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原杀人事件是指在日本当地时间2008年6月8日下午12时30分在东京都千代田区秋叶原所发生的随意杀人事件,犯人为25岁的男性加藤智大,事件共造成7死10伤。
2011年3月24日,加藤智大遭东京地方裁判所判处死刑。上诉后,东京高等裁判所于2012年9月12日维持死刑判决。
2022年7月26日,2008年日本东京秋叶原杀人事件的凶手加藤智大被执行死刑。
2008年6月,日本东京秋叶原发生血案,造成7死10伤。被告加藤智大被控杀人罪名成立,在一审和二审均被判处死刑。但被告加藤表示不服,再次提出上诉。日本最高法院2月2日作出重审判决,被告因“罪行十分凶残,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恶劣影响”,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
据日本共同社2月2日报道,日本高法指出,加藤在不断变换工作的过程中对社会的不满和孤独感逐渐积累,解释其作案动机是“沉迷网络论坛,遭网上骚扰后发怒并实施了犯罪”。此外,法院还表示“造成17人伤亡的后果极其严重,死者家属强烈要求进行严惩,没有酌情减刑的余地”,认为必须判处死刑。
事件发生在2008年6月8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判决书称,加藤驾驶卡车冲进步行街,撞死3人,撞伤2人。之后他还用刀刃长约12厘米的匕首刺死4人,刺伤8人。
该事件引发人们对被告在网络论坛上发布的对公司的不满和犯罪预告的关注,并引起了关于贫富分化及社会弊端等问题的讨论。
辩护律师称,被告因在网络论坛上被人“冒充”而怀有强烈的焦虑,主张“可能因精神疾患出现精神失常或精神障碍症状”。
但是,东京地方法院在2011年3月的一审中认定被告“不存在精神问题”因而具有完全责任能力,其“试图通过造成重大事件来阻止网络骚扰,这一动机非常自私且缺乏人性”,遂判处死刑。东京高等法院在2012年9月的二审中维持了一审判决。
审判长认定,再加上被告在工作单位找不到工作服而爆发积怨,“希望通过做件大事来让别人停止对自己的欺负”。而其作案背景则认定为“失去家人、朋友、工作,产生了无处可去的强烈孤独感。”
根据判决记载,被告08年6月8日驾驶卡车冲入秋叶原步行街,撞倒5人致使3死2伤。此后又用双刃匕首刺12人,造成4人死亡,8人不同程度受伤。此外还有一名警察遭其袭击,但所幸并未受伤。
2022年7月26日,2008年日本东京秋叶原杀人事件的凶手加藤智大被执行死刑。
事件中共有17名路人被卡车撞倒、或匕首刺伤,其中,有7名路人(19岁至74岁的男性6名,21岁的女性1名)死亡。秋叶原事件被视为过去30年来最严重的事件。受害者人数是平成年代以来在日本国内发生的无差别杀人案件,继7年前同一日发生的大阪池田小学儿童杀伤事件(2001年6月8日)之最。
审理结果:犯罪行为人在第一次判决之后曾经提出上诉,而辩护律师也试图以犯罪者在实施行为时精神状态有问题为由来做辩护,目的是免除死刑,但是法官表示行为后果极其严重,并且行为能力在行为发生时完全,没有减刑的可能,必须死刑。
2008年6月8日凌晨5时21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我要在秋叶原杀人。用汽车撞人,车不能用后就用刀杀。再见了,大家。”
2008年6月8日早晨6时3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曾经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交不到朋友。”
2008年6月8日早晨6时10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预定走的道路封锁了。果然,什么都妨碍我。”
2008年6月8日上午6时31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到时间了,出发吧。”
2008年6月8日上午7时12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电车早乘了一班。”
2008年6月8日上午7时30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这破雨!难得我准备这么完美。”
2008年6月8日上午7时47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算了吧,哪怕规模小点,雨天照样执行。”
2008年6月8日上午9时48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抵达神奈川休息。至今还算顺利。”
2008年6月8日上午10时53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该死的塞车!能不能预定时间内到达啊?”
