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李羿杀了拜火教的余孽但却没动天火,那这一回咱们就来看看他为何要这么做。
话说天火虽然认出了李羿但却没敢声张,眼看仙木丁三人已经烧成碳了,他可不想重蹈覆辙。
天火向白帝城的人一打听,得知李羿现在是拜月大夫,还是超凡境,那就更不敢有其他想法了,只盼着李羿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这一日,运送蛇妖尸体的队伍离白帝城不到三十里了,派人先行入城报信。毕竟蛇妖庞大的尸体容易引起恐慌,所以特意用四辆改造的蓬车,而且过程相当艰难,不然也不会用了这么久。
楚王下令入夜再把尸体运到城中,而且运送途中由禁军护卫,严禁任何人靠近车队。深夜,除了天枢院的人,卫乐还特意把五品以上的将领都召集到了校场。
楚王带着一众要员和将领在校场等待,十匹高头大马拉着四辆改造的马车缓缓驶入,所有人都用不解的眼神看向场中。
李羿伸手示意马车停下,正色道:“大王,诸位臣公,这是项雄和项莹在苗疆击杀的妖族先锋。
这便是我们将来的对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晚请诸位来,卫某就要结合这具尸体给诸位说说妖族的弱点。”
李羿说完示意兵卒,十几个士兵来到车旁,四人一组拆下车棚。一只约有十丈长的蛇妖显露出来,青黑色,上半身是人形,肌肉健硕,穿着鳞甲,而且有四只手臂,不过每只手只有四根手指。
与想象中貌美的女蛇精大相径庭,这是一只公蛇妖,没有类似人族的面孔,更像是蜥蜴的脸,尖嘴獠牙,还有两根将出未出犄角,即便死了也是凶神恶煞。
李羿说道:“这是一只修炼了五百年的蛇妖,是拥有超凡境三品实力的大妖,算是妖将,想来项雄和项莹击杀它肯定废了不少力气。”
众人皆是一脸惊愕,他们怎敢想象自己要与这种对手拼杀啊。
楚王走到近前查看,皱眉道:“卫乐,和这种妖物交手不是超凡境怕是不行吧。”
李羿摆手道:“妖物并没有那么可怕,但绝对不能轻视。”说话间他从士兵腰间抽出佩刀,随即砍向蛇妖的腰腹。
铛的一声,佩刀竟然崩断了!这可看傻了众人,校场内传来一阵惊叹之声。
李羿正色道:“诸位不必惊慌,这是超凡境的大妖才拥有的能力,名为妖斗甲,相当于三品武夫的不灭之躯。
妖族与咱们人族不同,他们不会运用气基,战斗全靠自身蛮力和天赋神通,所以他们的耐力不如咱们武夫,一旦体力不知或者灵力耗尽它们就是身体庞大的活靶子。
需要防备的是超凡境的大妖才能觉醒天赋神通,相当于武夫四品的明意,但威力要强上许多。不夸张的说,妖族一旦发动天赋神通,哪怕是大柱国也只能选择避其锋芒。”
李羿开始结合蛇妖的尸体给将领们讲解妖族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一小队作战拖住妖将的战法,楚王也陪着一众将领听李羿讲。
直到公鸡打鸣,李羿才意识到已经讲了这久。他立刻对楚王行礼道:“还请大王保重龙体,回宫休息吧。”
“听你讲解,孤才知道原来先祖与妖族作战总结出了这么多经验,卫乐你当真是孤,是楚国的救星啊!”
“大王言重了,还请回宫休息。大王不走,臣公们也不好离去啊。”
楚王看向诸位臣公,行礼道:“楚国和人族的命运可担在了咱们肩上,还请诸位齐心协力,咱们共渡难关!”
众人行礼称是,目送楚王离去。李羿也不打算再讲了,他伸手摘下一片蛇鳞交给熊追说道:“这个具尸体就交给爵爷了,命人取下蛇鳞,足够制作十件披胸甲,我另有大用。”
熊追拿着鳞片点头道:“交给我吧,可这些将领光听你讲,怕是远远不够,你就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嘛?”
