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带领家丁每日奔波于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寻找各种珍稀之物用于丧葬之事。
他们找到了用金线绣制的幡旗,还有那些精雕细琢的玉石棺材配饰。
经过五天的时间,族长终于收集齐了所有的丧葬所需物品,账目一算,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算。
但是想着李莲英的嘱咐,他心中满是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葬礼。
他带着满心欢喜,和家丁们一同返回到了大城县。
李家三兄弟见族长回来,急忙询问详情。
族长眉飞色舞地给他们兄弟仨讲述了京城里的所见所闻,以及新筹备的物品。
当三兄弟听到族长给他们汇报最终的花费数额时,他们也是大吃一惊,大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族长见三兄弟有些吃惊,赶紧解释说:“三位爷,您们不要紧张,大总管再三交代了,要您们不要惜钱,要舍得花钱,一定要把丧事办得高大上档次,风风光光,阔阔气气,不能让外人笑话咱李家。大总管还特意交代,让三位爷再把花费扩大一倍。”
三位兄弟听了族长传达的二哥李莲英的话,他们也是大为惊愕,不过他们只能照办。
最后,族长又把李莲英交给他的老佛爷赏赐的五万两银子递给四爷李升泰说:“四爷,大总管说了,这是老佛爷赏赐给大总管的老太太丧事礼钱,让您们拿着花。”
四弟李升泰接过慈禧皇太后赏赐的五万两银子,感动得说不话来。心想,二哥真是太牛逼了,老佛爷都给老太太的丧事赏赐礼钱,真是了不起的大事情。这事在咱们大城县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三兄弟接着又把老太太治丧委员的人员重新召集在一起,传达了李莲英的最新指示精神,要求他们按照李莲英的最新指示精神,准备老太太的丧事工作。
与此同时,李莲英回到宫中,精心照料慈禧皇太后。
慈禧皇太后得到李莲英的精心照料,心情大好,身体也逐渐好转。
在大城县这边,随着筹备工作接近尾声,整个县城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
光绪三十年二月,李莲英母亲的丧事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李莲英扶柩回乡,安葬老太太。
这次,李家三兄弟仍然派族长进京向李莲英汇报前期准备工作,因为族长这一回是二次进京,轻车熟路,所以很快就找到了李莲英府上。
族长见了李莲英赶紧抱拳作揖说:“大总管好,奴才又来打扰大总管了。”
李莲英说:“族长不必客气,说吧,有什么事情?”
“大总管,奴才这次仍然是受三位爷的委托,前来给大总管汇报老太太丧事准备工作,现在乡下的丧事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请大总管择日扶柩回乡,让老太太入土为安。”
李莲英听了,说:“好,谢谢族长,本总管知道了。”
接着,他又问了族长一些有关乡下丧事准备工作的事情。
李莲英听了族长的汇报,非常满意,说:“族长,你先回去,告诉三位爷,让他们等着,不日,本总管择个黄道吉日,就扶老太太灵柩回乡下安葬。”
族长得令后,立刻乘车离京,去乡下给三位爷汇报此事。
送走族长,李莲英急匆匆地赶到皇宫里,去拜见慈禧皇太后。
“老佛爷,现在已经到了春天,奴才母亲乡下的陵墓已经修建好,奴才打算近几日择日扶母亲棺椁回乡下葬,请老佛爷恩准奴才回乡。”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虽然有点舍不得让李莲英离开她的身边,可是毕竟人家是回乡下去下葬母亲,这样的事情她还是不得不忍疼割爱,恩准李莲英回乡的。
“小李子,哀家知道你是个大孝子,哀家虽然舍不得你离开哀家,可是,你扶棺椁回乡下葬母亲也是大事,哀家恩准你两个月的时间,回乡下老家安葬老太太。如果你再有啥难事情,尽管给哀家说,哀家帮你解决。”慈禧皇太后关切地说。
“谢老佛爷,您恩准奴才两个月的假期,奴才已经感恩不尽了,奴才怎敢再向老佛爷提条件,奴才这就很知足了。”
李莲英跪下给慈禧皇太后虔诚地磕头谢恩。
“去吧,葬完老太太早点回来,哀家身边不能没有你,哀家会想你的。”慈禧皇太后无限惆怅地说。
“老佛爷,奴才也舍不得离开您老人家啊!可是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啊!老佛爷保重身体,奴才安葬完老太太,马上就会回来侍奉老佛爷的,请老佛爷放心。奴才也想老佛爷啊。”李莲英说着,眼睛里流下了两股泪水来。
“好了,小李子,别哭了,你去吧。哀家理解你的心情。”慈禧皇太后说着,也不由得泪眼婆娑了。
李莲英站起身来,一转身,走出了慈禧皇太后的寝宫。
慈禧皇太后看着李莲英离去的背影,心里无比伤感。
她不光是伤感李莲英这些日子离开了她,她有点凄凉悲伤外,更主要的是她想到了李莲英的娘。
由李莲英的娘,她想到了自己,她现在已经是耄耋老人,日薄西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知道哪天她也会像李莲英的母亲一样,轰然倒下,离开人世。
一想到这些,慈禧皇太后就伤心不已,泪流满面。
人的一辈子真的太短暂了,想想她很快就要离开人世间,心中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悲哀。感觉到她就像寒风中挂在树枝上的那片枯叶子,随时就会被寒风吹落下来,被风刮走。
李莲英回到家里,找来大哥李国泰商议运送母亲灵柩的事情。
经过兄弟俩的认真研究和细心斟酌,决定母亲的棺椁从京城到通州,用旱路运送,然后,从通州乘船由水路运回大城县。
旱路这一段由李莲英和大哥李国泰和他的继子们一同陪灵柩前往通州。
到达通州后,李莲英乘车走旱路,提前回乡下准备其他事情,水路由大哥和继子们负责扶灵柩回乡。
路程规划好后,次日老太太的灵柩在众人的哭喊声中开始启程出发。
李莲英的母亲灵柩沿着预定路线运送前行。沿途百姓纷纷驻足观望,只见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幡旗飘扬,那金线绣制的幡旗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灵柩运至通州后,顺利转乘水路。李莲英改道先行回大城县准备其他事情,灵柩由大哥李国泰等人负责小心护送。
然而,途中却遭遇一伙劫匪,这群劫匪听闻这是李莲英家老太太的灵柩,以为必定有大量陪葬财物。
他们决定抢一次运送李莲英母亲的船,发一次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