来。”
就这么着,李靖和张初尘这风尘二侠告辞了李世民,人家走了,走了十来天了。
李世民借着这一次游历的时间,把这些天跟李靖交谈的事和自己脑海当中想的有一些不太成熟的事情全部拿出来捋一捋、琢磨琢磨。要么说人不能老忙啊——哎呀……说我忙得呀,没时间思考!我天天忙!完了。你这人就完了!怎么呢?你必须在忙中还得把自己倒空了,经常要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去反思,自己去想想未来,去盘算盘算下一步怎么办?也就是说,人要经常地在纷纷扰扰世界里把自己静下来,只有静才能够未来更好地动!李世民这一次游历其实就是要给自己一个独立的静的思考时间。
有时候,他暮宿深山。到了晚上,自己来到峰顶,仰望天河,满天星斗。看着这星象,李世民琢磨世界;有时候,李世民撒马山坡之上,让马儿在那里啃着青,自己躺在山坡上,衔根小青草,任那山上微风拂动,在那里静静地冥思苦想;有时候,他牵着他的白龙马,沿着汾水河畔,一边遛马一边看那汤汤流水,静静出神发呆……
哎,这一天,李世民又到汾水河边饮马。马儿在那里饮水,李世民来到河边,捧起水来洗了一洗脸。那年代,这水干净极了,大家经常就直接饮用了。洗了把脸,拿出手帕往脸上一糊,往下一擦——等这手帕离开了自己眼睛到达自己鼻子的时候,这眼睛正好睁开。一睁开,嗯?怎么呢?李世民就发现在这汾水河里浮浮漂漂有很多小竹筒。那不是说一个两个的,浮浮荡荡在河里头得有十来个。李世民好奇呀,十六岁少年呢,心说:这……这是什么意思?这怎么回事?怎么还在河里头漂着那么多的竹筒子呀?说漂根竹竿,这很正常——哪个撑船的不小心把竹篙扔水里了,顺水漂来了。它不能说一节一节的。说:“一节一节的有可能是砍竹子砍出来一节扔河里了。”但是,怎么那么多呢?李世民就觉得非常奇怪。
这时,他发现有一个竹筒被那水推到岸边了,这岸边水浅,又有一些水草在那儿一挡,这个竹筒在那里漂荡——漂荡——漂荡——它滑不下去了。
李世民伸手去够,没够着。因为在岸边,离那个地方还算远的。赶紧来到自己白龙马前,由打鸟翅环、得胜钩上,“咯楞!”把自己那口定唐宝刀给摘下来了。
定唐宝刀又称“斩影绝”呀。什么叫“斩影绝”?据说这口刀快呀,如果上阵临敌,比如对方敌将不是你的对手,人家拍马就走,你在后面追,但是你追不到人家。如果这个人对着太阳跑,太阳一照这人,这个人的人影往地上这么一洒。你一看:我追不上你呀?得了!我拿着刀砍你的人影吧!你举起这斩影绝照着这人的人影那脑袋“噗”一刀下去,你看,能够把他的影子劈为两段,把他的脑袋劈下来了。再看马上那人,“咕噜!”人头落地,就那么快!说:“这是真的假的?”当然是假的了,就证明这刀快,连影子都能斩断!这是李渊花重金找的造刀匠作挑那好铁给李世民量身打造的定唐宝刀啊。
把这定唐刀摘下来,用定唐刀去够那竹筒,拨拉——拨拉——拨拉——就把那竹筒由打岸边儿捞到了堤岸上。然后,拨拉到自己近前。把定唐宝刀往旁边一杵,一竖刀竖那儿了。李世民把这竹筒拿过来了。一看,果然有毛病!怎么?这竹筒一头是竹节。另外一头本来该是空的,但是这一头现在被一层白蜡封住了。把这白蜡抠开,里面是一层油纸。再把这油纸揭开一看,这竹筒里头有一块白绢。把这白绢打开。李世民一看,哎呀!李世民大吃一惊啊。
原来,这是一封求救信。上面写着:当今圣上杨广被突厥三十万雄兵围困在了雁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