李羿扫过众人,答道:“有是有,不过这么多人怕是做不到面面俱到,只能先给达到四品的将领先开个小灶了。”
徐昕说道:“聊胜于无,卫大夫,与妖族作战除了你我们都是门外汉,所以只能辛苦你了。若是相府那边的差事忙不过来,我也可以帮忙,你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这些将军身上。”
“那就有劳徐儒了,弓箭和标枪还差很多,请您多费费心。”
“这妖族身体这般强横,弓箭和标枪能有多大作用?”
“为了减少伤亡,这两样虽然杀伤力小了些,但却是最有效的武器。而且咱们楚国盛产竹子,制作起来还很方便,只是数目太大……”
“还差多少?”
“二十万支箭,十万支标枪。”
徐昕愣了一下,看李羿一脸严肃,行礼道:“我知道了,弓箭和标枪我来想办法,定在大军开拔之前造出来。”
李羿正色道:“徐儒可千万别小瞧这些,倘若能用十万支箭杀死一只三品大妖,那咱们可是赚大发了!”
“我明白!”
众人各自回家休息。天火临走时瞄了一眼蛇妖的尸体,又看了看李羿,转身离开了校场。
这一幕没能逃过李羿的眼睛,他呵呵一笑,向熊追和徐昕告辞,便往卫府走去。
回到家,于久正在小校场练习御剑,对他这个火灵童来说,入门并不难,难得是提速。
于久问道:“公子,这御剑之术也不是灵力注入的越多速度就越快啊!到底怎样才能把速度提起来啊?”
李羿伸了个懒腰说道:“笨!我不都给你讲过原理了么?当剑下方的气流给剑的压力大于上方的重力,剑就能上升。当剑的推力大于前方的阻击,剑就能前进。
你光是注入更多灵力,结果同时增加了推力和阻力,那怎么能快的起来呢!这个加速度等于推力减去阻力之后除以重量,公式是a=(F-f)\/m,牛顿第一定律!多简单!”
于久不悦道:“公子你能说人话么?”
李羿一巴掌把于久镶进了土里,项莹本想责怪李羿出手太重,突然想起眼前这个孩子论实力与自己不相上下,就把话咽了回去。
屈霞问道:“相公平时就是这么教于久的?”
于久从土里爬了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点头道:“差不多吧。”
“看来,你们天才的修行方法,我们这些资质平庸的人是真看不懂啊。相公给于久几天时间,让他练成御剑之术?”
“三天啊,娘子觉着时间太久了?那两天好了!”
“三天?我当初连飞刀光是入门就用了七天!于久这才一早上就入了门,你给我们点活路行不行?”
于久用幽怨的眼神看向李羿,后者喝道:“看什么看,还不快去练啊!”
于久向屈霞行礼道:“大夫人,您既然练过飞刀,想来一定知道诀窍吧,能教教我么?”
屈霞笑道:“好啊,那你看好了!”唰的一声,屈霞甩出一柄飞刀,速度相当的快,直接穿透了院中的树木,插进了墙里。
于久问道:“这就是大夫人最快的速度了?”
“怎么?这还不够快么?”
项莹摇头道:“这种速度,妖族若是有所防备,根本打不到的。”
屈霞不悦道:“少说风凉话,你有本事就展示个比我这个更快的啊!”
于久挠头道:“好吧。”说完伸手一指,飞剑从众人眼前飞过,速度明显比屈家的飞刀快上不少!
项莹和屈霞同时瞠目结舌道:“你这就练了一早上?”
李羿笑道:“快是为了出其不意,只是御剑的一种方式,先提速,增加穿透力,然后再增加威力,循序渐进才好。”李羿抬手一指,飞剑直接飞回到李羿手中。
李羿指着剑尖和剑尾说道:“难点在这两个地方,想让剑飞得更快,你就要多分出一部分精神力,控制灵力这两个位置同时产生推力。就像这样!”
