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不像后来那样迅速,仪式一结束,媒体就能立刻发布消息。
当时的电视台也正处于从录播到直播的过渡期,反应速度并不快。最快的反而是传统的报纸和广播。
第二天早上,在柳城工作的周莉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的人。
她像往常一样打扫工位、泡茶,并顺手将门口挂着的几份报纸丢在桌上。
当她瞥见其中一份报纸头条时,整个人愣住了:
《团中央全国青联首次授予六位青年“五四奖章”》
标题下一行较小的文字吸引了她的注意:
许宁、秦文贵、李斌、刘笑、公举东、宋芳蓉荣获此殊荣。
名单按奖章编号排序,而许宁正是获得1号奖章的首位得主。
周莉放下手中的杯子,戴上老花镜再次确认。
排在第一位的名字让她心中一动——这名字听起来好耳熟,好像我儿子就叫许宁呢!
旁边附有获奖者的黑白照片,因为印刷质量的原因,只能隐约辨认出轮廓。
周莉一眼就认出,照片中的六个人影里,站在双发螺旋桨飞机前的那个青年,正是自己的儿子。
她的心猛地一跳,快速扫视着照片下的文字说明:“许宁,男,1976年生,来自辽省柳城,现为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
没错,每一个字都和她的儿子对得上。
惊喜来得太突然,周莉感到一阵晕眩,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几秒钟后,她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开始翻阅其他几张报纸——《光明日报》、《华夏青年报》、《参考消息》,同样的新闻出现在每一份报纸的显眼位置。
这证实了这不是她的幻觉,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随着最初的激动渐渐平息,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笼罩着周莉,夹杂着一丝不安。
从小到大,许宁一直是家里的骄傲,但这次他的成就超乎想象。
获得“华夏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显然非同小可,所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周莉想立刻联系儿子,分享这份喜悦,却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时间悄然流逝,原本宁静的军工学院也开始热闹起来。
周莉决定先把注意力放回课堂上,等下课后再好好思考如何与儿子庆祝。
她深知,孩子成年后,父母能做的有限,更多的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她提醒自己,在这个时刻,更要保持冷静,不被胜利冲昏头脑。
周莉的儿子最近成了新闻焦点,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作为母亲,周莉觉得应该保持低调,毕竟出风头不是她想要的,也不想给儿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不过,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由人控制。
一位同事匆兼忙地赶到办公室,差点迟到,她在和周莉聊天时无意中提到了当天早上的广播内容:
“周老师,我今天在来上班的路上听到广播说昨天颁发了一个重要的奖项,其中有个获奖者的名字跟你儿子一样呢。”
许宁这个名字在军工学院里仍然响亮,他是几年前的杰出毕业生之一。
同事的一句话立刻吸引了办公室所有人的注意。
“周老师的儿子?”
“我记得是叫许宁,他是不是从我们军工学院考到首都航空航天大学的那个学生?”
这时,有人翻阅起办公室角落里的那堆报纸,那是平常几乎无人问津的信息源。
“今天的头版头条就是报道这个——华夏青年五四奖章,这可是个了不起的荣誉啊。”
随着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周莉身上,她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确实是我儿子。”
这一回答让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带着惊讶的表情注视着她,显然他们没想到广播中的许宁真的就是周莉的儿子。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校长姜志超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打断了这份寂静。
“姜校长?”众人齐声问道。
有人喊了一声,姜志超调整呼吸,快步走到周莉面前。
“周老师,周莉同志,小许获五四奖章这么大的喜事,您怎么一点没跟学校说呢……”
这下确定无疑了——事情是真的。
毕竟称呼都从平常的名字改成了尊敬的“您”。
作为校长,姜志超表现平平,在他任职的六七年里,军工学院的情况虽在逐渐恶化,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整体环境的问题,并非个人责任。
唯一让人记住的是他那爱奉承的习惯,但这通常对普通教师影响不大。
然而今天,他的马屁对象变成了周莉。
现场的人们先是震惊,随后是羡慕。
在这个年龄段还坚守在普通教师岗位上的,不论职称高低,大多已升迁无望,所以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尽管平时不会直接比较子女,但心中难免有些许攀比。这次,周莉的孩子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姜志超稍作停顿,继续说道:
“唉,我这个校长做得不够格啊,直到教育局沈局长打电话到办公室,才知道咱们军工学院有这么一位名垂青史的校友。”
“呃,姜校长,其实我也是今早看了报纸才知道这事,小宁也没通知我,可能他还在休息,没来得及联系吧……”
面对姜志超的热情,周莉显得波澜不惊。
她清楚自己的定位,即使看到儿子获奖的消息后,也没有产生因儿子而贵的想法。
不过,姜志超很快转换话题:“面对荣誉还能保持谦逊,不愧是周老师教出来的孩子。”
经过一番巧妙的赞美,姜校长终于道出了他的目的:“周老师,我记得小许应该是今年本科毕业?”
不知不觉中,大家对许宁的称呼悄然改变。
“没错,他已经获得了免试研究生资格,下半年会继续深造。”
周莉不经意间透露的信息,再次触动了办公室里同事们的心弦。
年纪较大的同事无奈地摇头,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如此优秀;
而孩子还小的家长,则开始琢磨如何向周莉请教教育秘籍。
姜志超则有别的想法:“毕业班的暑假通常很长,不知道小宁暑假期间是否有空回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