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荆州急报的内容还在脑海中回荡,诸葛志在宛城之战后声名鹊起,其后在襄阳建立学堂,广纳贤才,短短时间内,学堂规模日渐壮大,隐隐有与江东抗衡之势。
他将手中揉皱的密信递给周瑜,“公瑾,你看看。”
周瑜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剑眉紧锁,“主公,诸葛志此举,不得不防啊!他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办学育人,实则招兵买马,培植势力,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先生所言极是。”一直沉默的鲁肃也开口说道,“如今荆州刘备坐拥地利,若再让诸葛志发展壮大,假以时日,必成我江东心腹大患!”
孙权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猛地站定,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加强荆州防范,积极备战!我江东基业,绝不容他人染指!”
“诺!”众人齐声应道,议事堂内气氛肃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远在荆州的刘备,正与诸葛亮、诸葛志等人商议未来发展大计。
宛城之战后,刘备集团声威大震,士气高涨。
“,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是否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曹操?”张飞性子急躁,率先开口问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轻摇,“翼德莫急,如今曹操实力犹存,我军不宜轻举妄动。当务之急,是巩固现有成果,发展内政,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刘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军师所言甚是。志兴,你对此有何看法?”
诸葛志起身,拱手道:“主公,宛城之战,我军虽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我建议,加强内政建设,发展经济,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为将来一统天下奠定基础。”他顿了顿,又道,“臣愿为此事尽绵薄之力。”
刘备大喜,“志兴所言,正合我意!”他看向诸葛志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和信任。
“如此,便将此事全权交由志兴负责!”
诸葛亮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转头看向窗外,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未来的一切。
他轻轻地摇着羽扇,口中喃喃自语,“这天下,终究是要……”
刘备的眼中满是欣慰,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看到了蜀汉未来的希望。
自从宛城一战后,诸葛志的才能便如同破土春笋般展露出来,每一次的建议都精准而独到,让刘备在处理政务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顺畅。
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事必躬亲,而是逐渐放手,将一些重要事务交由诸葛志处理。
“志兴,近来各地呈报的赋税收成颇丰,你认为该如何妥善运用?”刘备的声音带着几分期待,他习惯了在重大决策之前,先听取诸葛志的意见。
诸葛志躬身回道:“主公,臣以为当先用于民生,修缮水利,兴办农桑。民富则国强,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得蜀汉基业更加稳固。”
刘备抚掌大笑,“好!好一个民富则国强!志兴,你之见解,总是能令我耳目一新。今后这政务之事,你便多费心了。”
诸葛志心中明白,刘备此举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的信任和倚重。
他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心中暗下决心,定要竭尽全力,不辜负刘备的期望。
而另一边,荆州刺史府内,诸葛亮正襟危坐,手中羽扇轻摇,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案牍上的文书。
每日从各地送来的公文堆积如山,大大小小事务繁杂不已,诸葛亮却能从中抽丝剥茧,准确把握重点,做出妥善的处理。
他不仅要管理荆州的日常政务,还要协调各方关系,以确保后方稳定,为前线大军提供坚实的后盾。
他处理公务时,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一种沉稳的气度,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时不时,他会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几行字,字迹苍劲有力,透露着他内心的决断和智慧。
诸葛亮抬起头,望向窗外,远处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深吸一口气,他拿起桌案上的一封密信,信封上写着“志兴亲启”四个字。
诸葛亮打开信封,迅速浏览了一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将信件放入怀中,起身走向后院,那里似乎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动作。
在月色下,依稀可以看到他嘴唇的轻动,低声地说了一句:“,一切就绪……”
诸葛亮站在庭院中,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初秋的凉意。
他抬头望向明月,心中思绪万千。
宛城之战后,局势瞬息万变,荆州的稳定至关重要。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丝毫不敢懈怠。
从怀中取出诸葛志的来信,再次细细品读,信中详细阐述了襄阳学堂的现状以及对未来战略的规划,字里行间透露着诸葛志的雄心壮志和对天下大势的精准把握。
诸葛亮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空白的竹简,提笔蘸墨,开始给诸葛志回信。
信中,他详细分析了曹操和孙权的近期动向,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他写道:“在荆州一切安好,你只管放手施为,不必有任何顾虑。待时机成熟,我兄弟二人定当携手,共创大业!”写完信,他唤来心腹,将信件仔细封好,吩咐道:“务必将此信安全送达志兴手中。”
与此同时,襄阳城内,诸葛志正在学堂中巡视。
学堂内,书声琅琅,气氛热烈。
来自各地的学子齐聚于此,研习兵法,探讨治国之道。
诸葛志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这些人就是未来蜀汉的栋梁之材。
他走到一位正在研读兵书的学子身旁,轻声问道:“可有何不解之处?”那学子见是诸葛志,连忙起身行礼,并将心中的疑惑一一解答。
诸葛志耐心地为他讲解,直到他彻底明白为止。
夜深人静,诸葛志回到书房,点燃油灯,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
窗外,秋风瑟瑟,树影婆娑。
他处理政务时,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蜀汉的未来。
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进来。”诸葛志放下手中的竹简,说道。
一名亲兵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信。
“先生,丞相来信。”诸葛志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打开,仔细阅读起来。
信中,诸葛亮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诸葛志看完信后,心中更加坚定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各方势力都在积极备战,秣兵厉马,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诸葛志在襄阳城中,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关键时刻的到来。
他深知,这场大战将决定蜀汉的生死存亡,也将决定他自己的命运。
他站在城楼上,远眺着远方,心中默默地念道:“这天下,终究会是谁的?”
一名亲兵快步走上城楼,在诸葛志耳边低语了几句。
诸葛志听后,微微一笑,说道:“看来,好戏就要开场了……”他转身走下城楼,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