嗖的一声,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飞剑已经插进在墙上,于久挠头道:“公子你这演示的也太快了吧!”
李羿摆手道:“你练习御剑是为了将来练这招。”说着他从麻布袋里取出灵羽箭,挥手一指。
灵羽箭连续穿过了校场里的数个靶子飞回到了李羿手中。
“这种穿透力和速度才是关键,否则根本击穿不了大妖的妖斗甲。唉,瞧你笨的要死,说了这么多还没明白,那就亲身体会一下吧!”
李羿抓起于久的衣领直接把他扔向天空,于久这下算是感受到了额头和脚下灵力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感觉就像是在坐过山车,魂在前面飞,人在后面追。
于久落到地面,直接瘫在了地上。
李羿问道:“感觉到了没?”
于久点了点头。
项莹看着于久的惨样,嘀咕道:“这么看来,相公教我已经很有耐心了。要是这么教我,我肯定是打死也不会跟你学艺的!”
李羿笑道:“好了,你们慢慢练吧,我去补觉了。”
屈霞问道:“我们?什么意思?我也要练嘛?”
“不然呢?项莹肯定是要练的,等她练成了,你若是打不过她了怎么办?”李羿说完笑着离去,他找沐清睡觉觉去了……
睡梦中的李羿感觉有人在摩挲自己,就翻了身,结果那人直接把他翻了回来。李羿可是个起床气很大的人,直接伸手掐住了那人的脖子将她按在了床上。
定睛一看,竟然是张红尘,他立刻低声道:“你疯啦!大白天的你来我家干嘛?你这不给我添乱嘛!”
“不是你说那个天火若是有动作,就第一时间通知你吗?再说了,最近你小子也不来陪姐姐,姐姐都想你了。”
李羿松开张红尘,不悦道:“天火干什么了?”
“他上书朝廷说要去吐谷浑接应太子和申息军。”
“他自己?”
“怎么可能,自然是要带着他的部下和族人一起。”
“哼,他这是想跑路了?”
“熊追也是这么说的,你打算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放他走啊!然后辛苦你一趟,跟于久一起把天火部的人都带到敦煌去,交给魏略和宝珠法螺处置。”
“敦煌?西域?那么远,我又不认识路,我才不去!”
“于久认识路,关键是这事他自己办不成啊。”
“姓李的,你当我是你的手下嘛?我凭什么听你的?”
李羿叹了口气,对付张红尘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喂饱她啊!一个多时辰之后,张红尘搀扶着李羿走出房门来到校场,丝毫也不顾忌卫府三位夫人敌视的眼神,屈霞和项莹险些直接动手。
于久见状都只能无奈地摇头,毕竟这也不是他头一次看到这种场面了。张红尘把李羿扶到座位上,还特意挤开景欣,站到李羿身旁。
李羿有求于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清了清嗓子说道:“于久,来活了!”
于久兴奋道:“是要跟妖族开战了嘛?”
李羿摆手道:“天火要跑路,你带着你红尘姐姐把他们带到敦煌,交给魏略和宝珠阿姨。”
“啊?公子咱们不是说好了嘛,我帮你解决了熊柱的事,你就带我去打妖族嘛,怎么又变卦了!”
“还得一个多月才能发兵呢,你们快去快回,肯定能赶上。”
于久把嘴噘得老高,脸上写满了不乐意三个。
李羿无奈地从麻布袋里取出一支灵羽箭,正色道:“我可以解决这支灵羽箭上的灵印,把它传给你,所以你去不去啊?”
于久瞬间换了一副嘴脸,兴奋道:“要要要!当然要!公子,你可不许反悔啊!”
