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女子腿一软都跪了下去,还相互搀扶在一起。
她们相互商量了两句由一个会百家姓的女子说:“我们都是葵三少送给县令大人做侍女的。”她指指那些侍女说:“她们也是,只是我们几个比较得眼,又生了孩子,才被当做小妾对待,但其实我们还是要干些家务活的,不过多数是自己照顾自己。”
李凤沼皱眉说:“我看你们感情挺好呀!这情形还相互搀扶。”
那女子说:“这是我大姐,这是我二姐和四妹,我排老三。”虽然害怕,但说完又有些不好意思。
李凤沼一脸嫌弃地说:“一家子姐妹你都不放过呀!”
县令更加哆哆嗦嗦了,只敢说:“是是是!我不是人!我不是人!”
李凤沼说:“但你的爱好还是真统一啊?就喜欢一对爸妈生的!”
那几个女子相互望了望,突然表情果敢起来,虽然打着哆嗦,但都叩头下来。
三妹说:“我看您是大官,一定是从京城中来的,我们是小老百姓,身上有无数的冤屈无地去说,到了衙门却被人当了侍妾,不光是我们,这些侍女跟我们都差不多,身上都有冤,无处可鸣,还请大人给我们说一句话的机会!”
那些站在县令夫人身边的侍女也就地叩头。
县令夫人倒是相比之下淡定许多,向前走了几步,直着腰也跪了下来,说:“上官的身份我不知道,但要说这些女子的冤,妾身最是清楚,因为我便是第一个受冤之人!”
李凤沼一拍椅子,气得站起来,说:“我说怎么明知是赈灾队伍,才给两袋小米呢!?敢情连你的枕边人都要告你的状!你们这些衙役也不得逃!先都关起来!把郡首的人喊来,一一审问上报给皇兄!不得!我先写封信给皇兄才行!”
李凤沼奋笔疾书地写了一封信,让一个锦衣卫直接租了一匹马送到之前借人的军营,让军营的传信使往宫里送,这样是能让这封信最快到达皇帝手上的办法。
郡首离这比较远,李凤沼就另外让人叫了之前那座城的衙役过来看守这些人。其实两座城并不是太远,一人一骑两个时辰就能到,只是跟着难民又夜过树林才走得慢。
跟着县丞去米仓看粮的锦衣卫回来,回报米仓的确是空的。
但其实县衙的米仓至少要预备来年种粮,就算是发芽的红薯,也不可能是空的,空仓本就是个罪,是要追究到郡王头上的。
李凤沼又写了一封阴阳怪气的信,让当地的一个普通信使送给郡王,就是让他最后得到消息,万一皇帝想彻查附近的所有官员,这郡王可能就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等知道的时候,可能也就是坐罪的时候!
李凤沼摇头说:“没想到还真要动用王妃的势力了。”
县令不打自招地说:“今年收成受洪水影响,粮食不发到农民手上,如何让他们积极进入生产?我只是将粮食都卖到市场上去了。”
县丞听到这话却慌了,忙也跪下叩头说:“大人高价卖给富户!我举报!我举报!”
县令起身就要打县丞,李凤沼指了指,让衙役拉开他们。
李凤沼说:“无非是参与了恶意抬高粮价那点破事。我不管这些,我只是看见了对我不敬的人就告诉皇兄而已,我可不参与你们这些官员的事。你们有多少功多少罪都和我无关!但是粮食我是一定要找回来的!”
李凤沼让人到城外传话,要了一队军队过来,本来就是驻扎在一个区域的军队,和城墙这些都认识,知道县令要被问罪,都不敢怠慢,忙安排起来,将县衙这些糊涂账的人都看守好。李凤沼带着锦衣卫逛了好几家当地的粮食铺子,直到看到齐川斋的牌匾。一进去就被有眼力见的掌柜看到他腰间的玉佩,只知道是京城主家的人,十分殷勤地招待起来。
李凤沼也不说自己是谁,但身边的锦衣卫和他一身华丽的暗纹藏情衣,已经昭示着他高贵的身份。
李凤沼问:“你干这行的,又是自家人,有些话我可就明着问你了!你可要跟我说实话。”
掌柜点头哈腰地应下。
李凤沼问:“这县衙里一粒米没有,一颗发芽的红薯也没有,你可知道原由?”
掌柜倒是觉得这也不是他的错,还特自豪地说:“这事问我那当然是问对人了,没谁比我更知道这原由!这个县令在这干这一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地的葵家贵人可知道?”
李凤沼其实只听说了那个跟县令走得近的葵三,但也不解释,只点点头。
掌柜说:“葵家是当地的富户,但其实是在附近做过山匪的!有了钱,想要捣鼓正经生意到城里谋生活。之前的县令都不敢跟他们有瓜葛,将他们挡在城外,可这个县令不知道怎么的,被他们说昏了头,让他们落脚城里不说,还靠控制当地米粮发了家。本来我们齐家在这是最大的米商。”
掌柜变得一脸愁容,似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似的,又说:“您不知道,前两年我们差点就关了门,要不是齐家家大业大的,靠上面的人撑着,恐怕就是我也要被那家强盗当街打死!”
掌柜还撩开自己额头上得头发,又拉了拉几个伙计的裤腿,说:“这些疤,就是被他们下暗手打的。我们去衙门要说法,才知道他们一开始进城就是这个县令通融的,他们高价收购衙门中的次粮混在好粮中,对当地的百姓强买强卖,有些都送上门非要买,不买他们就绑一只恶犬在人家家门口。若是家中只有小妇人和孩子的,就让一两个大汉坐在人家家门口,这不是坏人名节的龌龊事吗?”
李凤沼说:“那县令那些小妾的事你可知道?”
“这……我就是听人说的了!”掌柜一副要说什么秘密的样子,凑近些,小声的说:“我听一些富户公子说过,他们常去的一家春楼里卖两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