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日军101师团在多辆坦克的配合下,再次对德化县城发动进攻。
日军的飞机对德化县城内特战队两门75毫米小山炮阵地也实施了覆盖式轰炸。
特战队的两门小山炮悉数被毁,操纵小山炮的十名特战队员四名负伤,六名壮烈牺牲。
日军四辆坦克肆无忌惮地从坍塌的德化县城墙冲进德化城内,却遭到特战队员带过来的四零火箭炮的猛烈袭击。悉数被炸毁在德化县城墙上。
723团王启明团长顺势带领着剩下的士兵对日军打了一记猛烈反扑,将突进城里的日军士兵又赶出了德化县城。
经过数日的厮杀,日军101师团苦不堪言,而723团一营二营的士兵也伤亡殆尽。
这时,王启明团长接到上级的命令:大部队已经完成战略转移,他们团可以撤出德化县城。
王启明团长于是带着不足400人的723团撤回141师师部,然后随师部撤往十里铺待命。
一团长这边,日军106师团被击溃后,参谋长稍作休整,于次日,带领106师团剩下的部队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德化县城发动了一波猛烈的进攻。
日军106师团突进到德化县城墙附近,坦克遭到了一团四零火箭兵的猛烈袭击,悉数被炸毁在德化城外。
日军106师团的步兵又遭到了一团隐藏在戴云山麓炮兵的突然猛烈轰炸,伤亡惨重。
一团长趁机带着一团的大部分士兵冲出德化城,对着日军106师团猛追猛打。
经此一役,日军106师团再无力组织对德化县城的进攻。
在瑞昌,武宁一线,齐装满员的二团节节阻挡拖住日军第27师团三天,第四天日军27师团才到达德化县城外。
随后日军27师团长本间雅晴中将随即命令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对德化县城发起进攻。但是掩护步兵进攻的几辆坦克均被二团40火箭兵炸毁在城墙外。
日军27师团连续对德化县城发起几波进攻,但是都被二团士兵击退。
次日,日军27师团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下继续对德化县发动进攻。但是直到二团撤离德化县城,日军27师团也未能攻进德化县城半步。
日军第2,第11集团军从两侧开始包围武汉。
日军第2集团军的司令官为东久迩宫稔彦王,下辖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第10师团(师团长筱冢义男)、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第16师团(师团长藤江惠辅)。
他的主力从大别山北麓,经六安、固始、潢川、罗山攻占信阳,然后沿平汉铁路及其以西地区南下,从北面、西北迂回包围武汉;另一路从商城南下,横越大别山到达麻城,由东北方向策应协同沿江的部队进攻武汉,
日军第11集团军的司令官为冈村宁次,下辖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第27师团(师团长本间雅晴)、第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
日军第11集团军从安徽出发,沿着长江及其两岸进军,从东往西进攻武汉。具体包括沿长江水路推进,以及在长江南岸和北岸的陆地行军,与第二集团军形成合围之势,共同对武汉发起攻击。
武汉临时政府早已经在武汉会战之前完成战略转移。为了保存军事力量,武汉守军开始有计划撤退。
薛岳的第九战区部队大部分退往长沙周边及湘北湘中地区。以湖南为依托与日军对峙。这也为后来的长沙会战积攒了军事力量。
第六战区的部队则撤往以恩施为中心的鄂西地区,利用山的有利地形逐层抵挡日军的进攻,保卫四川的东部门户。
还有部分部队撤往江西,与江西的部队会合,巩固和加强江西的防御力量。还参与了后来的南昌保卫战。
抗日第一军一旅的一团,二团,特战队六中队挥泪与共同作战过的141帅723团告别,撤往长沙附近。德化县随后被日军占领。
一军的部队撤到了长沙境内的大云山附近,遇到了湘鄂赣边区挺进军。
挺进军的第一挺进纵队司令员孔荷宠邀请一军一起,组织部队联合抗日。
一团长欣然同意,并叫通讯员发报给冷军长。
出乎一团长意料的是,冷军长回电:不同意他们与挺进军第一挺进纵队组织部队一起联合抗日。要求他们与薛将军的第九兵团其他部队联合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