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这就打出来,可打铁的活计哪有那么快,要是二十一世纪,这么说还差不多。
刘清明没有在铁匠铺干等,详细跟铁匠铺掌柜,讲解了要他们打造的平板车规格,又改变主意,让他们只需要打造二十四个铁轱辘和杠轴就行了,等打好了两个,就将图纸和轱辘送到城东给木匠。
让木匠来完成平板,这样速度就更快了。
之所以不用木头轱辘,刘清明考虑到磨盘太重,木头的轱辘用不了几次就会坏。
离开铁匠铺。
刘清明没有返回城南的耕地,向着府中走去。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快到正午了,再过一会儿,青莲她们也就回来了。
“刘大人。”走进刘府大门,就遇见唤儿端着饭菜,从后院走出来。
“给碧蘅送的饭?”
“是啊大人,表小姐的疫病好多了,胃口也好了很多。”唤儿说道,端着小半碗米饭和一盘子拼出来的菜。
“病好了,就让她出来走走,别总待在房间里。”
“是,大人。”
唤儿应了一声,端着饭菜走进碧蘅房间,将房门关上。
对碧蘅的照顾,唤儿可以说尽心尽力。虽然还称呼碧蘅为表小姐,但自从她跟着碧蘅离开徐府,基本上也就是碧蘅的贴身丫鬟了。
刘清明没有多言,坐在院中歇息了没一会儿的功夫。可颜端着饭菜从后院出来了,看到刘清明连忙行礼。
“老爷,您回来了。”
“饭做好了?”
“做好了,老爷要用饭吗?”可颜问道。
“不用,等青莲她们回来的吧。”
“那,奴婢先将饭菜扣起来。”可颜应了一声,将饭菜端进厅堂的桌上,用碗碟扣起来,之后又动作麻利的收拾着饭桌,碗筷。
刘清明被晾在院中,也不知道给他倒杯茶。
可颜没有在大户人家伺候过,虽然手脚麻利,但显然还没有被温婉儿调教出来,就跟琴儿和画儿刚到府中一样,光知道干活眼里却没有他这个老爷。
刘清明也没说她什么,走进厅堂,自己倒了杯凉茶,看了看可颜低着头收拾桌椅,问道:“可颜,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吗?”
“回老爷,奴婢家里还有一个二叔和两个已经嫁人的姑姑。只是父亲身体一直不好,虽然都在开封城里,也很久没有联系了。”可颜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转身面向刘清明局促的回答他的问话。
“久病床前无孝子。”刘清明自语了一句。
“二叔和姑姑都不容易,父亲身体才不好的时候她们来常来看过,时长也接济我们一二,只是父亲的病要每天都用药,时间长了,借的钱也没办法还。”
提起自己的父亲,可颜神色顿时黯然了下来,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抿嘴笑笑,说道:“可颜命好,遇到老爷这样的好人。婉儿姑娘也教会可颜很多规矩,青莲姑娘更是从没将可颜当下人看,不跟奴婢们发脾气。能在府里伺候老爷和两位姑娘,是可颜的福分。”
“也是个可怜的人。”
“百姓们都很穷困,要不然能卖身葬父吗?”
“她是孤儿吗,她妈妈呢?”
“从小跟父亲相依为命,现在可不就是孤儿了。”
“娘的,亲叔亲姑都不管她吗?”
……
观众们议论纷纷,看着可颜脸上那带着一丝凄苦的微笑,都能体会到,她说这话心里有多苦。
再有福气,能跟与父母一起生活有福气吗?
