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你这段日子先别入宫,我担心圣人……”李瑁有些愧疚,都怪他无能,只能让杨玉环避着走。
“我都听十八郎的,若是真有那日,我情愿一死了之,不牵连你们,”杨玉环紧紧抱着李瑁的手臂。
“玉环别这么说,若你真被强夺入宫,那也是我无能导致的,你何错之有。不论你去哪,都要好好活着。”
李瑁听不得这话,他情愿杨玉环入宫也不愿她自裁。
“十八郎,咱们为何偏偏遇上如今的圣人,玉环从前明明是听着圣人的事迹长大的。”杨玉环埋在李瑁的怀里嘤嘤哭泣。
“不是咱们的错,玉环不必自责。”
李瑁安抚着杨玉环,眼睛也看向大明宫的方向,为了母亲弟弟妹妹,为了妻子女儿,他绝不能失败。
李隆基继一日杀三子后又迎来一日杀四子的壮举,甚至还将从前万般信任的高力士也送走了。
朝堂上无不为此震惊,圣人当真是疯魔了,杀子如杀鸡,丝毫不手软。但事关谋逆,大家也不敢出声,只是愈发心寒。
连自己的皇子和心腹都能毫不犹豫刺死,他们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哪日莫名其妙死掉也讨不回公道。
重新上朝的李隆基也从昏君向暴君转换,稍不顺心就喊打喊杀,大臣们无不胆寒。
李瑁作为太子更是过得无比艰难,李隆基总有各种理由找他麻烦。小不忍则乱大谋,他都拼命忍住了。
其它皇子也没敢趁这个机会出来瞎蹦跶,皇位固然吸引人,但小命没了就真的没了。
他们命苦,遇上了这么一位残暴的父亲。有那时间觊觎皇位,他们还不如好好想想,要怎么在李隆基手里平安活到最后。
“苏州水患,我上奏多日圣人却按下不发,苏州百姓可还在等着,百姓流离失所,我实在痛惜。”
“圣人已经好些日子没有批改奏折了,日日在后宫寻欢作乐,连武惠妃都劝不住,咱们又有什么法子。”
“圣人到底为何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大唐的江山不要了吗……”
上朝前,几位交好的大臣聚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担忧,迷茫,害怕等等各种情绪,文人最重名声,他们到了如今的地位,不想成为遗臭万年的某某某啊。
朝堂之上有人看重权势,有人看重家族,但也有人是真的想要为百姓做事,为百姓分忧。
大臣们心里怀着忧虑,但到了时辰还是老老实实站定,等待李隆基的到来。
“陛下驾到。”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吧,”李隆基百无聊赖的出声。
大臣们起身,站在最前面的眼一抬就忍不住满脸青黑,圣人竟然抱着衣衫不整的女人上朝。
“圣人,如此大大不妥啊,”御史立马站出来。
“有何不妥,朕实在好奇冯小怜玉体横陈之资,今日特地带来让爱卿们一同观之。”
李隆基哈哈大笑,大唐国力繁茂,他只不过是开始享受自己前半生努力的成果,与旁人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