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疯了,这人喝多了就开始犯迷糊,真拿萧佑当自己亲表弟了,祝久儿正要去掰扯,萧佑坚定地点点头:“表兄,我记住了——苟富贵,勿相忘!”
得,一个敢说,一个敢应。
萧天洛是肉眼可见地喝多了,他也没想到自己能棋逢对手,遇到一个完全看不出来酒量深浅的梅庄主,且那庄主不知为何总是盯着他不放,硬拽着他喝了不少。
他现在深一脚、浅一脚,男人的自尊心不允许他承认自己醉了,萧佑的话他也听得清楚。
他郑重地又拍了拍萧佑的肩膀,叹了口气:“好好干。”
这三个字也不知道是对萧佑说的,还是对自己讲的,说完还哼了一声,也不知道冲谁。
祝久儿如今是真的知道这男人在想什么,他是想着皇帝最好真有立萧佑的打算,他们是真的能一对三拿下,所以都得好好干,至于那哼的一声,还能冲着谁,皇帝呗。
父亲与母亲不知道被皇帝做了什么安排,现在还顶着个生死不明的名头。
如今又将手伸进了侯府,给侯府安排了这么一个罕见的活,将来是生是死都不好说了。
萧天洛这脾气,知道不能反抗皇权,自己在皇权之下不过是一只不足称道的蚂蚁,但总不能拦着他表达情绪吧,这一声哼啊,百转千回。
祝久儿怕他酒后说有些有的没有的,赶紧让柳絮去安置萧佑,萧天洛仍扭头道:“记住。”
萧佑嘴角带笑,一本正经地应道:“表兄放心,我都记得了。”
回到房间里,祝久儿将冰块搁到他的脑门上,这一激灵,萧天洛的酒醒了三分,可怜兮兮地看着祝久儿:“你冰我?”
他的语气震惊又委屈,祝久儿嘴角抬起来:“蠢,你怎么能与梅庄主喝,他内力过人,就算喝多了,他只需要运内力就能将体内的酒气逼出来,不是你可以相比的。”
萧天洛觉得自己输得不冤,能与梅庄主拼到这个份上,自己已经算是赢了。
虽然还有几分醉,但他是不服气的:“这不是作弊吗?”
“人家有现成的本事为何不用?换作是你用不用?”祝久儿没好气地继续用冰块“蹂躏”他的额头:“现在可清醒了些?”
萧天洛不说话了,闷声闷气地靠在椅子里,耷拉着头,他是真的没劲了,好像被酒气掏空了身体,也知道自己刚才出了洋相,走道都走不直,惹得人笑。
“哼,胜之不武。”
这人还不服气上了,祝久儿哭笑不得,只能替他用冰块解酒,等到醒酒汤送来的时候,萧天洛其实清醒了不少,回顾刚才的酒宴,突然说道:“庄主是不是不喜欢我?”
他怎么觉得庄主对自己有几分隐隐的敌意呢?
祝久儿和柳絮对视一眼,柳絮笑道:“姑爷多想了吧,头次见面哪有喜与不喜,定是姑爷酒量过人,还惹来庄主的在意,要和姑爷较较劲。”
“你们男人也是幼稚。”祝久儿说完,萧天洛也接受这个解释,端起解酒汤喝起来。
他从前哪喝过什么解酒汤,穿过来后才知道这只是解酒的一类汤的称呼。
解酒汤有许多花样,比如将西红柿切块加盐一块儿煮了能解汪,有钱的人家可以将灵芝切片煮上两小时,再加入蜂蜜同饮,灵芝解毒,蜂蜜分解酒精。
还有什么橘皮、绿豆,八珍等等,都能用作解酒汤,柳叶的动作这么快,是用了橘子皮。
“味道怎么这么怪?”这一口下去,古怪的感觉直冲天灵盖!
“有得喝就不错了,安心喝吧。”祝久儿没好气地说道:“喝完早点歇着,以后少和梅庄主拼酒量,你根本拼不过他。”
萧天洛强忍着这难闻的味道,硬生生地喝完这碗解洒汤,顾不得洗漱,一上榻就闭眼,直接就睡了过去,这一觉直接无梦,醒来的时候才发现太阳高升,天色早就大亮。
榻上只剩下他自己,祝久儿不知道哪去了,要说侯府的酒也是好,不上头。
昨天喝得多的时候感觉懵懵的,整个人都不清醒,但今天一醒过来,头居然没有痛。
也有可能是喝了解酒汤的原因,反正没有那么难受。
萧天洛再一看时间,天个去,完了,这太阳都当空照,直接午时了,自己还要去国子监!
他忙得团团转,准备收拾东西的时候,祝久儿端着托盘进来的,看他这着急的模样,说道:“国子监那边已经帮你告假了,你睡得太死,怎么也叫不醒。”
“是咱们的酒太好,”萧天洛的脸有些发红,他现在记起昨天发生了什么事,丢脸啊。
尤其在想到自己奋力走直线的样子时,都无颜面对自家小媳妇了。
“不就是喝多了嘛,我父亲与祖父喝多了的样子我看得多了去了,你这才算什么。”
也是,侯府都是武将,平时往来的也都是武将,大家凑到一块就爱喝酒吃肉,到了兴头上喝多了是常事,萧天洛这点醉酒的姿态在她看来根本不算什么。
听说那边告了假,萧天洛心里才舒服不少,不过现在还是没什么胃口。
他又问起萧佑,萧佑今天还是去书院旁听,但明日起就不去了,要待在府里与三位先生商议起课纲,还有一位先生虽然未到,但他能教导的内容也能猜得出来。
现在大家就先排课,另外就是皇帝还暗中叫了些孩子过来陪读,这些孩子的身份侯府也查过了,大多是微末世家的子弟,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的家世。
有武官的孩子,也有文官的孩子,家世不显,家风清正,都是品行极好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作为私塾的第一帮学生也在情理之中,没有兵权的侯府也只能请得动这些孩子来私塾助阵了,且这次有皇帝给的一万两银子,自然是要免除他们的学费。
这几天侯老夫人已经开始与这些府邸走动,这些家族本就发愁孩子上学的问题,原本想着要不要送去岸兰书院,毕竟如今上的私塾已经不能满足科举的要求,但囊中羞辱。
大楚王朝的所有世家不论是望族还是微末之流,都是不约而同地会多生孩子。
生得越多,养孩子的成本就越高,读书这件事就要考量许多了。
侯老夫人的到访让这些家族大喜过望,一来侯府在这些家族的眼里那就是神圣的存在,他们本就崇敬侯府,再听到这配置,更是心动不已,再听说免费,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