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见兵士不开口,沉声问道:“你等为何喧哗?”一兵卒,虽愤愤但却恭敬地回道:“启禀陛下,我等方才进食,见粮食比昨天少了近一半。我等与粮官争论,不想惊动了陛下。”
吴王冷视粮官,粮官大惊,争辩道:“陛下,这两日无粮草运来,本就捉襟见肘,下官想暂时减少一些,等粮草运到再行恢复。”
兵卒呛道:“必是你无端扣克,以此言来搪塞,你难道要让我等饿脖子去攻城?”粮官大急,冷汗直冒,见吴王面色难看,一时毫不讳言道:”下官岂敢扣克,只因听闻运粮队屡次被强人焚毁,下官亦无能为力。“
吴王闻言大怒,骂道:”你竟敢无端妄言,扰乱军心。“说着用右手抚耳,后面随从之人见得,知是吴王习惯,只有愤怒杀人时才会有此举,不待吴王发话,抽出佩刀,直奔粮官,粮官见状,急忙求饶,亦声言无过,吴王冷笑不已。随从一刀直至其颈,瞬时人头落地,鲜血如注,眼瞪如铃,有泪流出。
兵士见状,无人不惊,皆不敢动,吴王装作善面,露出微笑,温言道:”此贼已斩,朕决不少你等一分粮食,你等皆回营去等待重新发放。“兵士闻言,皆称谢,无一人停留,纷纷回营而去。
吴王回得大帐,再命一将带领五千兵马,协助刘礼剿灭断粮之人。
晁衡连日来,四处转战,无规而寻,屡屡得手,叛军虽派出三路大军,亦无能为力。眼见吴王催促得紧,三军合并一路商议,将各处运粮队,改运至相城,集中后再派大军沿途保护,送往大营,此虽慢,但也是无为而施,尽可能的减少些损失。
可是晁衡飘忽不定,东一榔头,西一棒,粮草到得相城依旧寥寥无几,不足供应大军日常所需。刘礼又将三军合并商议,定下一计。
这日,晁衡带军来到城父,尚未及一个时辰,斥候来报,西南方向五里处,有一运粮队,有一百余车。晁衡听闻带军潜行靠近,因连日阴雨,路面湿滑,车辙压出道道深痕,车上所载之物并不多,押运兵士有四五百人,左右近视,戒备极严,如临大敌。
晁衡并未率军冲上去,而是静静地看着,主父威问道:”将军发现有何不妥之处吗?“晁衡道:”并未看出,只因连连得手,太顺,谨慎些罢了?“
苏诚请示道:”若不然,我带五百人去拦截,将军在后策应便是。“晁衡摇头道:”你看其行走缓慢,不急于一时,待其不备,再伺机而出。“
众人从未见晁衡如此谨慎,知其不会无的放矢,便不再多言。待运粮队伍行了十数里后,眼见离城父城不远,黄荀到此还未立功,见此不免焦躁,沉声道:”将军若是再不行动,悔时已晚。不如在下带五百人马打探虚实。“
晁衡知其立功心切,想到有可能是自己太过小心,便应允,命苏诚带领五百兵马策应,其与主父威带领剩余一千兵马接应。
黄荀闻言大喜,带领五百兵马冲了上去,运粮队见得,大惊,民夫远远躲避。黄荀冲入押运兵士阵中,一顿砍杀,兵士不能敌,但亦未退却。
正在此时只听闻一阵喊杀声起,一队轻骑,足有五千余,由远而近,急驰而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