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靠近凉州的草场,以及凉州发生瘟疫的消息,不仅传回了中原,在传到中原之后没多久,也迅速传到了草原之上的其他地方。
当这个消息传来之后,本正准备要动兵的拓跋焘脸都黑了。
瘟疫,天下各方势力之中,又有哪一家不怕?
虽然说,现在瘟疫还只是在铁木真靠近凉州那边的草原之上,并没有传播到草原的其他地方。
可是,现在没传播过来,是因为这场瘟疫才爆发了没多长时间。现在没传播过来,也不代表未来传播不过来!
面对瘟疫,就算是拓跋焘这个时候也感觉心惊胆战的,而不是说像之前那样抱着看热闹的心思。
故而,就算是他的草场,现在和凉州以北的草场还隔着相当遥远的一段距离,可是,拓跋焘出于忧患意识,已经开始做起了准备。
主动放弃了靠近铁木真势力范围的一部分草场,意图将这一部分作为他们的隔离带,同时,也开始做好了向北的准备。
最后如果真的不幸瘟疫传到了他们这边,拓跋焘如果真的没办法的话,那也只能够不断的向北边迁徙了。
这种东西,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不染上。
………………
凉州!
铁木真这个时候的情况非常的糟糕!
无比的糟糕!
就在三天之前,他的儿子,拖雷,也在这一场瘟疫之中倒了下去,也不知从何处被感染了瘟疫。
铁木真叫来了蒙古最好的医生来照料拖雷,不过,却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
原本,拖雷是应该在敦煌之内的,他是在敦煌城破,冒顿攻打玉门关的那段时间,离开敦煌的。
冒顿和拖雷之间的矛盾不小,而且,到了后面,两个人之间的争执越大,就算是耶律楚材,也有些快要压制不住了。
耶律楚材虽然是大元的丞相,还是铁木真的左膀右臂,但是,问题是这两个人一个是冒顿汗国的汗王,另一个更加是铁木真的亲子。
这两个人,平常的情况之下,也确实会给耶律楚材的面子,才能够有所克制。可是,这两个人一旦吵得激烈,火气彻底上来之后,就算是耶律楚材也没办法彻底压制得住。
而那个时候,不管是玉门关的战局,又或者是西州的战局,都到了关键的时候。
而铁木真又恰好是个有决断的人,将这个原本用来制衡冒顿的人,暂时调了回来。毕竟,冒顿的身边到底也还有一个耶律楚材,一切也还在他的掌握范围之内。
那个时候,玉门关的战局确实处于最关键的状态,在冒顿的步步紧逼之下,玉门关的防备力量不断被削弱,虽然在这个过程之中,元蒙的损失也不小,可只要能够拿下玉门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为了不影响战局,拖雷只能够回来。
奈何,铁木真就算是做到了这一步,但是依旧天不遂人愿。
就在最后一刻的时候,霍去病硬生生的杀了过来,硬生生的给玉门关又续了一口气,甚至,鞠义在援兵中到来士气大涨的情况之下,还反冲锋了一波,大将石敢当斩乌维于玉关门下。
乌维之死,可是着实的刺激了冒顿一顿。
挛鞮家族之中,乌维可是和冒顿站在同一波的。
冒顿家族,虽然在元蒙之中也是一个超级家族,老匈奴贵族势力之中的代表性家族,但是,这个家族内部却并不同意。
冒顿和他的父亲直接就矛盾重重,而且,在内部,也同样有呼韩邪这样的左派人物。
好在,对于铁木真而言,虽然玉门关这里没有最终给他带来好消息,可是,西州那里却在不久之后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西州,面对三路大军的节节围攻,苏定方本来就越发不知,给了玉门关,还不得已之下,硬生生的抽调出如此众多的骑兵,直接导致战场的崩溃。
当慕容垂大声的消息传来之后,那个时候,就算是铁木真也信心满满,顶多两个月的时间,忽必烈和慕容恪他们就可以给他带来好消息了。
而且,两个月的时间都是往多了估算的,以那个时候西州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结束战局的。
果然,接下来的好消息不断,继慕容垂战败甚至直接生擒了郭崇滔之后,慕容恪又一次战败了苏定方。
只不过,并非是像慕容恪那样的大胜,直接打崩了苏定方的左翼战场,仅仅只是击败或生擒了苏定方五千兵马。
不过,五千兵马,对于目前的西州来说,本身就是一记重锤了。
左翼战场被慕容垂打崩,苏定方防线的薄弱处直接暴露在了慕容垂的眼皮子底下,苏定方如果不尽快做出改变的话,马上就会在两个慕容的联手之下,全军覆没。
而且,他不仅要尽快做出改变,而且还要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在击败了左翼战场的慕容垂到来之前改变。
但面对慕容恪这么一名不下于他的兵法大家,局势这么急,他能够讨得到什么好?
仅仅只丢了五千兵马,还是因为慕容恪中了陈平的疑兵之计,耽搁了半天的时间。
而西州形势大好,一副马上就要结束的样子,铁木真甚至都已经计划起,等到西州的兵马涌入凉州之后,如何击败蒙恰和卫青了。
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瘟疫在草原之上出现了,给了铁木真沉重的一击,而且,也让即将结束的西州战局发生了变化。
虽然说就算是到如今,瘟疫也还在凉州的范围之内,并没有出现在西州。
毕竟,从凉州到西州,这中间可是重重的毫无人烟的沙漠地带,容易想要传播到这里,比传播到司雍地带不知道要困难多少。
但是,就算是瘟疫还没有传过来。
可是,任何一件事情,本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就算是还没有传过来,依旧对于西州战局形成了最直接的影响,让原本即将结束的西州战局也拖延了下来。
而这一切的原因,就归结于忽必烈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