2008年6月8日上午11时45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抵达秋叶原。今天是步行者天国之日吧?”
2008年6月8日中午12时10分,在手机留言板上留言“到时间了”。
2008年6月8日中午12时30分,加藤智大驾驶卡车撞入步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开始无差别杀戮。撞倒5人致使3死2伤,随后下车用双刃匕首刺12人,造成4人死亡,8人不同程度受伤。此外还有一名警察遭其袭击,但所幸并未受伤。
加藤工作一直不稳定,在不断的变换工作,同时他沉迷网络论坛,并遭受过网络攻击和骚扰。
加藤独居,与家人,朋友鲜少联系。
加藤智大曾在两年前给同学发内容为“因为已经想死了,想在首都高速公路上死去”的电邮。并在三个月前对中学时代的朋友说“想死”。
加藤在小学时候,“跑得很快,在班级里很有人气。”
加藤读高中时已有暴力倾向,“给人离群独处的感觉,曾拿着刀子走路并且在课室扔椅子引起骚动”。
加藤在租借用来实施犯罪行为的卡车时撒谎说“用来搬家。大概有3个人的行李。需要大的卡车。”于是租到了犯罪用的2吨卡车。同时在商店购买到了使用的13厘米长的双刃刀,同时还持有折叠刀。
以下为案发前两天,加藤在论坛上的留言,
6月5日
6时17分:去工厂没有工装裤,辞了吧。
7时44分:不过作为能够驱赶烦恼的公司,也不错呢
12时05分:“杀谁都行”,我好像明白了。
6月6日
1时44分:居无定所、无业了吗?好绝望。
2时48分:想做的事——杀人,梦想——独占新闻头条。
3时35分:谁也不理解我,谁也不想理解我。
我们在谈到存在矛盾感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到行为人身上所出现的在存在感上的极端落差或者是变化,因为就是这种极端的落差和变化导致了心理的不平衡和矛盾。那么首先,在这个案子里面,我们看到的是犯罪行为人在小学时候的优异表现和在青年期的社会认同缺失和无为。
小学时候的犯罪行为人,据同学说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备受瞩目,而高中同学的叙述却是另一个极端的表述,高中同学口中的犯罪行为人,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非行少年,在学校会做一些引人注目的非行之举。
和很多青少年一样,由于无法很好的处理成长过程中来自周围认同感的变化,行为人走上了通过非行行为吸引周围人注意力来弥补心理失落的路。这种情况的严重与否,会随着成长过程前后关注度的落差大小而定。在已发生并且观测到的案例里面,大部分的个案表现出来的,是以前越辉煌,以后越堕落。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寻找到适应模式的个案。
进入社会之后,社会角色的变化可能给了行为人一个崭新的机会,他可能曾经也确实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社会对于他的新角色的认同,但是由于以前行为带来的延伸影响和日本社会种种因素,这种社会认同感依旧是缺失的。这对于行为人来说,是一个打击,这个现实打击让行为人开始怀疑自己。
随着不稳定时间的增加以及存在感缺失程度的加深,行为人开始回想起以前使用过非行手段去重新获得存在感的方法。
不能明确的确定行为人在所有基础认知上很有大的偏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行为人在对挫折的承受和压力的缓解方面是有比较大的缺失或者说是不完善的,所以不断的换工作和在其他社会关系上遇到的挫折,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可以理解为是体验生活或者是本心如此,但是对于行为人来说,无异于连续暴击。
个人认为,该案件反社会行为的形成,就是由于这种连续挫折带来的。社会学习理论里面,人的攻击行为的其中一个成因,就是挫折。而对于一个不能正确看待挫折的人来说,这确实是很大的一股力量。本案的行为人因为挫折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但是同时,又因为人类的利己心理,把这种挫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外归因。
这就产生了为什么社会对我如此不公平,为什么不能给我一点希望的想法,而实际上,我们看背景可以看出来,有些工作其实很好,只是行为人自己在遇到一点工作上的小事时(比如没有工装裤),就轻易的放弃了,并且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社会(工作)对自己的不公。
行为人在6月5号的网络留言表现出了短时间之内(六个小时之内)的剧烈情绪变化,这恰恰说明了反社会心理形成过程中的强烈矛盾,因为这个时候依旧有进行心理抉择。
