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见一支大军赶到,为首之人正是晁衡,心中怒气更盛,暗自大骂四王,竟让棘壁之军,安然退却,实在无用。吴王令吴军停止攻击,换上一副笑脸,洪声道:”晁将军,广陵一别,别来无恙?“
晁衡笑道:”托大王洪福,尚且安然。“吴王笑道:”晁将军说笑了,当日在广陵,寡人一见如故。寡人亦看出将军乃少年英雄。“又假作心慈道:“听闻将军之父罹难,寡人异常痛心。将军乃泾渭分明之人,其实不用寡人多说,将军亦明白寡人之意。”
晁衡心内暗笑不已,又是一卖嘴之人,笑道:“末将深知大王之意。但末将与大王的想法却大相径庭。”吴王劝道:“将军何必如此固执,将军若是愿率军来降,寡人立即拜为大将军,三军归将军一人统帅,地位只在寡人之下。”晁衡笑道:“多谢大王好意,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末将若与大王同流合污,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更对不起祖宗。“
吴王听闻不禁变了面色道:”将军岂不见,睢阳城已危如累卵。刘武小儿亦不过是苦苦支撑,城破这是时日,将军难道就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
晁衡道:”大王不必多言,末将若不是看大王年长,羞辱之言早已出口。“吴王颔首道:”既然如此,一战便是。“
此时烟尘尽散,城墙上梁国军士见得,与吴军对峙的大军,打着梁与晁字旗号,急切报与梁王。梁王大喜,亲自验看,见得大军为首之人正是晁衡,遂令都尉昭即刻驰援,不料一支军马,横向挡住都尉昭的去路,都尉昭只是令其副将与其纠缠,自己则是一心向前与晁衡合兵。吴王令人截住都尉昭,晁衡见状,挥军与吴军混战。吴王率领的是精锐,晁衡率领的亦是精锐。精锐相战,杀得天昏地暗。吴军兵马陆续杀出。梁王又令前将军刘尚率军驰援,军师百里耝又劝阻道:”大王,不可再遣,倘若三路兵马有失,凭城中之兵力不足以与叛军抗衡,无疑于将睢阳城拱手相让。“
梁王这次倒是未听他的,不满地说道:”晁将军威名已震海内,其救得棘壁军,本已是大义。寡人若坐视不管,任其陷于贼手,寡人还如何带得城中之兵?“
待刘尚军出,梁王命人擂起战鼓,犹觉不足,亲自挽袖击鼓。城上兵士见梁王亲自擂鼓,亦齐声高呼,为三军鼓劲,梁王一面擂鼓,一面令城上弓箭手放箭,以摄吴军。
双方激战两个多时辰,互不相让,赶到天黑,才各自收兵。梁王大喜,命打开城门,迎接众军,晁衡未让兵马先进,而是等棘壁百姓尽数进入城中,方才率兵马入城。
棘壁百姓入得城中,萧县难民听闻,亲人相见,亦喜亦悲,倒头拜得晁衡,皆言谢。晁衡笑道:”此乃大王之意,本将只是遵照大王的旨意而为。诸位应谢大王才是。“众百姓又谢得梁王。
梁王本就见晁衡能率棘壁之军,安然而退,又如此深明大义,为自己在百姓中树立声望,不由得暗生感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