李羿掌心亮起蓝光,随后将灵羽箭丢到于久,笑道:“将来要与妖族作战,你也该有点像样的东西傍身,这支灵羽箭就送给你了。事情办好了,尽快回来,若是时间够用,我还可以传你射术。”
于久立刻跑到张红尘身边拉着她的手说道:“红尘姐,等什么呐?快走啊!”
张红尘不悦道:“臭小子,你是得了好处了,可姐姐我呢?”
“诶,公子不是刚奖励你嘛?”
此言一出,屈霞、项莹和景欣齐齐瞪向李羿,后者的眼睛瞪得更圆,死死盯着于久。于久瞬间就感觉到了滔天的杀意,二话不说,拉起张红尘,御剑就跑,速度那叫一个快。
待到于久激起的尘沙消散,屈霞和项莹都用错愕的眼神看着他离去的方向,因为她俩知道于久已经练成了,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这就让她们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啊。
“相公人呢?”景欣的呼唤把她俩从感慨中拉回到了现实,这才发现李羿已经消失不见了……
翌日,朝廷发布了斩妖檄文,通知全国进入备战状态。傍晚时分,李羿在三位夫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月桂广场,而此时,这里已经站满了人,不光有各大氏族的人,还有很多儒生。
这是一场半自发式的儒道聚会,之所以这么说肯定是因为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啊,自然就是屈景两家了。
明堂辩礼之后,这两家在西楚儒道中的号召力明显提升。屈知虽是西楚儒道泰斗,但屈家的号召力原本只表现在官宦子弟之中,而景家的秘术又不外传,可以用名不见经传来形容,但现在这两家可以说是美名远扬了。
见人来的差不多了,李羿跃至月桂树顶,散出才气,让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遍西京,随后凝神聚气朗声道:
“诸位楚国的父老乡亲,在下卫乐,斗胆请您驻足片刻,听我一言!”
所有人抬头看向天空,卫乐的声音就像是上天的劝诫,而这正是李羿的劝诫法门!他继续说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鸦。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仓颉成圣,非明主不能予其意。李耳成圣,无明君信其道,使得圣人西出,化胡为佛。孔圣文武双全,虽为儒道之始,却未占六合之功。
人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昔时,余处市井之间,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
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后逢上天眷顾,遇贵人,得机缘,入师门,修奇功,方有今日之兴,官至大夫,职入天枢。
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相伴,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皆言余之贵也。
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是故,天下大势亦是如此,分而合,合而分,时至今日,三分之势已二百年有余。现吾王伐魏,兴义师,救胡民,以求其变也。
然此用兵之时,大楚西南,巫蛊之乡,滇州生变,蛊虫失控,妖魔作乱,祸及南境,此诚为我大楚生死存亡之秋也。
身为儒道中人,养浩然之正气,为天、为地、为君、为黎民苍生,为人族兴旺计,又岂能容那妖魔为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族盛衰,世人共担。为今之计,唯有楚国上下,军民一心,方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今时今日,已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势,卫某在此诚邀楚中人杰共赴滇州降妖除魔,还南境以安定,解吾王之忧愁。
卫某在此诚心拜谢!”
这篇文章修改于四大千古奇文之一的《寒窑赋》,这个含金量就不用多说了吧。李羿诵完此文,再次九十度弯腰行礼。但见空中紫气成云,云间电光闪烁,只听得空中惊雷炸响,而月桂树上神雷先至。
李羿高举右臂开启紫霄神雷印接受上天赐下的浩然正气,顷刻间右手掌心紫电霹雳,神雷激出,待到他将浩然正气吸纳入体,方才握紧拳头,收回右臂。
现在只有一句话能够形容此情此景,那就是李羿装得一手好哔啊!不愧是学过表演的,真是不服不行!
