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
宫殿巍峨,街市繁华……
然而,在这繁华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暗流。
这一日,姬康上朝回宫,漫步于花园之中,欣赏着那满园美色。
只见珍奇花卉,争奇斗艳,宫娥婀娜,宛若天仙,赏心悦目。
就在这时,天边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一座阁楼在狂风中轰然崩塌,烟尘激起,大地震颤,百花凋零。
姬康大惊失色,急忙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司徒王规正色道:“陛下,天道无常,阴晴之易,自古皆然,陛下不必为此等小事而忧心。”
姬康神情肃穆道:“话虽如此,但朕心中恍惚,总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恐是上天示警。”
侍中大夫的孙继义站了起来,恭敬道:“陛下自登基以来,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此乃国之大幸,世之大幸,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虽有古训,却不可不备。”
姬康闻言,心中微动,问道:“以卿家之意,当如何?”
孙继义郑重道:“陛下,如今我朝虽已太平,但仍需警惕那些宵小之流,他们祸乱社稷,为祸不浅,臣建议征召四方英杰,以充朝堂,如此既能彰显陛下求贤若渴之心,又能增强朝廷的实力。”
姬康闻言,心中颇为意动,就在这时,殿中却突然走出一人,大声反对:“不可不可!!当今天下纷扰,社稷不平,不可兴此无益之举!”
姬康望去,只见此人乃是中散大夫元平。
元平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为,殿前所列,大多是朝廷旧臣,他们经验丰富,对朝廷忠心耿耿,岂可因一时之念而行此妄举?此取乱之道也!”
孙继义闻言,面色微变,但他毕竟老谋深算,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上前一步,反驳道:“天子为国招贤,乃是大义之举,何来无益之说?公等莫非是怜惜自己的官位被后起之秀所夺?”
元平怒目而视:“吾食君之禄,当报皇恩,若有英才后起,官柄何惜?只怕有奸佞之徒,假此时机为国进奸,祸乱朝纲,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两下各自争强,一时之间,大殿之上气氛紧张,剑拔弩张。
姬康听得心烦意乱,拍案而起,怒道:“为国选才,应天和人,何来这口舌之事?你等不必再争,一切尽照孙大夫所说,征召各地英才,以为国用,此事就这么定了!”
言罢,姬康拂袖而去,留下满朝重臣面面相觑。
元平望着姬康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深知孙继义的为人,此人精明有略,善于阿谀奉承,对姬康的玩乐非但不阻,反而筹谋划策,蛊惑其心。
此次征召英杰,其意恐怕是为己培植爪牙,收受黄白财物,结党营私,此事若成,朝廷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君命难违,元平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黯然离殿。
他走出宫门,仰天长叹:“天不怜这岌岌朝野,我等皆死无定所也。”
话分两头,就在玉京城内风云变幻之时,西北庐州,天崩地裂。
秦王姬鸿在龙峪大败,朝廷八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曹军趁机大举进犯利州。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震惊了整个天下,朝野上下一片恐慌。
姬康得知此事后,又惊又怒,唯恐曹军杀进玉京。
他知道姬奋与曹鲲交好,于是,急忙派遣姬奋前往庐州安抚曹鲲。
可是曹鲲是何等贪婪,眼见姬康胆怯,趁势进行要挟,索要庐州之地。
姬康虽然心中不愿,恨不得把曹鲲五马分尸,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屈从,下旨任命曹鲲的爪牙瞿荣为庐州刺史,算是将庐州拱手让给了曹军。
九月,姬鸿被曹鲲释放,孤身一人回到玉京请罪。
姬康望着这位曾经英勇善战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庐州的战败并非姬鸿个人的过错,但秦丹下落不明,生死不知,领军诸将死的死,被俘的被俘,八十万羽林军尽数覆灭,庐州之败必须有人承担。
只要姬鸿回来了,那就只能将这口锅扣在姬鸿的头上,削去了姬鸿的秦王爵位,发配到幽州戍边赎罪。
十月,襄江决口,洪水泛滥成灾,百姓牲畜淹死无数,庄稼颗粒无收,难民们流离失所,只能以野菜、树皮果腹,人间惨状,不忍目睹。
就在这时,项阳豪强的李巢率领数千人举事,自称“救苦大将军”,攻打州郡,攻占官府,开仓放粮,赈济难民,声势浩大。
李巢的举事如同扇了朝廷一个响亮的耳光,向全天下嘲笑朝廷的腐败与无能。
他的义举得到了襄州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各地豪强纷纷响应,携家带口加入到义军之中。
姬康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急忙调集大军前往镇压。
可是此时的朝廷军队要么连年征战疲惫不堪,要么驻守地方疏于操练,军官贪腐,士卒懒散,毫无战意。
而且大乾连年灾祸,地方贪腐成风,皇族奢靡无度,大兴土木,致使国库空虚,粮草不足,军械破旧,军饷克扣,这样的军队根本无力镇压义军。
派去襄州的十万禁军,只是一个回合就被打的抱头鼠窜,死的死,降的降,非但没能镇压叛乱,反而助长了义军的声势。
时值深秋,落叶纷飞,霍安对邓卯道:“主公,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荣东郡地势险要,物产丰饶,若得此地,犹如猛虎添翼,可图大业。”
邓卯沉思片刻,拍案而起,大声喝道:“好!就依霍将军之计,攻取荣东郡!”
随即,邓卯令部将张方,带领斥候探子前往荣东郡打探情报。
张方等人领命而去,可世事难料,张方等人的行动不慎被人觉察,不少人被朝廷兵马抓获,荣州刺史钟潭得知他们是探子后,下令斩首示众。
虽然折损了数百探子,但张方等人还是带回了不少情报,让邓卯、霍安对荣东郡的布防情况有了解。
月黑风高夜,邓卯与霍安率领精锐,悄无声息地翻越暑蛇山,奇袭苍云城。
邓卯入城后,立即开仓赈济,四方百姓闻讯而来,纷纷归附,荣州士子中那些不得志者,也慕名而来,愿为邓卯效力。
钟潭得知后,大惊失色,立即募兵十万,同时,派人知会安南将军吴仲谋,意图前后夹击,将邓卯一举歼灭。
霍安得到校事府密报,在暑蛇山埋伏了精兵十万,将朝廷军马杀得大败。
钟潭在众将的保护下逃得性命,但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能死守景龙城。
邓卯与霍安乘胜追击,席卷荣东郡,威名大震。
与此同时,赵元成率军大破紫云山,乘胜进军,追击义军首领柴思扬。
柴思扬对诸将道:“数遍大乾武将,能打仗的只有寥寥数人,赵元成便是其一,此刻他锐气正盛,我等若与之硬碰硬,只怕会全军覆没。”
诸将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赵元成实在太猛了,正面交锋根本打不过。
“我等应依据地势,避开朝廷精锐,将朝廷兵马引入山中。”
柴思扬冷笑道:“把他们当成狗一样戏耍,让他们想咬又咬不到,带着他们翻山越岭,等他们疲劳厌战之时,我们再乘机打他个猝不及防。”
诸将拱手高呼:“主公英明!”
于是,柴思扬将麾下义军化整为零,只带着八百多亲兵流窜各地。
他们时而出现在山林之中,时而隐匿于市井之间,让赵元成疲于奔命。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柴思扬发现了均安县守军防备松懈的破绽,立即率领义军突袭均安县,一举攻下了这座城池。
眼见各地叛乱不断,朝廷却无力镇压,以至于姬康悲愤交加,忧心成疾,一病不起,致使众皇子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