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常远闻言,眉头微挑,沉吟片刻后问道:“买羊这事倒是不难,只是你准备买多少?后续出栏的羊,又要如何处理?你可有章程了?”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提醒,“总不能为了羊毛而养羊吧?你可要知道,每年到了秋季,草原上的羊可就要泛滥了。光卖肉,你又得耗费颇多精力去周全此事。”
宋芷听出舅舅话中的关切,嘿嘿一笑,解释道:“舅舅放心,我就投资这一次。等华阳县内的百姓看到此举可行,能赚到银钱后,便无需我再出手了。”
“何况我做的是羊毛织物,最不可或缺的原料便是羊毛。等华阳县的百姓们开始养羊,这对我来说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这也算是早期布局市场。即便将来市面上出现与我竞争的人,只要把握住原材料羊毛,也可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这点投入就能撬起的合作,还是很值得的。”
“至于羊肉,您也不用担心。我都想好了售卖的法子。若是市面上生肉泛滥,我便将之做成灌肠,既能保存,又便于携带。无论是出售给酒楼、食肆,还是供赶路客商带着路上食用,都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卫常远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倒是我狭隘了!你这孩子,比舅舅有远见你便按照你的想法行事便可,舅舅支持你!”
舅甥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宋芷便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厢房之中。
回到房中的宋芷,先是从包袱之中拿出自己制作的病例实录,将今日救治的心得与体会记录在案这才真正松懈下来。
忙碌了一天,众人在吃过晚食后,早早的便歇下了。
翌日,宋芷在起床后,便有小二在送吃食过来的时,同她道:“楼下大堂有人在等她。”
宋芷走到栏杆处,往下望去,见是昨日送他们来回的季家小厮。那小厮正仰着头,一脸焦急地朝楼上张望,见到宋芷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
宋芷见状,便快步下楼,走到小厮面前。
小厮季才见宋芷出现,连忙上前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我家少爷派我来问一问,小大夫今日可得空闲去府为我家夫人号一号脉?。”
宋芷点点头,“你且稍等片刻,待我和师父吃过早食,便同你一道回去。”
季才听宋芷愿意同他一道回去,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感激之色,连连道谢:“多谢小大夫,多谢小大夫!”
这下他算是可以与少爷交代了!
宋芷摆了摆手,旋即转身上到了二楼厢房,同师父舅舅一道用了早食后,又同周煜招呼了一声,这才随季才一同前往县衙赶去。
马车缓缓驶入主街,清晨的华阳县与昨日傍晚时分截然不同。
街道两旁多了许多叫卖早食的小贩,热气腾腾的包子、香气扑鼻的油饼,引得行人驻足。
街上的行人也比昨日多了不少,虽不算熙熙攘攘,但也显得颇有生气。
宋芷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华阳县还是有活力的,只要让百姓们的钱包鼓起来,将来未必不是她的消费市场。”
不多时,马车抵达县衙侧门停下。
卫常远照旧留在马车上,郑大夫与宋芷则跟着季才进了内院。
今日,季陶破天荒地没有一大清早去前头办公,而是一直陪在妻子身边。
听到宋芷和郑大夫抵达的消息,他连忙起身迎了出来。
“劳烦二位走这一趟,辛苦了!”季陶朝两人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
“季大人客气,不知季夫人昨夜睡的可好?可有何不是?”宋芷跟在其后问道。
“昨夜内子睡的不错,瞧着也比昨日精神了些。”季陶一边回答,一边将二人引进屋内,请他们为妻子看诊。
宋芷先上前,轻轻搭上县令夫人的手腕,凝神细听脉象。
片刻后,她松开手,对郑大夫道:“师父,夫人的脉象较昨日有所好转,气虚血虚之症仍在,但血瘀之象已有所缓解。”
郑大夫点点头,也上前为夫人把脉。诊脉结束后,他问道:“季夫人今日感觉如何?可有哪里不适?”
“今日感觉比昨日好些,头没那么晕了,身上也轻松了些。”
宋芷又仔细看了看季夫人的面色和舌苔,发现其面色虽仍显苍白,但已不似昨日那般黯淡无光,舌苔也由昨日的厚腻转为薄白。
她转头对郑大夫道:“师父,夫人的症状在好转。昨日开的那药我看还可再吃三天,三天后直接换成补气血的方子,您看可成?”
郑大夫点头,“可。季夫人目前气血仍有不足,你再为其行一次针,以助其疏通经络。”
宋芷闻言,在脑海里过了一遍,随后报了几处穴位,及其相应功效后,询问师父可对症。
这一次郑大夫捋了捋胡子,微微颔首,表示可行。
宋芷在得了师父的首肯后,便取出银针,手法娴熟地为县令夫人施针。
她一边施针,一边轻声安抚道:“夫人,稍有些酸胀感是正常的,您放松些。”
县令夫人点点头,闭目养神。片刻后,施针结束,宋芷将银针一一取下,又为夫人把了一次脉,确认脉象平稳后,才算作罢。
季陶见夫人神色舒缓,心中大定,连忙向宋芷和郑大夫道谢:“内子能有今日的好转,全赖二位悉心诊治。季某感激不尽!”
郑大夫摆摆手,语气谦和:“季大人言重了。季夫人情况已经无虞,后续只需安心休养,不必过于忧心。”
“稍后我再给大人写一副补气血的方子,曾大夫的方子吃三日后,这一副新方子再吃七日即可!”
季陶连连点头,将人领到外室,亲自备了笔墨供郑大夫誊写药方。
在师父写信的间隙,宋芷适时开口道:“大人,恕民女冒昧,民女有一想法想同大人提议。”
季陶对宋芷的印象十分好,见她如此说,点头示意道:“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