大多数的纠葛犯罪,其动力源都是报复,但是本案中的报复,出了本身对于社会给予自己不公平遭遇的打击之外,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就是成为一个大的让全部人都惊叹的焦点。
行为人在6月6号的网络留言相比前一天的,基本已没有呈现矛盾状态,而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态,以及自己行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说自己很绝望,并且说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愿意理解他,这说明这个阶段行为人已经完全被绝对化的认知所控制。
这其中,我们要找注意到一个爆发点,就是网络暴力的作用。行为人沉迷网络,在网络上不断的发表自己的心理历程和生活轨迹,一方面是对失败现实的逃避,另一方面则是在虚拟世界去找寻得来相对简单很多的认同感。但是,他被网络暴力了。
试想一下,一个现实中很脆弱的人,到了虚拟世界里,本来期望的是得到网络世界里的认同,以弥补现实中失去的那一部分,但是没想到,网络中的骚扰来的更加肆无忌惮,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网络从来就没有脱离这部分灰色的特点,于是行为人彻底的绝望了。
相信行为人是有自杀的想法的,特别是在日本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但是行为人本质上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直接打击目标就从自己转移到了网络上阻碍他获得认同感的人。又一个问题来了,他没办法找到攻击他的一个或者是若干个人,于是目标又一次发生了转移。
加之之前已经产生的反社会的认识,报复行为的目标锁定在了大众身上,目的当然是报复,报复这个社会让他背负的所有他认为的不公平,但同时,还有成为焦点,在一个自己熟悉无比的地方……
无缘社会(定义来自《无缘社会》):描述的是当今日本正在步入无缘社会的现状。许多日本人,一是没朋友,“无社缘”,二是和家庭关系疏离甚至崩坏,这是“无血缘”,三则与家乡关系隔离断绝“无地缘”。而书中说的还有“无工作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退休,被辞退,以及好像本案行为人这样无固定工作的劳务派遣者身上,当前面几项都没有的时候,个体所有的情结都放在了工作上,而当工作都没有的时候,个体就很容易陷入绝望,自我否定和厌世。
值得注意的是,无缘社会不单单是日本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学上面的根本问题,就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每个社会都有。
犯罪地点的选择:犯罪行为人是狂热的动漫爱好者,经常去秋叶原一带。加藤的犯罪行为的一部分目的是报复,饱含了感情色彩,一般这样的犯罪行为人对于犯罪地点的选择,会选择对自己有意义,或者是非常熟悉的地方。在这个案子里面,秋叶原无疑对加藤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在其本身就狭窄的生活圈里面占据了一大部分。
年龄段:人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所谓的心理敏感方向,而犯罪行为人处在25岁年龄段,这个年龄段,工作和认同刚好就是心理敏感方向,或者说是重大问题。很多这个年龄段产生的心理问题都和这个因素挂钩。在心理问题评定的时候,这是一个重要以及必须要考量的因素。
人格障碍与妄想:本案中的犯罪行为人并不是反社会的人格障碍,更多的应该是偏执型人格障碍。不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原因,是因为本案的犯罪行为是有计划犯罪,选择地点,时间,准备作案工具,发布行为预告等。同时我认为本案行为人可能伴有“关系妄想”,会把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和自己的尊严联系起来,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周遭的人针对自己。
我们不可否认的都面临着“无缘”带来的侵蚀,个体在社会撕裂的面前总是不稳定的,但是,即便这样,也不要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忘记了那些和你有过关系的人,并迁怒于这个本已撕裂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