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的50大寿马上就要到了,皇太后的唯一亲闺女,丈夫死后一直没有再嫁,拉扯大几个孩子,还顺带养大了七公主,太皇太后自是十分的心疼,必定要大大地操办一趟!
这次宴席举办太后给了一万两银子,务必要把这次寿宴办的风风光光。钱是给了,但长公主府历来都非常的低调,哪里办过这等寿宴。
六郡主也被长公主视为自己的女人,七公主也见过世面,自然成为了操办这场宴席的重要参与者。
如果办得不好,是会惹人笑话的,尤其是杨贵妃,很早以前就与其不对付,姑子和嫂子的故事从来都很复杂,当年长公主在皇宫那是说一不二,当时的杨贵妃成为太子妃,就想要和长公主斗上一斗,最后因为皇后的干预,太子妃吃了瘪,可谓记恨了长公主一辈子。
这一次长公主很是紧张自己的寿宴,生怕自己的寿宴会闹出什么幺蛾子,让杨贵妃笑话。
所以,她把自己要好的几个姐妹都请了过来,主要是考虑要请哪些人? 六郡主、长公主的女儿三郡主等人也在!
皇室自不必说,就是与她不对付的杨贵妃也必须请,可外臣就很难把握了。
长公主想了半晌,对二公主道:“妹妹,除了皇室至亲之外,你看还要请那些人?”
“那些嫁出去的公主、郡主夫妇、世子、郡主都必须请来。朝中勋贵老夫人、待嫁的闺女,朝中六部以上重臣的老夫人、夫人以及嫡女,也都请过来热闹热闹,母后可是给了姐姐一万两银子,如果办的不大气风光,她可定是不高兴的!”
“哎,妹妹应该也知道,我本来只想请一些至亲就算了,哪想到母后来这么一手,我们府上还真没有办过这么隆重的活动,真不知道如何是好?”长公主不安地道。
筹办这等大事,很多府里面都是轻车熟路,就比如定国公府,哪一年不要办一两个大寿,请上数十家交好的勋贵,府里面的那些媳妇儿带着一些管事的都不在话下,置办的井井有条!但是长公主因为丧夫,这些年哪里愿意置办酒宴,如果不是太后特别的恩宠,她在已经被人给遗忘了!
六郡主笑道:“大姑姑,你却放下心来,我和怡姐姐负责拟定名单,到时候我和琪哥哥前往各勋贵、重臣府上下帖子就是。至于宫里面和那些王府的人,就只能由大姑姑自己去了,尤其是那个杨贵妃,大姑姑不去的话,她又到处嚼耳根子,说姑姑的坏话!”
几位老公主笑了笑,也就是这位六郡主敢这样说,其他人现在谁敢说杨贵妃的不是,她已经成为了后宫的实际掌控人,耳线遍布皇宫各个角落!
六郡主知道皇宫里面有三位老贵妃是必须请的,那就是德贵太妃、淑芳太妃和仁德太妃。这些妃子按照礼制都是长公主的母妃,不能失了礼数!
文帝的妃子们也都必须要请,毕竟都称为妹子,弟媳妇。至于来不来无所谓,不过大概率是要来的,太上皇和皇太后还在世,他们最宠爱的长公主,谁敢不来?
二公主笑道:“杨贵妃曾得罪过你姑姑,请她倒是有点尴尬呢!”
长公主哼了一声,“他是表面一套心中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外表不知道多好,但心眼儿特多,甚至算得上毒辣了,说实话还真不想要请她呢!”
六公主看着长公主一脸愤恨的样子,像是当年杨贵妃真的惹恼了这位长公主,到现在太后也不同意文帝立其为皇后,这都是有原因的!
六公主道:“外臣中杨家要不要请呢,他们家可是与父皇不对付!”
长公主尴尬一笑,道:“还是要请一请的,父皇和皇上念琪儿父亲早逝,特荫其大理寺副卿一职,如今杨阁老权势滔天,也是得罪不起!”
二公主等人深以为然,要走文官之路,得罪了杨阁老,那是寸步难行,但七郡主则是愤愤不平!
二公主笑了,道:“六姐儿,你生什么气,额,我知道了,杨阁老多次陷害你们家的那位小侯爷。啧啧,敢和杨家打擂台的人,估计整个京城除了太上皇之外,就只有定国侯赵辰了!所以定国公府的老夫人还是要请的!”
“对了,听说你家的哪位小侯爷回来了,如今他可是京城勋贵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这次倒是要见一见这位文武全才的麒麟儿一眼!”
长公主脸上露出微笑,六郡主的这门亲事真的没法挑剔,这位小侯爷的风姿,京城中有谁能比,就是去年的状元郎也无法相比!
六郡主脸色一红,脑中又浮现了赵辰那身姿挺拔的影子。
过了几日,六郡主和三郡主拟出一份宾客名单,长公主看了一下,杨贵妃也在列!
宫里面的老贵妃、文帝的几位妃子、才人也都请了。
几位老公主、老郡主,在京的王爷王妃,还有定国公府,镇国公、卫国公、安国公、庆国公、辅国公,镇西候府、镇北伯府等一些勋爵世家等。
四品以上的京官官眷大部分都邀请了,而杨家是必须要请的。
但由于上次太子之乱杨家的女人基本都死在乱军之下,或者被卖了,虽然救回来了几个,但这些人也都上吊自杀了。
大夏国这个时代,大家贵族的女人被外人玷污了,虽然错不在她们,但也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杨家权势极大,巴结的人多得很,杨彦舟也才刚过四十,立即就有一位勋贵家与其联姻,把家中的二八年华的女儿加入杨府!
长公主过目了名单之后,添加了几家府邸,道:“行,就按照名单写帖子,小六儿、琪儿早些派人送出去,那些王爷、国公、侯伯、阁老、六部侍郎以上的官员府上,你们要亲自去送。”
六郡主笑道“姑姑你放心吧,琪哥儿找了几个幕僚已经写好了,今天就可以开始送了。”
长公主笑道:“你家怡姐姐现在也不大来府上了,就只有靠你和麒儿了。”
“姑姑说的那里话,这是六儿应该做的。”六郡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