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凡赶紧回道:
“是我,我马上就去。”
他转过身深深地看了一眼关义正:
“大哥,保重身体,你放心,哪怕再难,我们也会坚持查下去。”
关义正对杨不凡点点头,强忍着头上的不适,微笑地看着杨不凡:
“不凡,快去接电话,如果有时间就到医院来给我说说案情,也多一个人出出主意。”
杨不凡没有再犹豫,几步跨出病房,很快就到了护士站。
“喂,哪位?”
“杨队,你在哪里?请尽快到局里来,我有事情跟你商量。”
电话那端的竟然是傅扬。
杨不凡听出傅扬的声音里有些许兴奋,难道是?
不容他多想,放下电话,双腿已快速往医院大门处跑去。
公安局原址和一墙之隔的拘留所三天前发生爆炸案,由于房屋损毁严重,如今已搬到位于西湖路的一栋房屋内办公。
而拘留所则迁到了比较偏僻的郊外。
杨不凡赶到西湖路新的办公室地点时,傅扬正在大门口等他。
看见他匆匆回来了,傅扬拉着他却往外面走。
“傅队,你这是?”
傅扬压低声音道:
“杨队,你忘了此前关队的交代?他说我们身边恐有敌特的眼线,所以,我们俩最好在外面说。”
杨不凡自然没有忘记,要不然,爆炸发生的那天晚上,他和傅扬也不会一个下属也没带。
傅扬示意杨不凡跟着他,两个人走到一个开阔的广场,确信身边无人偷听,傅扬才在杨不凡的耳边道:
“杨队,我这两天一直在查丁慧的下落,今天我终于找到她了。”
杨不凡听到傅扬找到了丁慧,开心得差点蹦起来。
傅扬示意他安静,杨不凡才强压下兴奋,低声问道:
“傅队,你太厉害了,快告诉我,丁慧现在哪里?”
傅扬又看了看四周,这才说:
“我怕带回公安局人多眼杂,刚才把她带回了我们傅府,交给府上的管家照顾,然后才赶紧赶回公安局。
到了局里才发现你不在,听说是去了医院,我才打电话到医院去,我刚才是在外面给你打的电话,就是怕有人偷听......”
杨不凡见傅扬如此谨慎,连连对他竖起大拇指。
“傅队,做得好,做得好......”
杨不凡抬眼看了一下方向,发现他和傅扬所站之处正是往傅府的方向,便催着傅扬:
“走,傅队,咱们先回你府上,问问丁慧到底知道些什么?”
哪知傅扬却摇了摇头:
“不凡,恐怕现在还不行。”
“为何?”
“你知道我在哪里找到丁慧的吗?”
“在哪里?”
“在余老太家的地窖里,丁慧也不知道是不是吓傻了,我找到她的时候痴痴傻傻的,而且身边也没有她的儿子小龙,我问她小龙去哪里了,她目光呆滞,一问三不知......”
杨不凡没有想到丁慧好端端地离家,再次找到她的时候,竟然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她这种精神状况,又如何能提供有用的消息?
“傅队,那你怎么不带她去医院?”
傅扬摇摇头:“医院人多眼杂,如果再被特务查觉,事情就不妙了。我在给你打电话之前,已经给我哥说了这个情况,他这会儿应该带着药箱回府了,等我哥给丁慧诊治后,再听听他的意见。”
“傅队,有个情况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周队他......”
周孟南是傅扬的姐夫,他突然离世的消息,杨不凡觉得不能瞒着他,再说也瞒不住。
“杨队,你别说了,我大哥刚刚在电话里告诉我了,我们现在除了尽快抓到这些特务,才能告慰我姐夫的在天之灵。”
傅扬见杨不凡说起周孟南牺牲一事,眼中噙着热泪。
可怜他那几个外甥都还年幼,如今却失去了父亲,这叫姐姐傅颂未来的日子可如何过?
杨不凡听说傅宏很可能已经回到了傅府,他坚持说:
“既然宏表哥已经回傅府了,那我们也赶紧回去听听他的诊断结果,再说了,丁慧也不能一直留在傅府,咱们还是得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
傅扬听杨不凡这么说,这才点头道:
“也行,那我们先回傅府。”
两个人迈腿疾行,都是有功夫之人,走起路来都是一阵风。
十分钟以后,两个人就回到了傅府。
管家在前面引路,边走边说:
“二少爷,我按您的吩咐,让一个老妈子给那位妇女洗漱一番,又换上了干净的衣裳,这会儿安置在此前大小姐住的院子里,刚刚大少爷已经过去了。”
“管家,辛苦了,您不用带路了,我们自己过去。”
傅扬让管家停下脚步,管家依言驻足,傅扬和杨不凡快速朝着傅颂的院子奔去。
门口有个婆子站着,看见傅扬和杨不凡,恭敬行了礼。
推开门,果然见傅宏正在给一个中年妇女把脉,杨不凡一眼就认出来了,此人正是龚文化的妻子丁慧。
两个人并不出声,生怕打断傅宏的诊断。
倒是丁慧看到突然有人进来,明显的有些惊慌。
待看清来人中有一个是傅扬,她脸上的神色明显轻松许多,看来,她认出傅扬正是解救她的人。
傅扬趁此机会轻扯一下杨不凡的衣袖,示意他跟自己去外面说话。
来到院子里,傅扬这才对杨不凡道:
“杨队,你刚才急于过来见丁慧,也没有问我如何发现丁慧的?”
“傅队,你刚才不是说了吗?你是在余老太家的地窖里发现她的。”杨不凡道。
“那你知道我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快饿死了吗?”傅扬问道。
“什么?快饿死了?余老太家里就连一点食物也找不到?寻常人家的地窖里不都是存的有些土豆,红薯之类的食物吗?”
杨不凡觉得奇怪,当年为了抵抗小日本,他们曾经号召城郊的农户人家都开挖地窖,平时可以用作存储食物,遇到敌人的飞机丢炸弹,就可以躲进去。
城郊大部分人家的地窖,恐怕都是当年跟小鬼子斗争时留下来的。
傅扬摇摇头:
“大概是余老太年纪大了,种不了农作物,她家的地窖里干干净净的,一点食物也没有。丁慧在在窖里躲了几天,一直不敢出来,就连一口水也没有喝。我今天再次去余老太家的时候,好不容易才发现地窖入口,原来竟然在灶台下面,太隐蔽了......”
杨不凡自然知道农户家把地窖建得如此隐蔽的原因,都是当年跟小鬼子斗争时想到的方法。只可惜当年傅扬不在夷陵,所以并不知道这些。
而三天前的晚上,杨不凡也没有想到丁慧会躲在地窖里,所以才错过了。
“傅队,你觉得丁慧变得痴痴傻傻的,会不会跟她好几天没有进食有关?”杨不凡问道。