再好的主子,还是主子,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人。
“这个时代,百姓都不容易。”
刘清明微微叹了口气,见可颜还低头局促的站在那里,笑笑说道:“府上没有那么多规矩,有什么需要的,你就跟婉儿说不用把自己当成外人,前院不用你伺候,有琴儿和画儿她们,做好了饭你就歇着就行。”
“谢谢老爷,奴婢习惯了,不觉得累。”可颜说了一声,才转身接着收拾座椅。
没多大一会儿的时间,青莲,温婉儿和琴儿画儿等人回来了。
温婉儿吩咐着两个下人去把木桶带回后院,见到饭菜已经在桌上,便让琴儿和画儿她们都去后厨吃饭,不用伺候。
她则打开桌上扣着饭菜的碟碗,给刘清明和青莲盛汤。
“今天的菜这么少啊。”青莲说道,很喜欢可颜做的饭菜,跟客栈酒馆的饭菜相比都丝毫不差。
“家里的菜该吃完了吧。”温婉儿说道,这些菜都是百姓们送的,坏了不少,吃了这几天,也差不多吃完了。
昨天她有让何福和琴儿去买点菜回来,但是两人回来却告诉她,市场虽然开市了,但是菜并不多,而且价钱也很高。
因为水灾的事情,很多田地都遭了灾,剩下的菜自然就少。
“一会儿,我再去市场看看能买些什么菜回来。”温婉儿说道。
“市场上菜很少吗?”刘清明询问。
“不多,毕竟没有多少百姓种菜,都是在家里院子里种一些,要不然也是一些贫地。主要还都是种植粮食。”温婉儿解释说道。
“嗯,我们在家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这里又遭了大水,菜就更少了。”青莲点头。家里的地虽然是哥嫂种着,她也跟着帮忙,哪里都是一样,有良田自然更愿意种些大豆小麦一类的粮食。
像蔬菜很少有种,就是种植也是在一些贫地,或者院中,要不然就是不能种粮的院子后面栽种一些。
“也是光想着种粮,没有菜也不行啊,要不然分完了土地,剩下的种粮顺便也种些菜?”刘清明说道。
城里的菜越来越少,总不能等没得吃了,经常到其他郡县买菜吃吧。这来来回回的麻烦不说,百姓们也得有的吃。
“好啊,我们可以种些白菜和萝卜,这个季节适合种。”青莲说道,这些她都会种植也能帮的上忙。
“那岂不是一个冬天,都只能吃白菜和萝卜?”刘清明笑道。
“可是其他的菜不能种,天冷了,种不活就白糟蹋了。”
“好解决,盖大棚就是了,市场上的肉类也不多吧,干脆在盖个养殖场,养些鸡鸭猪羊,牛也可以养一些,以后耕地就不用人来拉犁了。”刘清明说道。
大犁耙虽然耕地很快,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难民的粮食虽然不缺的,但不能顿顿都只吃干饭。
既然要干,牛啦猪啦的肉食都养起来。
连冷不能种植其他的蔬菜,搞个大棚,不就解决了吗。
“养鸡鸭牛羊好啊,以后我们就不愁有肉吃了,可是清明哥,大棚是什么啊?”青莲不解的问道。
我去,这个时代没大棚么?
刘清明顿时皱眉,光想着吃了,才意识到现在是隋末,大棚种植蔬菜的技术恐怕还没有运用起来。
“大棚啊,就是搭建的窝棚,可以保暖,天冷了种植的蔬菜就不会被冻死。”刘清明解释了一下,说道:“先吃饭吧,再想想看能不能建大棚,不过养殖场倒是可以,天冷的话养的鸡鸭也需要保温。”
隋末没大棚,恐怕也没塑料布。
大棚的事情需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建,菜不能少,不然光吃干饭可不行啊。再穷,小时候家里还有个咸菜下饭呢。
这事也不着急,等建好的房子安置了难民,再选址建养殖场也不晚。
青莲和温婉儿显然都没明白大棚到底是什么,但也没有再追问。
吃完饭,刘清明便离开了府上,来到东城。
“大人,您要的平底车,您看看是这样的吗?”一个木匠问道,小推车已经做好,就是没有扶手。
“不错,铁匠那边送来轱辘,你帮本官再做十一个。”刘清明站在平板车上试了试,很结实足够承担磨盘的重量。
“是,大人。”
刘清明带着平板车来到城南,难民们已经开始继续耕种了,赵捕头等人也在。刘清明叫来两个衙役,将石磨放在平板车上。
两人试了试,眼睛都亮了。
这下不用每次耕完一边地,就搬动磨盘了,只需要一堆,轻轻松松就能换地方。
“大人,您真是太高明了,这样我们就轻松多了!”
“是啊大人,还有吗?只有一个,另一个还是要搬。”
两个衙役喜形于色。
这么矮的平板车,就是放上石磨,绳子也不会阻碍驴拉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