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吴忧在心里替公主府的厨子默哀。
饭后,董大宝安排好了事务,便拉着吴忧去了别苑。
别苑内公主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见吴忧到来也不废话,吩咐下人上茶后,便开始了说书大业。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周瑜死后庞统的出现让人更加的期待。
不似刘备一般三顾茅庐,龙广的身份以及不近人易的长相,被刘备派往去了耒阳当起了县令,让人啼笑皆非。好在刘备及时醒悟,险些错失大贤。
后续则是马超出场,杀的曹操割须弃袍,险些丢命,听的众兵士热血沸腾。
从庞统的出现,到取西川,再到落凤坡庞统身死,不禁让人惋惜。如周瑜一般,天纵之才,终敌不过天意弄人。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数日,直到吴忧说到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不禁让人垂泪,哪怕公主也眼圈通红。
关羽义薄云天,是她最喜欢的武将之一,可这样的良将却在了宵小手中。
啪。
见天已晚,吴忧一拍醒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与以往的情况不同,关羽的死让在场之人陷入了悲伤之中,吴忧没有理会,带着哑巴和耿飞出了别苑。
义薄云天关二爷,战力天花板的存在,吸粉无数,若这一章的内容传开,必定让无数关羽迷泪目。
吴忧可管不了这些,悲伤也好,愤怒也罢,他是京都令,谁敢上门找麻烦!
如果吴忧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那后果很难预料,承受无数读者的怒火是必然的。
大营已经搬迁完毕,军营的设施已经准备了七七八八,只是招兵的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能达到征兵要求的人越来越少,直到现在才两百出头,人数还不到一半。
吴忧也很无奈,这个朝代虽然百姓经常干体活,但生活水平有限,能招到这些人已经是万幸。
刚回到吴家,赵轻柔便捥住了吴忧的胳膊,将吴忧拉到摇椅上,亲自斟了一杯茶递到吴忧面前。
吴忧接过茶盏,道:“说吧,什么事?”
赵轻柔对吴忧很好,以往煲汤第一个给他品尝,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心意不能辜负,但汤是汤,茶是茶,如此热情,定然有事。
“你果然聪慧过人,什么事情都瞒不住你。”赵轻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明日桃园诗会,我想让你陪我一起去。”
之前赵轻柔参加诗会,都是问自己邀诗,现在却叫上自己同去,莫不是有事?
想到这里,吴忧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次日一早,吴忧跟随赵轻柔,曹雪凝一起乘马车前往桃园,让吴忧意外的是,独孤恺也一起跟了过来。
这次护卫吴忧的不是哑巴和耿飞,而是卓小乙,他骑着马慢悠悠的跟在马车后面。
通过几天的观察,吴忧发现这个人很有意思,只要哑巴在自己身边,他一般都找不到人影,现在哑巴和耿飞去了军营,他莫名其妙的出现了。
吴忧还发现卓小乙是一个很孤僻的人,话很少,不过吴忧却觉得此人很可靠。
车厢中,吴忧和独孤恺都不说话,倒是赵轻柔和曹雪凝一脸的兴奋之色,聊的热火朝天。
“那个琪县主太过分了,处处针对我们,这次一定要她好看。”
“当然,她居然敢和我比琴艺,今日过后,她见到我们怕是都要绕道走。”
听闻此言,吴忧一脸的黑线,她们女子的斗争,把自己扯进来,真的好吗?
这就像两个孩子打架,输的一方打不过叫家长,这着实有点儿不地道。
这诗会吴忧不想去了,但都已经答应了下来,这个时候反悔,定然会惹赵轻柔不快,思良片刻后,吴忧说道:“轻柔,依你的琴艺应该不输任何人,你和那叫,琪县主的比试,应该不会输。”
“那当然。”赵轻柔一脸的自信,似乎猜到吴忧在想什么,她继续道:“琪县主说你只是诗词厉害,其他的一窍不通,你生气不生气?”
“不生气。”吴忧很诚实的答道,这是实话,他的名声并不是靠诗词堆砌起来的,或者说诗词只是锦上添花,吴忧并不在意,更何况他也犯不上跟一个不认识的女子生气。
赵轻柔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吴忧,一字一顿道:“你,生,气,吗?”
察觉到危险,吴忧连忙改口,故作愤怒状:“生气,我当然生气,琪县主太小瞧人了,今日便让她知道本官的厉害。”
闻言,赵轻柔脸上再次恢复了灿烂的笑容,她拍了拍一旁的礼盒,笑道:“今日我们合奏一曲,就是那首曲子,好好表现。”
这哪是叫自己参加诗会,这分明是去欺负人,吴忧不认识琪县主,心里却对她充满了同情。
赵轻柔身旁的两个礼盒吴忧并不陌生,大的礼盒装的是琴,小的礼盒装的是箫,至于赵轻柔说的曲子,正是之前二人合奏过的痴情冢。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春梅花落,桃花绽放,这是冬去春来的景象。
桃园在京都城外的东北方向,这里原先是云四海的产业,云四海死后此处充公,乃归朝廷所有。
大约半个时辰后,车夫将马车停在桃园外围,吴忧几人下了马车,放眼望去,这片桃林很大,占地数亩,白中带粉的桃花将此处点缀的极为漂亮。
吴忧不禁感叹:“真是好地方!”
“那当然,我们走吧。”赵轻柔捥着吴忧的手臂在前,五人一道顺着鹅卵石小路朝桃园内而去。
进入桃园,桃花的淡淡香味儿清新宜人,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连同吴忧心情也愉悦了起来,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赵轻柔的心情很好,俏颜之上尽是掩饰不住的笑容:“我想到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题都城南庄是吴忧很早之前所作,用在此处,确实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