此时月桂广场上已是人声鼎沸,因为这里多是儒道中人,无论是在北魏、南梁还是西楚,儒道才是中流砥柱,才是立国之本,而且就影响力来说,没有哪个教派能与之抗衡。
而李羿的这番言论让西楚的儒道中人更加坚定了天下地上唯儒独尊的信念。
这里得说明一下,之所以儒道会有这种想法,那是因为道门更像是天道的私人武装,是完全为天道服务的,并不插手凡尘俗事。而佛门则是一门心思维持六道轮回的运转,或者说是伺候泰安娘娘,也不参与世俗纷争。
所以儒道中人往往都以救世主自居,各个想着自己若能身居高位,必能还这天地一片朗朗乾坤。然而他们在宦海沉浮之后,只会感叹人生在世时也命也。不过,这并不耽误儒生们前赴后继,毕竟人不轻狂妄少年。
听完李羿的这篇《斩妖赋》,儒道中人的亢奋自己不必说,咱们单说几个人的反应:
楚王抬手向天行礼,感激上天派卫乐到来,助他渡过难关。
熊追摇头叹道:“我是真搞不懂这小子到底是善是恶了。”
徐昕听完摇头笑道:“卫乐啊卫乐,早知你有此赋,还要我绞尽脑汁写那片斩妖檄文干嘛!”
而对于楚国百姓而言,他们只知道苦日子怕是又要来了,这回官府不仅要加税,还可能会强行争兵了。他们只会感叹为何自己生在这多事之秋和这是非之地,北伐还没结束,却又要打仗了,而且还是与妖族……
此时站在月桂树顶的李羿突然听到了另一个声音,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这声音典雅庄重,却又充满知性。
“修缘,咱们是时候见一面了。”
灵台之上,李羿看着武圣明王法相,行礼问道:“请问,您可是文殊菩萨?”
“正是!”话音刚落,武圣明王法相对面,出现了一座等高的法相,正是文殊菩萨的大智慧虚空法相。
这座法相之前登过场,但坐鹿罗汉的虚空法相与文殊菩萨的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前者为虚,后者为实,不论是威能还是运用的法门,二者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但见虚空法相头戴莲花法冠,穿着七彩裙裤,紫色披肩,脖子上戴着多宝项链,一个印有卍字法印的圆盘坠在胸前,法相盘着腿在金色莲台之上打坐。
法相左手拿着一根法杖,法杖顶端是红色的圆形宝石,其下是月牙形的白玉,金柄上刻着梵文的八字真言,嗡阿咪惹吽嘎恰罗,翻译过来大致就是一切佛心大无畏的意思。
法相右手托着一本书,之前也说过,就是天道与泰安用于册封大儒用的天地宝册,这不仅仅文殊菩萨的法宝,更是他能得到天地两位正神认可,可以行使天地特权的象征。佛门之中,除了佛祖,也就只有文殊菩萨有这个待遇。
虚空法相最有特点的并不是这些表面上的东西,而是他的背光。广胜菩萨的大威不明王法相的背光是火红色的,像是一轮红日;大善药师琉璃法相的背光是银灰色的,像是一轮皓月。
地藏菩萨的六道轮回法相的背光是六道轮回图;极乐接引法相的背光是温润的金黄色,是那种让人看着很舒适,很安逸的颜色。
观自在菩萨的大慈悲因果法相的背光是明暗交替的多道金环。
这些法相的背光虽然各有形态,但都是圆形,唯独文殊菩萨的大智慧虚空法的背光是个阿拉伯数字的8,也就是两个圆接在一起的形状,从头顶到腰间都是背光!
倒不是说背光的大小和形状与法力有关,也不是因为文殊菩萨得到天地二神的眷顾才搞出这两个背光。这两轮背光别代表着虚空与真实,也就是要照亮虚幻与现实。
之前说过,文殊菩萨是这世上除了初圣李耳之外,唯一一个能将幻术变成现实的人,靠的是他这独有功法。
若是四大菩萨都不用法相,只凭自己的本事,那谁也打不过文殊菩萨。即便用了法相,文殊菩萨也只比掌握两个法相的广胜菩萨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